歷史的視角:如何看待和平統一的前景

  當前,民進黨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挾洋自重、以疫謀「獨」狂飈疾走;美國發起對華激烈競爭,「以台遏華」、放「獨」出籠直逼我方紅綫;兩岸關係高度緊張,諸領域全方位較量,戰爭衝突風險急劇上升。臺灣民意深度「脫中國化」,「台獨」思潮空前泛濫,兩岸民意對立空前加深,新冠肺炎疫情雪上加霜,大陸民間「武統」呼聲日趨高漲。在此形勢下,和平統一還有無可能?相關努力是否放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還能維持下去嗎?這是擺在中華民族面前的重大課題,必須冷靜觀察、全面分析、實事求是作出判斷。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必須長期堅持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是鄧小平提出並確立的,是積極適應國內外形勢重大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新時期的重大決策,是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前景的美好預期的基礎上的,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充滿信心的表現。這一方針不是權宜之計,是必須長期堅持的。
  1997年、1999年,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先後以「一國兩制」模式和平解決香港、澳門問題,爲以「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典型示範,開闢了現實路徑。黨的十八大提出,在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强調必須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堅持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全面貫徹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
  黨的十九大把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作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重申必須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這是在對中國大陸的發展大勢、國際格局的變化大勢、兩岸關係的未來大勢科學判斷基礎上,所作出的重大論斷。今後無論台海風雲如何變幻,我們對祖國統一的信心不應降低,對和平統一的努力不會終止,對一切有利於爭取臺灣民心的工作不能放棄。
  我們要辯證地看待問題,認識到在暫時的困難面前,假如放棄和平統一的努力,台海局勢便會越複雜莫測,「台獨」勢力便會越喪心病狂,國際干預便會越變本加厲,我方面臨的壓力便會越來越大。這樣的態勢顯然不利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大局。當然,其間一旦「台獨」分裂和國際干預勢力鋌而走險,中華民族必然斷然出手,不惜一切代價徹底解決臺灣問題。
  和平統一有利條件持續積累
  當前儘管「台獨」猖獗,但是,隨著中國大陸持續快速發展,國際格局進一步調整,解決臺灣問題的內外環境也正在發生歷史性變化,有利於統一的天時、地利、人和條件也在積累之中。假以時日,台海形勢就可能出現新的質變。
  當中國大陸經濟總量超越美國,全球輻射面更大更深更具結構性;社會建設躋身世界一流,「中國模式」影響更爲實質地得到拓展;國防現代化取得長足進展,對臺灣形成泰山壓頂、摧枯拉朽之勢;國際地位進一步提升,維護世界和平的能力更爲强大,和平統一的機會反而會變得更小嗎?不會的,只能變得更大。特別是隨著中美戰略競爭進入一定階段,中國大陸經濟總量超越美國,軍事力量取得更多局部優勢,與美國的國際地位平起平坐甚至相互易位,那個時候的臺灣政治、社會形勢必然出現新的有利變化,美國對台政策也會出現相應實質調整。這是「台獨」分裂勢力、國際反華勢力懼怕中國大陸發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們要滿懷信心看待和處理臺灣問題,認識到儘管當前和平統一面臨很大困難,但從大勢看這些困難只是暫時的。在臺灣,「台獨」的支持率固然有提高,但真正相信「台獨」能够實現的民衆一直比較有限,一些所謂「台獨」民調支持者更多是不甘心被統一的情緒宣泄,一些認爲兩岸現狀可以永遠維持、臺灣問題可以無限期拖下去的人更多源於對現實的誤讀、大勢的誤判、美國的誤解,或者僥幸心理作怪,這是不可持續的。大陸越是發展,相信「台獨」可以成功或現狀可以拖延的人就會越少。中國統一是大勢所趨,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
  正如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2021年對台工作會議上所指出的,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台海形勢仍然嚴峻複雜,對台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變化,「時」和「勢」始終在我們這一邊。
  「和統」與「武統」並非對立
  「和平統一」與「武力統一」不是非此即彼、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融合、相輔相成的。
  「先禮後兵」是中華民族的戰略文化傳統,是區別於西方動輒使用武力的强權思維的重要特徵,是中華文明先進性的體現。在和平與發展的當今時代,這樣的思維傳統彌足珍貴。「先禮後兵」的本質是禮、兵並舉,歷史上和平解決往往是以武力爲後盾的,或者兵臨城下,或者小戰、中戰而屈人之兵。沒有在戰場上取勝的能力,不可能有在談判桌上取勝的機會。越是提前放棄武力,越將會使得和平統一變得不可能。
  鄧小平曾就「和平統一」與「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之間的辯證關係做過精闢闡述。他說,「放棄使用武力會促使臺灣當局根本不同我們談統一,這反而只能導致最終用武力解決問題。所以,我們不能因爲武力統一的可能性上升了,就放棄和平統一政策,放棄和平統一的努力,若如此,便是一種戰略上的短視。退一步講,即便將來臺灣問題真的不幸走到了武力解決的那一步,我們此前對和平統一的長期努力也不會徒勞無功,而是會對更多地創造解決臺灣問題的有利條件、更順利地推進徹底解決臺灣問題進程、更平穩地實現戰後臺灣治理,都具有積極意義」。
  「台獨」猖獗直逼南墻有其必然性
  自大、僥幸、頑抗,以爲可以擁兵自重、割據一方、抗拒統一、忤逆潮流,是歷史上許多大大小小分裂勢力的共同心態,他們往往不甘心失去既有權力,作最後一搏,戰爭流血悲劇由此而生、綿延不斷。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再到蔡英文之流,他們推進「台獨」分裂,挑戰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向不可能的事挑戰」,再次活生生重演了歷史上自大、僥幸、頑抗的活劇。特別在當前形勢下,美國發起對華戰略競爭,民進黨和蔡英文見獵心喜,把美國對華政策轉變看作「機會之窗」,寄希望於挾洋謀「獨」;另一方面,在中華民族前所未有接近偉大復興的歷史性時刻,他們認爲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於是他們便在「台獨」分裂路綫上加速飈車,直逼「紅綫」、直逼「南墻」。這是豪賭之舉,也是自取滅亡之道,是「台獨」分裂勢力的垂死掙扎。
  我們對當前台海形勢的複雜變化既要客觀、全面、動態地觀察,冷靜地分析,把握兩岸關係逆流中的順流、暗流中的明流,決不能形而上學,機械、綫性看待和處理。「台獨」猖獗並不意味著和平統一徹底無望,事物的發展往往是曲折的,但歷史的潮流終究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有規律,潮流有方向,「台獨」分裂挑戰中華民族核心利益,必遭滅頂之災。
  堅決遏制「台獨」,導正臺灣民意走向
  「台獨」意味著戰爭,分裂沒有和平,這是兩岸關係的鐵律。以「獨立建國」爲核心的「法理台獨」固然是「台獨」,打著面目殘缺的「中華民國」旗號追求「主權獨立」「現狀即獨立」同樣是「台獨」隨著形勢的發展,一切反對統一的政策主張和現實行徑將越來越難以與「台獨」劃清界限,越是逼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各類變相「台獨」的本質就會越暴露。和平統一是最佳出路,臺灣問題不可能無限期拖延下去,「台獨」分裂勢力是和平統一的最大威脅,是武力統一的最强烈刺激因素。「台獨」是死路一條,不但將造成中華民族內部兵戎相見,更會導致整個臺灣的滅頂之災。
  不到最後一刻,大陸方面不會放棄和平統一的努力;不到萬不得已,大陸方面不會輕易使用武力。但是,只要「台獨」挑戰加劇,大陸方面的反制必將升級,任何形式、任何名義的分裂主義盲動,都會付出相應代價。中華民族希望和平統一,但也能够承受「武力統一」的所有代價。
(鄭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