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影視創作交流共謀兩岸融合發展 ——2020年海峽兩岸影視人座談會紀實

  2020年海峽兩岸影視人座談會於2020年12月21日在臺灣會館舉行。本次活動由全國台聯指導、北京市台聯主辦、東城區台辦與北京電影學院協辦,北京市臺胞交流服務中心與創本普拉斯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在京台資企業)共同承辦。活動得到了;每峽兩岸影視界與會嘉賓的充分肯定和廣泛好評,實現了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海峽兩岸影視交流合作的新突破。
  開幕式隆重熱烈 活動亮點紛呈
  開幕式兩岸嘉賓雲集,國台辦、全國台聯、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市台辦、臺盟北京市委、東城區台辦、東城區文旅局、北京電影學院等涉台單位、高等院校、新聞媒體80餘名兩岸嘉賓參加活動。活動包括兩岸老一輩電影人回顧兩岸影視界交往的歷史、兩岸合拍電影啓動儀式、兩岸影視合作主題講座。進一步加深了兩岸影視政策的認知,激發影視創作火花,尋求兩岸合作機會,增進了影視人員相互瞭解。
  活動中兩岸老一輩影視人冋顧兩岸影視交流的歷史,表達了對兩岸影視合作的願景。在京臺胞、中影集團原製片主任張金鳳女士回憶,「36年前,我與丈夫一電影導演和製片人謝雨辰毅然放弃臺灣的優越生活,衝破重重阻力,來到北京定居、工作、生活,在大陸拍攝了一批頗具影響力的電影,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兩岸影視有更多合作,推出有影響力的精品力作,共同提高華語影視的國際競爭力。」
  開啓兩岸電影交流的破冰之旅的臺灣知名導演林清介先生由於疫情影響,不能親臨現場參加會議,他送上了視頻祝福:「30年前,我與導演李行、宋存壽、萬仁、蔡揚名等一行5人到大陸參加兩岸電影交流活動,兩岸電影人在一起把酒言歡,至今歷歷在目,難以忘懷。」
  兩岸嘉賓爲島內與北京電影學院師生合作完成的電影《在一起》舉行開機儀式,一同爲攝像機揭開紅布。同時,發布了兩岸合作的《欒菊杰》《蝦婆婆》《闕宅春秋》三部電影,主創人員一同上台在電影海報上簽名。
  深入探討影視創作 廣泛凝聚思想共識
  座談會的另一個重頭戲是兩岸影視嘉賓同台主題交流。兩岸影視導演、編劇就行業發展的歷史、當前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發展前景深人探討,共同爲推動海峽兩岸影視行業發展繁榮獻計獻策。
  講座主題分爲「兩岸影視技術革新與匠人精神」「兩岸影視題材的選擇」兩部分。大陸嘉賓和臺灣嘉賓各6人,同台交流。大陸方面以北京電影學院教師爲主,王瑞教授、侯克明教授、喬梁教授、孫略教授、朱雪梅老師、中國電影集團一級剪輯師周新霞;臺灣方面有知名攝影師李以須、導演洪智育、音樂指導黃彥銘、導演顔正國、編劇闕仁村、導演翁文信。
  兩岸影視嘉賓結合各自從經驗和兩岸乃至全球影視發展前景發表見解。共同指出,影視拍攝由傳統的膠片時代到目前的數字時代,視覺效果從4K高清到8K超高清加持,5G通信技術賦能,電影螢幕與電視、手機屏幕之間開始融合,創作者的基礎技術和思想觀念發生了改變。同時,兩岸影視人必須傳承吃苦耐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用心做好每一部作品,才能拍攝出高質量、受歡迎、影響大的精品力作。島內實行電影分級制度:普遍級、保護級、輔導級、限制級,導演和製片人根據社會觀衆需求選擇影視題材和確定拍攝級別。而大陸影視管理並未實行分級制,但需要通過監管部門的審批通過。兩岸影視管理制度存在明顯的差異,能在臺灣發行的影視片,不一定能在大陸播映,而大陸上映的影視片也不一定能在臺灣許可等,合作需要選擇兩岸都能接受的影視題材。
  通過這次主題交流,讓臺灣影視界嘉賓進一步瞭解大陸的政策,尋求兩岸都能接受、有合作機會的影視題材,拍攝出有情懷、有價值影視精品,從而提升兩岸影視發展水平,共同推動華語影視不斷走向世界。
  社會影響積極深遠 助力兩岸融合發展
  影視行業交流是兩岸交流交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增强中華文化認同有力舉措。由於目前兩岸關係複雜嚴峻,導致兩岸交流活動减少,甚至影響臺灣影視從業人員在祖國大陸的生活與工作。
  「我已經在大陸住了15年,期間兩岸的影視行業合作,雖然歷經波折起伏,但其實就像這次大家的生命中遇到疫情一樣,生活總要繼續,我鼓起勇氣回到北京隔離並來到活動現場,希望能給沉寂的兩岸影視業帶來新的血液,讓華人影視再度輝煌。」參會嘉賓、臺灣知名攝影師李以須交流時深情地談到。
  近年來,大陸先後出臺了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26條措施」「11條措施」以及北京「55條措施」,從各個方面爲臺灣影視人在大陸發展提供機遇,鼓勵參與大陸廣播電視節目與影視劇創作,充分體現了兩岸同文同宗、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
  北京市台聯於2019年舉辦第一届海峽兩岸電影人座談會,大陸及島內多家媒體予以廣泛宣傳報道,産生了積極影響。2020年在2019年取得成果的基礎之上,繼續舉辦了本次海峽兩岸影視人座談會,邀請兩岸重要影視創作者深入交流,並發布兩岸影視合作項目。央視4套《海峽兩岸》、全國台聯官網、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鳳凰衛視、福建東南衛視、海峽衛視、中評社、九洲音像、時光網等新聞媒體做了宣傳報道,受到海峽兩岸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茶世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