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合區科技產業與澳門經濟多元化 陳觀生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將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現代金融四大類產業。特首賀一誠在施政報告答問大會上表示,深合區重點發展科技項目,希望能側重有關集成電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產業。澳門經濟多元化的一條重要路徑,將是以深合區為主陣地,推動澳琴整體一化的科技產業發展。
  特區政府著力發展科創產業
  在早前的施政報告答問大會上,賀一誠表示,科研一定要出成果,否則難以產業化,但澳門難對大的科研投入很多資金,尤其涉及巨大投資和設備。今年上半年篩選了三十一個曾獲資助科研項目成果,透過廣東省科研廳及大灣區企業對接,這是中國科學院技術協會與澳門政府科技交流合作委員會通過合作機制在內地進行的有關項目。首批已資助的一百○一個項目中,面向應用項目超過百分之八十六,大健康領域佔百分之三十二,資訊科技比重佔百分之十八,工程及材料科技佔百分之十五,自然科學佔比超過百分之十八,通過合作已漸見成果。他直言科技非一日有成果,而是有階段性,「學」現已完成,正處於「研」,最後返回「產」。
  有議員關注澳門新興產業的招商引資情況,賀一誠稱,澳門城市總體規劃將路環聯生工業邨作為新型產業園區,透過允許建築物放高,希望將原有工業區提升至類同香港數碼港產業園的功能,目前已收到不少企業的投資申請。
  在日前的「二○二一中國科技峰會——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賀一誠出席活動並致詞,表示特區政府將通過在深合區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加快佈局一批重大產業項目,打造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平臺,聚集更多科技界領軍及高端專業人才,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藉此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中國科協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玉卓致詞稱,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需要拓展開放合作,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資源,使澳門成為中西方文化交匯地,澳門持續推進國際化發展,努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中國科協將拓展創新合作平臺,服務澳門企業和科研機構更好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協助澳門企業到海外設立研發機構和創新孵化基地,支援在澳設立國際科技組織或分支機構,鼓勵科技工作者參與全球科技治理,為科技創新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圍繞促進澳門產業多元發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創新資源是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要素。在業內專家看來,「橫琴方案」的出臺,將加速創新資源彙聚,有力推動合作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支點。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業是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澳門希望發展的領域。「橫琴方案」提出,合作區要大力發展積體電路、電子元器件、新材料、新能源、大資料、人工智慧、物聯網、生物醫藥產業。
  賀一誠表示,粵澳雙方正攜手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深合區具有「新平臺」、「新空間」、「新示範」以及「新高地」四個戰略定位。特區政府將把握好機會,通過在深合區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加快佈局一批重大產業項目,打造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平臺,聚集更多科技界領軍及高端專業人才,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藉此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在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方面創設新平臺,立足粵澳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圍繞澳門產業多元發展主攻方向,將為澳門長遠發展注入新動力。
  深合區四大產業離不開高科技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現代金融四大類產業。首先在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方面,越來越多的科研平臺正在向橫琴集聚。來自廣東省科技廳的資料顯示,目前廣東珠海橫琴擁有省級新型研發機構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個,並引入澳門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橫琴設立分部。這些科研平臺,未來將成為橫琴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的創新原動力。廣東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聚焦人工智慧、中醫藥、積體電路設計等領域,廣東省科技廳將聯合珠海、橫琴推動中國科學院等國家重點科研院所在合作區設立高水準創新研究院。同時,廣東還將支援以「澳門出資+橫琴提供場地」方式,在合作區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和國家重點實驗室。
  其次,粵港澳大灣區三地優勢互補,正在成為中醫藥發展熱土,推動中醫藥走向現代化和國際化。「橫琴方案」提出,要發展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著眼建設世界一流中醫藥生產基地和創新高地,優化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發展路徑,以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為載體,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建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中國特色的醫藥創新研發與轉化平臺。相關業界人士認為,粵港澳高校院所眾多,科研實力雄厚,澳門群眾對於中醫藥的認可度高、使用基礎良好,加之廣東又是中醫藥大省強省,能助力澳門中醫藥積極發展,可見澳門發展中醫藥產業正當其時。
  以中醫藥國際合作為著力點,中國正在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中醫藥領域的合作。首批17家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中,粵港澳大灣區就有2個:廣東省中醫院、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已建立符合內地及歐盟認證標準的GMP中試和生產、研發檢測、成果轉化、產業孵化一體化的中醫藥產業公共服務平臺,而且在推動中醫藥國際化方面也初見成效。近年來,粵澳在醫藥領域方面的交流不斷加深。為促進粵港澳醫藥產業開放融合、協同發展,推進中醫藥產業標準化、現代化、國際化,一系列支援中醫藥高品質發展的區域政策相繼落地,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提升中醫藥產業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有學者認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中醫藥等產業,實現的路徑離不開高科技。「橫琴方案」發佈,為推動中醫藥產業的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為中醫藥產業發展搭建更為廣闊的平臺,它不僅僅是要吸引企業前來投資建廠,更重要是通過合作區本身的高科技現代研發平臺培育出一批新企業,讓合作區成為「出人才、出產品、出技術、出標準、出企業」的熱土。
  第三,琴澳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級旅遊目的地,著力點要放在文旅融合促進豐富業態上,比如以高科技促進智慧旅遊。作為旅遊業發展成熟的知名目的地,澳門旅遊以觀光、美食見長,但受面積較小、旅遊資源有限等因素制約,旅遊產業相對單一,遊客在澳門停留時間較短。要充分利用深度合作區來做好既面向內地又面向澳門的海洋文化遊、海絲博覽遊、生態文化遊等,構建具有特色的文化旅遊產業;比如結合中醫藥產業開展新型中醫藥文化旅遊,借力中醫藥服務貿易,推動中醫藥文化在世界上廣泛傳播。
  第四,澳琴發展現代金融業,應該走以科技產業為主的路徑。《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方案》提出在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現代金融產業。支持合作區創新發展保險、資產和財富管理、跨境人民幣、債券、融資租賃和私募股權投資等金融業務,降低澳資金融機構設立銀行、保險機構准入門檻。在業內人士看來,發展現代金融產業既是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更好地服務文旅會展商貿等產業發展的關鍵舉措,有利於吸納澳門居民就業,有利於為經濟主體提供更多便捷豐富的金融服務。
  但澳門發展現代金融產業也面臨諸多掣肘——本身市場空間狹小,體量不大,無法消化大量沉澱的資金投資需求,眾多社會財富也需尋找更好的投資管道。此外,部分澳門金融機構體量較小,符合外資金融機構進入內地准入條件的較少。因此,為引導金融在服務實體過程中健康發展,圍繞多元產業發展精准施策,「橫琴方案」針對科技創新提出了發展股權投資基金等措施——鼓勵社會資本按照市場化原則設立多幣種創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吸引外資加大對合作區高新技術產業和創新創業支援力度。未來,隨著合作區在金融領域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及與內地相關法規的有效銜接,在橫琴發展現代金融產業有廣闊的創新空間和想像空間。
  創造科技產業發展新機遇
  據瞭解,特區政府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基本方向是:充分發揮澳門的獨特優勢,圍繞落實「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發展定位,在鞏固和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積極培育和發展適合澳門發展的產業,致力構建適度多元及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結構。
  一方面,通過豐富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內涵,推動集美食、度假、觀光、購物、娛樂、文創、醫療、體育等元素為一體的綜合旅遊休閒產業提質發展;另一方面,根據國家發展戰略,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發展機遇,加大力度發展以中醫藥研發製造為切入點的大健康產業、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新興重點產業較快發展。
  其中之一是加快科技產業發展,特區政府提出,開展科技產業專題規劃,為未來科技產業持續發展繪製藍圖。重組科技委員會,優化委員會下的跨部門合作機制。完善有利於科技成果轉化及科技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及政策環境。爭取國家科技創新資源更多向澳門開放,推動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開展中小企科技應用支援措施的前期研究,支持傳統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工業轉型及多元發展。根據澳門實際情況,發揮澳門的獨特優勢,按照高附加值、低勞動密集型的發展方向,實現工業轉型。
  此外,在深合區的產業發展方面,在梳理優化橫琴原有產業政策基礎上,加快形成適應深合區目標導向、資源稟賦的系列產業扶持政策,研究制訂深合區鼓勵類產業目錄。聚焦深合區產業發展方向,出臺優惠政策措施,吸引更多海內外優質企業及項目落戶橫琴,著力推動重點產業加快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對澳門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充分暴露出本澳單一經濟結構的脆弱性。推動經濟適度多元是澳門實現長期繁榮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致力構建符合澳門實際、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結構,是特區面對的刻不容緩、時不我待的首要任務。大力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而在新產業的選擇上,首先著重的應當是產業的孕育與發展是否與適度多元化的終極目標相一致,科技產業因此成為首選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