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兩成調查受訪者 開工不足或者待業

  【本報訊】澳門管理專業協會昨日發佈「2021年澳門市民就業流動性調查」。結果發現,開工不足及待業的比率共佔超過20%,對比上年有較大的升幅,顯示疫情對市民就業有嚴重影響。同時部分的受訪人士表示因工作受到疫情影響,最近轉工意向不高。另有部分受訪人士認為現職晉升空間不大,並認為未來就業形勢只屬一般。
  發佈會昨中午十二時假管理專業協會會址舉行。研究團隊表示,團隊在8月至9月以電郵方式邀請企業人員,以及採取線上問卷、人地密集地點設問卷二維碼,邀請居民填寫,以更客觀的管道收集不同階層市民的意見。共收集問卷1,030份,當中有效問卷為1,016份。
  就業流動性較大
  調查發現超過4成受訪者在現職工作不足四年,間接反映本澳市民就業流動性較大的現象;受訪者中有56.59%從未獲得晉升,反映職場向上流動的機會存在不足;調查發現低於澳門收入中位數最大比重的行業分別是餐飲業75%,社團57.69%,會議及展覽46.67%,值得關注。從事旅遊服務業的受訪者收入主要集中在10,000以下,顯示旅遊服務以及餐飲行業的從業員薪酬待遇十分有限。
  調查還發現,受訪市民當中,從事銀行、酒店營運、娛樂博彩、餐飲這幾項行業的人士於2019年佔比較多,但2021年佔比均出現下跌情況。整體而言,行業之間的從業員佔比差距有所縮減,反映近年本地居民在就業方面的橫向流動有所增加,但從晉升和薪酬待遇方面則有下跌趨勢。
  近半受訪者不願離澳就業
  本次調查還發現,即使面對嚴峻的就業環境,4成8受訪澳門市民也不願走出在澳門的舒適區到大灣區工作,主要考慮工作文化差異、習慣澳門生活環境和照顧家庭等。願意到大灣區工作的受訪者中,亦有逾 5成6人選擇近澳門的橫琴深合區工作。
  研究團隊建議員工要注重技能的提升、終生學習;跳出舒適圈。建議企業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加強對僱員的職業培訓,制定企業文化建設計劃,推出疫下關懷措施;完善人才引進渠道,優化企業人才資源配置。此外,隨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加快建設,建議從非高等教育階段起設置相應的課程或講座,加快促進澳門青年瞭解大灣區經濟發展、就業狀況、職業需求、居民生活的情況。
  澳門管理專業協會理事長劉永誠認為,疫情令企業放慢招聘步伐,疫情反覆更影響就業市場氣氛。目前市場仍存在太多不明朗因素,企業收入、盈剩能力減,加薪機會相對較微,建議政府可在深合區上,加快產業推進,以及與內地大企業接觸,提供更多實習機會予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