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各界人士「雲端」互致新春祝福

  【中新社北京1月31日電】農曆新春佳節將至,兩岸各界人士通過視頻向對岸親朋好友拜年,在網路上掀起一股「穿越海峽的新春祝福」熱潮。
  「祝你和全家新年快樂。我們有多年不見了,但是一直在想念著你。」近日,96歲的大陸新聞學泰斗方漢奇通過視頻,向臺灣98歲的新聞學大家李瞻拜年。幾天後,李瞻委託女兒錄製視頻回復。
  兩位耄耋老人對抗日救亡有著共同的記憶,也都長期從事新聞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兩人通過視頻回首往事,細數70載友誼,令人動容。
  大陸昆曲演員、梅花獎得主俞玖林近日也發佈視頻,向臺灣作家白先勇拜年。白先勇是俞玖林昆曲演藝生涯上的「貴人」,2002年,他為了讓昆曲吸引更多年輕觀眾,挑選年輕的俞玖林作為青春版《牡丹亭》男主角。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在臺北首演,引起轟動,之後還登上美國、英國、希臘、新加坡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舞臺。
  收到俞玖林拜年視頻後,白先勇也通過視頻致以新春祝福。他還表示,希望俞玖林把昆曲藝術這一中華文化瑰寶傳承下去,讓昆曲藝術繼續在21世紀的舞臺上重放光芒。
  臺灣詩人方明也錄製視頻向大陸朋友拜年。方明是著名詩人餘光中的摯友,兩人相識近五十年。他朗誦了餘光中的經典作品《鄉愁》,並表達了對祖國的文化和山水的思念之情。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臺灣律師高秉涵多次往返兩岸,將臺灣老兵的骨灰送回大陸老家安葬。近日,87歲的高秉涵以「臺灣老兵」身份發佈視頻,向大陸鄉親拜年,並對定居在廈門的85歲弟弟高秉濤表達思念之情。他期盼疫情過後,早日到廈門與弟弟見面,並一起回山東菏澤老家。
  被譽為「詩詞女神」的葉嘉瑩目前定居天津,曾在臺灣多所高校執教的她近日也錄製視頻,向港澳臺和海外朋友發出新春祝福。98歲的她希望面對疫情,大家都能夠健康平安。
  許多留在北京、福建、江蘇、山東等地過年的臺胞紛紛錄製視頻向島內親戚朋友拜年。「穿越海峽的新春祝福」近日成為微博上的熱搜話題。
  在廈門過年的臺灣青年張立齊通過視頻向在臺灣的親戚朋友拜年。他還說,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家家都能團團圓圓。
台籍非遺傳承大使大陸過年:這裡是我的第二故鄉
  【中新社廣州1月31日電】 「我們希望借此機會,能夠將嶺南文化、非遺文化說得更深一點,並借助此次交流的機會,讓對非遺傳統文化感興趣的朋友激發更多的靈感,從而創作出更多好作品。」到大陸28年的臺灣皮具設計師、非遺傳承大使林俊億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正在招募學員,將于春節期間開設短期研學課程,並將非遺文化、嶺南文化導入其中。
  課程將在廣州歷史文化街區——永慶坊內的李小龍故居內開講。林俊億表示,相信在永慶坊這樣一個代表嶺南文化的根據地,來講述非遺傳承故事,甚至在現場做一些傳統手工藝的展示和相關教學平臺的推廣,是非常有意義的。
  林俊億說,這兩年的疫情,讓他重新瞭解到廣州不一樣的文化。今年是他連續第二年在廣州過年。去年春節,也是在永慶坊,他策劃舉辦了一次非遺公益展,獲得公眾熱烈反響。這也更堅定了他推廣非遺文化傳承的決心和信心。去年八月,他在永慶坊租下了兩層樓的場地,用於展示、交易非遺文創產品。
  今年春節,除了舉辦非遺研學講座,他還應當地電視臺邀請,錄製粵港澳臺青年春晚,節目將在除夕夜播出。「屆時,我們會在舞臺上展示我們設計的旗袍、鞋子等作品,並向公眾介紹我們的非遺傳承內容。」林俊億說。
  林俊億出生在臺灣一個以手工業為生的家庭,很早就開始接觸到臺北故宮文創和誠品文創。出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以及對企業生產成本的考慮,1993年,林俊億到大陸,一邊努力學習各種非遺文化,一邊發揮自身專長,將所學融入皮具設計開發中。如今,他已成為土家織錦非遺傳承大使,也是一級皮具設計師。多年來,他致力於土家織錦、廣繡、蘇繡、香雲紗、侗錦、苗繡、蜀錦等非遺文化傳承項目的繼承和發展,在融合各種非遺繡法的基礎上,設計出許多獨特而富有韻味的皮具,其間協助多個國際知名品牌做設計開發和生產。
  他在廣州成立了自己原創品牌——「非遺王子」。「今年是‘非遺王子’創立的第十個年頭,我希望未來它能打造成為百年品牌。」林俊億說,中國目前佔據全球奢侈品消費市場相當大的份額,但屬於原創的高端奢侈品牌卻很少,「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創立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原創品牌,把傳統文化的美發揚光大。」
  事實上,在大陸常駐二十多年,林俊億早已習慣了在大陸的生活。」現在每次回到臺灣,反倒感覺生活上有些不適應了。當然,臺灣畢竟是故鄉,有家的感覺,但這些年我也開始把廣州當作我的第二故鄉,在這邊交了不少朋友,帶了不少學生,從而體驗出另外一面的人生感悟。」
  林俊億告訴記者,他在廣州增城開發了一個民宿項目,「我甚至已經計畫,等退休後,就在廣州定居下來,因為已經習慣了這邊的步調和生活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