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與媒體互動關係還可以做得更好

  行政長官賀一誠昨日宴請中文媒體負責人。他在致詞中向澳門的新聞工作者致以節日問候,並感謝他們在疫情期間以專業精神和使命擔當,始終堅守崗位,跟進報道特區政府在防控疫情、復甦經濟、保障民生的一系列措施,及時反映社情民意,增進政府與公眾的溝通,讓政府各範疇的工作更有效落實。賀一誠期望,素有愛國愛澳優良傳統的澳門中文傳媒繼續擔當特區政府與公眾的橋樑,發揮正能量,透過講好澳門故事、傳播特區聲音,協助各部門落實施政,為「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為澳門的繁榮作出貢獻。
  實際上,長期以來,澳門新聞界發揚愛國愛澳的優良傳統,在堅持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的同時,也充分運用法律所賦予的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奮戰在社會的第一線。在回歸前,為澳門回歸祖國的順利平穩過渡;在回歸後,繼續高舉愛國愛澳旗幟,推進「一國兩制」事業在澳門的成功實踐,嚴格按照《澳門基本法》辦事,積極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充分發揮媒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進一步增進澳門和內地民眾間的相互了解與交流,維護澳門的繁榮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積極貢獻。當然,澳門新聞界也沒有忘記媒體作為「第四權」的責任,積極發揮了監督政府的作用,並大力扶掖社會正氣,鞭撻不良現象,成為社會進步穩定的一支重要而又特殊的力量。因而可以說,澳門新聞界與特區政府的良好互動關係,是澳門特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一個重要環節。
  在新的一年裡,澳門特區的中文媒體,將會積極響應賀一誠的號召,繼續弘揚愛國愛澳的精神,繼續高舉愛國愛澳旗幟,繼續從貫徹「一國兩制」的大局出發,從澳門的整體利益出發,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促進澳門社會的繁榮穩定。將會一如既往地牢記「鐵肩擔道義」的社會責任,始終堅持客觀公正的職業準則,嚴格恪守職業道德,繼續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爲推動澳門「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發出媒體人的正音强音,尤其是為澳門特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鼓與呼」。
  賀一誠昨日承諾,特區政府將一如以往,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的規定,保障新聞自由,支持本地媒體的採訪工作和專業培訓,推動業界發展,以便應對全媒體時代新業態帶來的各種挑戰。
  實際上,澳門傳統媒體目前正在面臨新媒體、新技術衝擊的嚴峻挑戰。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新媒體逐漸取代傳統媒體的地位,占據了公眾視野的眼球,其在傳播手段和接收終端的多樣化,為信息的傳播和接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新媒體的崛起和發展使得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受到強烈衝擊。在以移動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媒體衝擊下,傳統報業媒體的影響力持續下降,經營收入呈現斷崖式下滑。
  但與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具有信息發布的權威性、嚴謹性、真實性等特點。經過多年長足的發展和積累,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在內容的策劃、採編、審發等方面,積累了豐厚的經驗和成熟的規範,擁有新媒體難以替代的優勢。尤其是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網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台,時常爆出虛假消息、「三俗」新聞,混淆大眾視聽,成為誤導公共輿論、影響社會安全的不穩定因素。
  因此,傳統媒體必須主動搭建並強化移動互聯等新媒體平台,佔領信息傳播和輿論主陣地相互協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促進內容、技術、人才等要素共享融通。在傳統媒體繼續發揮其強大的公信力、龐大的受眾群體及權威的輿論地位的同時,通過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新媒體平台推送傳播,提高信息的傳播效率,傳統報業媒體和新媒體融合使傳播渠道更加暢通,實現效益最大化。
  相信,行政長官昨日的承諾,能夠推動及寫作澳門傳統媒體在媒體融合發展的大潮中順勢而爲,搶抓機遇,在全媒體時代「危中尋機」,不斷擴大影響力,爲澳門新聞行業的生存發展壯大開闢康莊大道。
  其實,還有另一個問題,也需要注意。就是在賀一誠發端的行政改革中,也需對政府資助媒體的發放手續程式進行「精兵簡政」式的改革,以體現「以民為本」的精神。
  政府對媒體的資助,其實是在回歸前就已實施。這就像澳門的選舉制度,是源自於歐洲大陸的比例代表制,針對政黨林立的情況,為避免某一兩個大政黨壟斷議席,希望讓較小政黨也能有候選人當選而在議會發聲,因而創制了比例代表制,而前澳葡政府也將在葡國實行的漢迪比例制引進澳門實施那樣,將葡國源自於歐洲大陸,為防止財大氣粗的政黨壟斷社會輿論,而讓小政黨或個人創辦的媒體也可生存下去,不管這些媒體是否支持執政黨,都提供政府津貼的制度,從葡國延伸至澳門,並延襲到回歸後。雖然此後具體實施形式有所調整,但總的方針不變。不管是否支持澳門特區政府的媒體,凡符合創辦年度資格者都可獲得津貼。年前特區政府新聞局組織新聞界訪歐團時,還特地安排訪問了此政策發端的盧森堡。
  在回歸前夕,澳門經濟極為低迷,媒體經營也極為困難。何厚鏵當選為候任行政長官,並獲中央政府任命後,與新聞界負責人座談。有同業經營者哭訴「午夜夢迴」,亦即夜間睡覺時也被經營困難所困擾、「半夜驚醒幾多回」的苦況,由此而發出了「唔知為乜?」的自問。《市民日報》老社長龔文先生直言,為的是擁護中國政府對澳門恢複行使主權,促進過渡期事務順利進行,因而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死撐下去。而且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願見到,在何厚鏵就任行政長官之前,報社紛紛倒閉,給未來特首添堵。何厚鏵聽後很感動,並承諾在正式就任後,將會繼續支持及資助媒體經營。這也是特區政府資助媒體的來龍去脈。
  我們萬分感謝首任特首何厚鏵,兌現了在競選特首時向中文媒體所作出的承諾,以「協助提高競爭力」的方式,給予適當的津貼。也萬分感謝繼任特首崔世安、賀一誠,繼續實行此政策,尤其是在疫情導致政府財政緊張的情況下也堅持初衷。這筆款項雖然對經營情況較佳的媒體來說只是錦上添花,但對正在苦苦掙紮中的媒體而言,卻是雪中送炭。使到各家曾經經營十分困難、瀕於倒閉的媒體,得以渡過難關,繼續生存,更重要的是得以繼續發揮「第四權」的作用,既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又努力擔當監察及督促的角色。
  但可能是為了防止媒體「無序增長」,也可能是其他的甚麼原因,後來政府資助媒體的發放手續,卻是由簡入繁,由友善轉為「刁鑽」,與何厚鏵當初的承諾原意相距十萬八千里,導致媒體尤其是小型媒體的工作人員頗為困擾。希望能夠按照賀一誠「行政改革,精兵簡政」的精神,對此進行改革,精簡繁文縟節,體現「以民為本」,讓媒體與特區政府的互動關係更臻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