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涉台新表述

  推進國家統一的最新理論結晶
  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産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長久以來,中國共産黨爲推進兩岸關係發展、實現國家統一,進行了持久不懈的努力。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洞察全局,敏銳觀察國內外形勢和台海形勢新變化、新動向與新進展,深刻總結中央對台工作大政方針政策,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表述與新主張,引領對台工作取得新的重要進展,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爲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完全統一注入了强大動力。
  2021年11月,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届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其中涉及兩岸關係的部分指出:黨把握兩岸關係時代變化,豐富和發展國家統一理論和對台方針政策,推動兩岸關係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習近平同志就對台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張,形成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這是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首次在黨的重要文件中提出,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是對《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相關表述的延續和發展,將進一步深化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的理論意涵。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是大陸對台方針政策的深化和發展,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爲新時代對台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理念引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創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如「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共圓中國夢」「兩岸心靈契合」等,這些重要論述彼此各有側重,但又相互呼應,爲新時代的對台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
  「兩岸一家親」是大陸開展對台工作的重要出發點。長久以來,大陸始終堅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持續爲廣大臺灣同胞在大陸的發展創造便利條件、搭建廣闊舞臺,受到了廣大臺灣同胞的熱烈歡迎。在大陸各項政策的鼓勵下,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積極融入袓國大陸新發展格局、參與高質量發展,親身見證祖國大陸現代化建設成就,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譜寫了兩岸同胞走近走親、融合發展的生動篇章。
  「兩岸心靈契合」是對國家統一目標的價值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所追求的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近年來,大陸不斷深化各項對台工作,提升臺灣同胞對大陸的體認,增進臺灣同胞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爲未來兩岸實現高品質統一打下堅實基礎。
  「兩岸命運共同體」是推進國家統一進程的重要路徑。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沒有理由不携手幷進。特別是當前全球局勢動蕩不安,各種「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頻發情勢下,兩岸更應該守望相助。在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特別提出,「兩岸同胞要和衷共濟」,這既是對廣大臺灣同胞的殷切呼喚,也是對「兩岸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寫照。
  「共圓中國夢」是推進國家統一進程的目標指向。「中國夢」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想與追求,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臺灣同胞不能缺席。只有兩岸同胞携起手來,共同奮鬥,才能够爲中華民族創造更爲燦爛的未來。
  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是對上述一系列重要論述的深化和發展,構成了完整的思想體系,意涵豐富,站位高遠,擘畫了新時代中國共産黨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推進國家統一的整體戰略規劃。
  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的目標指向
  袓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70多年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包括廣大臺灣同胞在內的兩岸中國人和全體海內外中華兒女都應該擔當起民族大義、順應歷史潮流,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當前一段時間,島內的民進黨當局在「台獨」意識形態的作祟下,始終拒不接受「九二共識」,拒不放棄「台獨黨綱」,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台海地區和平穩定蒙上沉重陰影。與此同時,美國、日本等外部勢力,爲落實所謂「以台制華」戰略,也不斷加大對臺灣問題的干涉力度,導致台海形勢風高浪急。島內民進黨當局也興風作浪,企圖「挾洋抗中謀獨」,不斷加大與外部勢力勾連。
  但無論民進黨當局如何混淆是非,扭曲事實,都改變不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專門强調要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這等于進一步亮明瞭中國大陸的底綫,展示大陸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强大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民進黨當局若是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漸行漸遠,終將成爲歷史的跳梁小丑。
  未來中國大陸將會在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指引下,一如既往地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更好地造福兩岸同胞,真誠地團結兩岸同胞共同合作,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鍾厚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