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經援助穩經濟解民困 鄒玖勝


  新冠疫情影響兩年多以來,澳門經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創。居民被迫放無薪假、一加一假、出糧打折等甚為普遍。當中更有已被解僱、裁員、結業等淪為失業人士,居民生活正承受沉重壓力,對前景更感徬徨無助。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港會見行政長官賀一誠時提到,要毫不鬆懈防控疫情,持續有效紓解民困,努力促進經濟復甦,堅定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全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當中寄望改善民生的部分,一矢中的,觸動人心。目前本澳正處於防疫的關鍵時刻,有效防控疫情就是最大的民生;科學抗疫同時平衡居民生活,緩解百業苦困,重中之重。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疫情來襲逾兩年半,「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是特區政府疫下不變的工作主調。為此,特區政府曾推出多輪經濟援助措施,對居民、僱員或企業等提供不同的援助,當中包括連續兩年推出《僱員、自由職業者及商號經營者援助款項計劃》,向合資格本地僱員、從事特定行業和屬職業稅第二組納稅人的自由職業者及有經營困難的商號經營者,發放援助款項,體現特區政府對居民及業界經濟壓力的關注。今年上半年,已經實施的相關措施包括:提前發放現金分享、職業稅退稅、啟動第三輪電子消費優惠計劃、發放短期食物補助和水電費補貼等。有關措施配合內地疫情逐漸好轉以及通關政策的放鬆,澳門市面曾一度恢復熱鬧,旅客數字增加、本地消費提升,加上即將來臨的暑假,澳門社會期盼經濟復甦或許會迎來一波新的「曙光」。然計劃趕不上變化,始於六月中旬爆發的新一波疫情,感染個案仍在不斷上升,截至7月4日累計已有784宗核酸陽性個案,而目前仍有社會面感染個案,通關政策無奈被迫再度收緊,本澳進入即時預防狀態,減少人員流動、降低播疫風險,居民正常消費力受限,無可避免地對本來就已百上加斤的中小微企帶來沉重打擊,為澳門經濟復甦帶來負面影響。
  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博彩業,在訪澳旅客幾乎「消失」下,「賭收」走起回頭路。據博監局日前公佈六月賭收為24.77億元,按年跌62.1%,亦是二○年九月(22.11億元)以來,賭收最差的月份。今年首六個月博彩毛收入262.69億元,按年下跌46.4%,較一九年首六個月的1,495.03億元跌82.4%,相關數據不忍直視,現時本澳疫情仍然嚴峻,訪澳旅客未見影,未來一個月賭收堪憂。有學者直言,如果本澳要做到動態清零,即社區感染個案要回落至近乎零時,這波疫情才算受控。按目前情況推算,最樂觀起碼要一個多至兩星期才可回落,七月賭收最樂觀或有15億元,倘接下來的兩星期社區感染個案未能清零,賭收將更差,可能低於10億元。悲觀之意溢於言表。
  另邊廂,營商環境正不斷惡化,有中小企反映,這波疫情至今未有緩和跡象,停業導致的問題陸續浮現。如租金壓力,有部分業主維持原來租金;部分業主斟情減租,幅度僅百分之五至十,難大幅下調,畢竟有的業主需每月還銀行貸款。疫下,大多企業配合抗疫暫停營業,亦有因人手不足而停業。舉例餐飲業禁堂食,但人手緊張。由於疫情趨嚴重,有外僱憂留澳染疫,更擔憂需自付醫療費、隔離費,但若在內地染疫,國家對確診者治療基本免費,並有社保支持。再者,現時澳門與內地薪酬相差不遠,近日,內地防疫政策縮短為「7+3」,開始有外僱選擇回內地工作。當中,厭惡性工作、藍領工作流失率加劇,憂慮緊接會有外僱離職潮。由於中小企對外僱依賴性高,沒有外僱,難維持基本運作,若此時出現外僱離職潮無疑是雪上加霜。此外,現時中小企難見前景,短期流動資金緊張。欲借貸,目前銀行停止非緊急業務,加上兩年抗疫「能借都借」,要再借貸,銀行經風險評估借貸保守。其實「倒閉潮」一直醞釀,惟不少中小企負債纍纍,不敢結業,進退兩難。可見疫情對經濟民生造成的衝擊之大,行政長官賀一誠早前也承認這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複雜、更加嚴峻,社會經濟復甦之路荊棘滿途。
  正所謂積穀防饑,現時大環境惡劣且未見曙光,財政儲備「應使則使」,正是需要出手的時候。事實上,為紓緩新輪疫情防控帶來的經濟壓力,特區政府早前宣佈推出百億經援措施,救人救市,並於日前正式宣佈新一輪經援措施的具體內容。新一輪經援措施涵蓋5個方面共9項措施,包括:款項援助、就業支援、稅費減免、補貼及擴內需,預算支出超過100億澳門元。是次經援措施恰如及時雨一般,可為大部分企業帶來一線生機,提振疫下社區。
  針對特區政府推出九項共百億抗疫援助措施,本澳社會各界皆表示歡迎。如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理事長李從正認為,政府加快推出百億援助基金是適時的決定,相信措施能有效支援受疫情影響的僱員和企業,有助安定人心。他指出,是次疫情相對嚴峻,為防止疫情擴散,政府推出暫停非緊急公共服務、禁止堂食服務,以及關閉澳門特定場所等措施,對澳門經濟造成一定衝擊。政府在此時加快百億援助基金的推出,反映政府十分了解當前經濟情況和居民的困境。政府推出包含《僱員、自由職業者及商號經營者援助款項計劃》、的士行業燃油及能源補貼、稅費減免、優化帶津培訓等措施的百億援助基金,廣泛惠及不同行業的居民,體現了政府決心與社會各界攜手同心共度難關,相信能有效穩定社會對經濟發展的信心。低收入僱員是受疫情衝擊最為嚴重的群體之一,期望政府能加大關注,推出更多措施支援有關人員,並建議政府進一步研究有關待業人士的援助措施,以更多手段為待業人士提供更精準的援助。援助措施雖能在一定程度內減輕僱員及企業的經濟壓力,然而,更為根本的是要盡快控制疫情,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促進經濟復甦,才能切實緩解當前經濟困境。為此,呼籲廣大居民繼續積極配合政府各項防疫措施,同心抗疫,盡快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讓經濟活動恢復正常運作。
  立法議員、群力智庫理事長何潤生表示,百億援助九項措施的具體方案出臺,涵蓋五個方面共九項措施,包括優化帶津培訓計劃,退還及豁免部分稅項等,精準向旅遊業、的士行業、僱員、自由職業者及商號經營者等群體派發「定心丸」,以及疫情穩定後,推出「全城消費嘉年華」提振本地經濟內需。按目前形勢來看,本澳經濟無可避免陷入負增長,失業率問題預料並不樂觀,相關措施以「穩經濟、保就業」為主調方向明確,盡力為穩拓市場,以及疫後經濟復甦作出部署,可解商戶及居民燃眉之急,體現當局紓解民困的初心。
  疫情兩年多以來,不少商號配合政府政策苦苦堅持,但近月疫情嚴峻,陽性個案仍在上升中,市面冷清,中小企經營恐「體力不支」;今輪百億援助具體方案既已出臺,促請當局盡快將方案預算提交立法會,加快相關行政流程以及撥款工作,讓退稅措施、款項援助、就業支援等迅速落實,居民商戶及早受惠。疫下百業艱難,「打工仔」尚恐朝不保夕,疫下弱勢基層更是辛酸,當局雖已提早發放現金分享,並全民派發消費補貼計劃,但多輪百億援助均未能惠及照顧者,其為疫下社會穩定、家庭和諧默默貢獻,其勞動價值應予以肯定重視,因此建議當局,考慮照顧者等弱勢基層的需要,發放相關特別援助;「照顧者先導計劃」第二期中,當局已擴闊相關受惠對象,新增重度或極重度自閉症人士,讓更多家庭受惠,而第二期「計劃」檢討工作正在進行中,冀盡快公佈相關報告結果,多聆聽基層弱勢意見,為未來發展訂定政策方向。
  有學者則表示,今次政府用了不足兩周的時間,提出具體的百億經援方案並逐步落實,不但行動迅速,而且吸收了過去兩年多經援措施的經驗,精準地擴大了支援的群體,包括:中小企、僱員、自由職業者、失業者、待業大專畢業生等,提供適切援助,緩解燃眉之急。根據財政局估計,受惠中小企約有3.9萬,受惠僱員23.1萬人,約佔本地僱員八成。這次的經援措施,八成半以上是款項援助方面,包括向合資格本地僱員,發放1.5萬元援助款項、合資格本地自由職業者發放最少1.5萬及最多30萬澳門元援助款項、合資格自由職業者(包括:的士司機、三輪車伕、小販及攤販、導遊、水上的士駕駛員及漁民等),發放1萬澳門元援助款項,以及合資格中小企發放最少3萬元及最多50萬元的援助款項。相信這些援助款項能夠緩解短期經濟壓力,期望政府盡快落實執行。另一方面,由於過去不少中小企在疫情期間,參與了抗疫貸款計劃。政府今次將「還息不還本」措施延期至2023年底,並且對合資格企業發放最長兩年,貸款上限500萬元,最高利息4厘的利息補貼計劃。這個措施將有效地延長了不少中小企的「生命」,還保住不少這些中小企僱員的飯碗。另外,這次政府提出「擴內需全城消費嘉年華」計劃,是一個創新之舉。為疫情後提振澳門經濟注入新動力。消費者在參與活動商舖單筆消費滿$200就獲得抽獎機會,每筆最多可獲五次抽獎機會。這是一個新的嘗試,期望政府做好今次事前和事後的評估工作,為未來以不同方式擴大內需提振經濟提供有力參考。
  誠然,目下疫情疊加經濟結構轉型,民間寄望當局集中抗疫,也要急居民、企業所急,盡快落實措施,不要讓救急的經援變成空中樓閣。政府盡可能精準扶持,如對是次被要求停業的行業和經營場所提供針對性支援措施,切實了解當下本澳企業的難處,以緩解經營壓力。
  當然,政府除了要完善推出經濟援助措施外,抗擊疫情始終更是當務之急、重中之重,只有澳門社會安全穩定,澳門才能談經濟復甦和經濟發展。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港會見行政長官賀一誠時提到,要毫不鬆懈防控疫情,意即本澳必須堅持「動態清零」。實現「動態清零」是首要目標,不能「躺平」。疫情發生至今,當局採取一系列措施,疫情傳播規模尚算受控,但仍未能完全切斷社會傳播鏈。可喜的是,特區政府7月3日已宣佈,在國家的關懷、國務院港澳辦和中聯辦的協調,以及廣東省政府、珠海市政府的支持下,派出650名採樣人員協助特區政府進行核酸採樣工作,開展為期六天三輪的全民核檢,藉此找出仍然存在於社區的感染個案,加強社區感染的控制。由於未來幾天或是此輪疫情的轉折點,全社會應最大程度配合,減少社會各人員的流動,降低交叉感染風險,相信在特區政府實施科學化管控和廣大居民的齊心配合下,以行動配合政府「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疫策略,再加上有祖國作為強大的後盾,尤其有國家醫療團隊的支援下,在全澳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下,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坚战,實現社會面清零,護航經濟,維穩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