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這五年,能否逃脫韓國總統的魔咒?

  2016年11月深秋,韓國首爾光化門廣場,63歲的文在寅站在要求彈劾時任總統朴槿惠的示威人群中。這位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滿頭白髮,他右手舉起蠟燭,執拗地仰望天空,眼睛中充滿對抗、悲愴與堅持。
  可以說,文在寅政權是在一次次的燭光集會中誕生的。他在2017年5月10日的就職典禮上作出承諾:「我將成爲一名爲人民擦去眼泪的總統……創建一個前所未有的國家」。他想過要把總統辦公室遷至首爾市中心的光化門,並宣稱「將擺脫歷届總統的威權文化,開啓光化門總統的新時代」。
  從露出胸肌的特種兵到成爲帥大叔總統,文在寅有著龐大的粉絲團體,這些人被稱爲「頭碎文」(頭破血流也要支持文)。2017年競選期間,在街頭拉票的文在寅多次被大媽「投懷送抱」甚至「强吻」。即便上臺後,她們也不叫他總統,而稱其爲「月亮大人」(韓語「文」的羅馬音爲moon)。
  在「頭碎文」們的眼中,文在寅在而對韓國財閥乃至美國時,有著不懼生死、焊然出征的形象;而壞事都是前總統李明博、朴槿惠幹的,好事則是文在寅的功勞。
  相比於讓人糟心的前任們,文在寅是難得能在任期末尾民調支持率超過40%的韓國總統。只不過,這恐怕主要歸功於他高尚的品德,而無關於他是否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文在寅政府智囊、共同民主黨政策委員會政策室長蔡奎榮向《鳳凰周刊》評價道:「文總統是非常善良且有原則的人,可以說是一個沒有瑕疵的道德主義者。但這並不是說,善良的人就能當好總統。」
  如今看來,文在寅口中的「光化門時代」始終未能開啓,分裂與衝突的世界政治格局也無法逆轉。文在寅努力實施進步的政策,却被鬥爭及醜聞所困擾——他提出遏制新冠疫情的戰略,却在經濟復蘇計劃上滯後;想要開創朝韓對話的新時代,最終却付諸東流。
  臨近任期結束,韓國總統府青瓦台先後發行了兩本新書——《無法撼動的國家》和《偉大國民的國家》。書中不僅記錄了「文在寅爲治理國家作出的努力」,還通過13名政府官員以及28名國民的口述,展現他執政五年間的「偉大貢獻」。
  但說實話,文在寅似乎難以拿出可以青史留名的業績。他的首任總統秘書室長任鐘晰遺憾地表示:「文在寅政府執政5年後,大韓民國更加分裂。像戰爭一樣的大選過程充分說明了這一事實。」
  「我對他執政的總體評價是高開低走。一開始大家對他期望太高,畢竟那時韓國人剛剛經歷了彈劾,其實內心是受傷的,渴望有人來拯救。但是文在寅最後交出的答卷顯然不能滿足人們的期望。」一位在首爾工作的韓國政府官員向《鳳凰周刊》如此評價。
  外界更關注的是文在寅之後的命運。由於新任總統尹錫悅此前放狠話稱,「將對上届政府,包括文在寅本人進行積弊清算」,他能否打破韓國總統「下臺即被清算」的魔咒?
  前景不明的「韓國新政」
  因新冠疫情,家住京畿道平澤市的25歲大學生基范(化名)放弃了在中國的留學生活。眼下,他正在準備韓國國防部的公務員考試。「無論哪個總統遭遇新冠疫情,都不一定能做得比文在寅更好。他在應對疫情上做得已經足够了。」基范向《鳳凰周刊》如此評價。
  從4月18日起,韓國全面解除公共聚集場所營業時限、私人聚會活動限員等保持社交距離措施,民衆生活時隔兩年多重返正軌。從5月下旬起,新冠確診患者也不再需要隔離。
  據此,公司可組織大型聚餐,婚禮、大規模活動等將不再受人數限制,餐廳、咖啡館和娛樂設施等均可營業至凌晨。不過,當局仍將維持民衆的佩鉞口罩義務,且鑒於疫情風險尚存,若出現新變異株,將限制人境,並考慮再次實施相關限制措施。
  「2020年初韓國新冠確診人數突破1000人時,我心裏既擔心又緊張。但到了最近(3月下旬),當韓國單日確診人數達到數十萬時,我反而沒什麽感覺了。」基範說,「我希望下一届政府能放鬆心態,畢竟三年來人們已經很疲憊了。」
  正如基范所言,文在寅的「總統運」不是那麽好。他一半以上的執政時間是在新冠疫情中度過的,需要應對疫情帶來的巨大社會和經濟挑戰。
  韓國最初是世界的「抗疫優等生」,它實施了不停工、不封城的政策,在一個月內控制住了疫情蔓延的態勢。其間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先進方式,例如「免下車」篩查、開發「新冠疫情智能管理系統」、推出「電話亭」篩查站等。這讓文在寅獲得了來自國內外的一致稱贊——2020年3月,他的施政好評率達到52.5%,創下自2018年11月以來的最髙紀錄。
  然而,隨著奧密克戎毒株的擴散,韓國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其醫療基礎設施很快不堪重負,疫苗接種率更位於發達國家的隊尾。加之不斷變化的封控措施,導致韓國經濟嚴重放緩。小企業主在封鎖和缺乏政府財政支持的情况下,迎來一波破産潮。
  爲了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低迷,文在寅政府在2020年5月公布了旨在進行全面經濟結構改革的「韓國新政」,該計劃以促進經濟數字化創新的「數字新政」、加速實現低碳和環保經濟轉型的「綠色新政」、加强就業社會保障網絡爲三大支柱,欲投人包括未來五年財政預算在內的160萬億韓元,並承諾在2025年之前創造190萬個就業崗位。
  據文在寅說,「韓國新政」是受到「羅斯福新政」的啓發。1933年,美國時任總統羅斯福上臺後針對經濟危機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最終挽救了瀕臨崩潰的美國。在文在寅看來,「韓國新政」爲韓國設計了一個「新的百年」。直到執政的最後關頭,他仍在游說新政府稱:「『韓國新政』是國家未來必須要走的一條路。我希望下一届政府繼續發展下去。」
  在韓國政府網站推出的「韓國新政」體驗版塊中,最新的一則案例是在海拔500米的智異山上建造智能工廠。這一期的宣傳語是:「你是否認爲『韓國新政』太過牽强而難以接近?『新政』已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了!」但是,政府主導的投資項目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響應却備受質疑。韓國《東亞日報》評論稱,「韓國新政」中包含的許多項目被認定爲「舊政」項目,只是將之前推動的國家項目重新包裝。「最終能否確保足够盈利來吸引投資,是值得懷疑的。」
  據韓國交易所3月23日披露,受利率和原材料價格上調等因素影響,「新政指數」的收益率下跌20.3%。政權交替後,尹錫悅政府能否繼續推行「韓國新政」仍是未知數。
  「以房地産爲夢想的人不復存在」
  這些年來,「地獄朝鮮」(Hell Joseon)一詞在韓國越發流行,它形容的是在越來越多人心中,韓國是一個讓他們看不到希望、備受挫折的髙壓國度。尤其是那些親眼見證前總統朴槿惠遭到彈劾的年輕人,他們的內心原本充滿創傷,因而對文在寅政府寄予厚望。
  然而,迎接他們的却是一個髙房價、高失業率以及巨大收人差距的時代,這讓年輕人感到被拋弃了。《激進的20歲:韓國民粹主義與政治》作者金乃勛直言:「政治家們毫不猶豫地提出新政策,因爲害怕自己被稱爲Kkcmdae(充滿優越感的年長者)。然而現在,我們需要一個敢於承認自己是Kkondae,能用政策說服年輕人消除激進化思想的領導人。」
  25歲的基范羡慕朋友的家人十年前就在首爾江南區買下了一戶舊公邡。如今這個破舊的公寓價格已經翻了三倍,達到18億韓元(約合933萬元人民幣)。他向《鳳凰周刊》直言:
  「我已經錯過了買房的機會。」不過,他的朋友也有煩惱——因爲公寓市價超過9億韓元,每年要繳納高昂的綜合不動産稅。「住了十多年的破舊公寓,還要繳納而向富人的綜合房地産稅,這實在太過分了。」
  自2017年5月上臺以來,文在寅政府爲實現大選所承諾的「穩定房價」,頒布了數十項房地産政策,包括控制投機、大力興建房屋、增加住房供給等,以控制首爾等大城市不斷上漲的房價。可惜的是,這一系列政策不僅沒能控制住房價,反而使得部分民衆擔心房價上漲,而掀起一股恐慌性購房潮。
  40多歲的賢俊(化名)親眼「見證」了兩位朋友由於在房地産上的不同抉擇而有了不同人生。「當時他們都有約4億韓元的存款。其中一個人選擇向銀行貸款買房,另一個人則相信文在寅政府,認爲房價不會上漲,而繼續租房。幾年後,他們的資産完全不同了。」賢俊向《鳳凰周刊》分享道,「如今,很多人已經無法靠自己的積蓄買房了。」
  今年3月的最新數據顯示,在文在寅執政的五年間,韓國公試價格上漲了近七成。尤其是高檔公寓集中的首爾,價格在過去五年間翻了一番。2017年前首爾公寓平均價格爲36億韓元,達到了6.57億韓元,首次突破6億大關。韓國國務總理金富謙曾絕望地說:「雖然大家都擺脫這個泥潭,但已經擺脫不了。」
  影響更爲惡劣的是,其間爆出郎國國企土地住宅公社(LH)職員非法炒地事件。2021年3月,韓國土地住宅公社的員工在第三期新城區土地規劃項目中違規投機買地,以開發地區的一手消息進行土地投資。其中有一人購買了8塊地皮,並存在與熟人合夥購買地皮等情况。也因此,文在寅政府的支持率大幅下跌。
  今年大選的電視直播辯論會上,反對黨候選人尹錫悅直言不諱地批評道:「在土地住宅公社職員非法炒地案中,違規和特權進一步加深了韓國社會的矛盾,給下一代帶去了挫敗感。」
  大選結束後,不少媒體公開批評「文在寅政府在經濟政策和土地政策上的失敗」。慶熙大學教授安炳振評價說:「以房地産爲未來夢想的人不復存在,這對執政黨而言是致命打擊。」
  成爲「沉默的總統」和「獨裁者」
  文在寅在競選期間曾標榜自己要「結束不溝通的總統時代,成爲一名與國民溝通的總統」.但執政五年來,在最需要他的時刻,民衆總看不見總統的身影。
  他就任以來召開的記者會屈指可數。據韓國記者協會統計,近幾任總統的記者會次數分別爲:金大中150次、盧武鉉150次、李明博20次、朴槿惠5次、文在寅8次。朴槿惠主要因彈劾而被縮短任期,文在寅則是一種主動選擇。
  在2018年1月的新年記者招待會上,一位記者詢問今後是否有意擴大記者會次數。文在寅回答道:「會努力增加與媒體的接觸。」但此後,他極少站到記者面前,甚至還取消了2019年執政兩周年的懇談會。
  有人會將此歸因爲文在寅內斂的性格。「文總統是非常害羞的人。除了和自己真正傳近的人以外,沒有特別說過很多話。我雖然麽下認識他,但除了一起拍照之外,也沒有什匕特別的記憶。」蔡奎榮如此表示。
  也有人說,他其實是在選擇性接觸媒體。「雖然他平時穿著樸素,很能維持其廉潔的人設,但實際上非常愛搞宣傳,平時只跟自己熟悉的進步派媒體來往。」前述韓國政府官員向《鳳凰周刊》如此評價。
  文在寅似乎認爲,比起與記者而對而交流,通過社交媒體與國民直接溝通更具有「實際利益」。4月11日,他的推特關注人數已突破200萬大關。在推特上,他曾秀出自己當猫咪「鏟屎官」,或是與寵物狗散步的照片。
  然而,社交媒體終歸只能傳達總統想要傳達的信息,成爲文在寅有選擇性與民衆溝通的工具。比起展現總統的「親和形象」,國民或許更加希望瞭解總統的執政想法。但毎當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刻,文在寅多半選擇回避與沉默。
  2020年底,時任法務部長秋美愛和時任檢察總長尹錫悅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直至演變成一場拉幫結派、公開交鋒的鬥爭。「秋尹之爭」持續一年之久,任命兩人的文在寅却始終保持沉默。最終,尹錫悅被停職兩個月。
  2021年8月,共同民主黨强行通過《媒體仲裁法》修正案受到批評,青瓦台僅回應稱,「這是通過國會討論的結果」。該修正案主要內容包括,假新聞受害者最高可向涉事新聞媒體要求受損額5倍的賠償,有權要求删除相關報道並發布糾正報道。在野黨和民間團體的反對理由是,該法律標準模糊,將給媒體套上籠頭。
  曾經擁護「言論自由」的文在寅,對修正案則閉口不談。
  此外,文在寅在牽動大選的「大莊洞地産腐敗案」、首爾前市長朴元淳和釜山前市長吳巨敦性騷擾案等問題上也長期保持緘默。
  「文在寅沒有做出任何決斷,總是放任事態發展。」韓國全北大學教授康俊晚在《無禮的政治》一書中寫道,「除了在而對朝韓問題時和出席活動外,文在寅消極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說他是『沉默的總統』也不爲過。」更諷刺的是,本次大選期間,作爲競爭對手的尹錫悅將文在寅稱爲「獨裁者」,並說其「妄想繼續掠奪國民」。
  「現在有人稱您是『獨裁者』,請問聽到這個稱呼時,您是什麽感受?」早在2019年,文在寅就遭到過如此質疑。他當時無奈答道:「如果說我『獨裁』,我不知道該說什麽。」數十年來,文在寅多次堅定地站在獨裁的對立面,其人生軌迹一度被視爲韓國民主化進程的縮影。
  在慶熙大學上學時,正值樸正熙實行髙壓統治,熱血青年文在寅組織了該校建校以來規模最大的學生游行,結果被判人獄八個月。進入特戰部隊服役後,文在寅也曾是反抗全鬥煥獨裁政府的先鋒力量。他在通過司法考試後直言:「法治的夢想一直在我心中,從未泯滅。
  但在2019年,當文在寅試圖繞過傳統審查程序强行通過《選舉法》’時,韓國國會上演多場「肉搏戰」——300名議員擠在國會議案科外,爲了占領會議室,一些人拳脚相加,甚至動用鐵錘和鐵棍等工具强行撬門。數萬人涌向街頭,高喊「打倒文在寅獨裁統治」的口號。
  這番場景似曾相識。2017年數百萬韓國人走上街頭,要求「獨裁統治者」朴槿惠下臺。如今,尹錫悅批評他的前任說:「文在寅政權已不是自由民主主義,而是獨裁體制。」在他看來,文在寅實施的住房、脫核電政策等都是「暴行」,是在拿韓國的未來做賭注。
  半島和平進程已經「宣告死亡」
  時隔4年零4個月,朝鮮於2022年3月24日發射了「火星-15」洲際彈道導彈。這枚導彈飛過日本北海道上空,落入太平洋水域。這也是朝鮮今年第11次進行導彈發射。
  在外界看來,這意味著朝鮮逾越韓美設定的「紅綫」,也預示著文在寅曾主導的半島和平進程的破産。
  文在寅當選總統的2017年,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正在進行一系列核試驗。同年9月3日進行的氫彈試驗,其核爆炸當量相當於廣島所用原子彈的17倍。
  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氣之下,派遣了一個包括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密歇根」號核動力航母在內的海軍航母群逼近朝鮮半島。他威脅稱,要用辦公桌上的紅色「核按鈕」對朝鮮開火。
  在此背景下,文在寅開啓了他的對朝和解進程。接下來的18個月裏,文在寅和金正恩在不同場合進行了會面。2018年4月,兩人實現「破冰會晤」並簽署《板門店宣言》;5月「閃電會晤」助推朝美峰會後,兩人在9月的韓朝首腦會談期間發表了《平壤共同宣言》。
  同年9月18日,文在寅抵達平壤,成爲繼金大中、盧武鉉之後第三位訪問朝鮮的韓國總統。他在次日的演講中說:「金正恩委員長和我將緊緊握住北方和南方8000萬同胞的手,建設新的祖國,邁向新的未來。」
  文在寅多次呼籲邀請朝鮮參加2018年平昌冬奧會,還說「韓方會拿出耐心敞開大門等到最後」,並促成2018年6月特朗普和金正恩在新加坡的歷史性會晤。在美朝峰會舉行期間,文在寅正坐在青瓦台,和幕僚們一同觀看現場直播。當電視中出現金正恩和特朗普握手的畫面時,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在文在寅的外交事務中,朝鮮被放在極爲優先的地位,這或許與他的身世有關。1953年1月,文在寅出生於韓國南部巨濟市的難民收容所裏,父母是從朝鮮咸鏡南道逃避戰火、南下韓國的難民。這位誕生在難民營的朝鮮難民之子在競選期間就說過:「如果半島統一,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著母親的手,去她的故鄉看看。」
  文在寅一直以盧武鉉思想捍衛者形象示人,同時也深受另一位進步派總統金大中的影響,多次强調會采取對朝友好的「陽光政策」。
  「作爲一個民族,我們必須擁抱朝鮮人民。」在文在寅看來,制裁的目標必須是讓朝鮮重返談判桌。他認爲,美國對朝實行的制裁並不見效,韓國「必須擁抱朝鮮人民,才能有朝一日實現和平統一」。
  在批評者眼中,文在寅的對朝政策實際給朝鮮爭取到了進行更高級別的核武試驗的契機。
  2019年2月在越南河內舉行的朝美首腦會談破裂後,同年5月開始,朝鮮重新開啓核武之路。2020年6月16日,朝鮮炸毀了位於開城工業園區的朝韓共同聯絡事務所的辦公室。2022年1月,金正恩下令進行自2017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導彈發射。時至今日,朝鮮共發射了30多枚彈道導彈、50多枚火箭炮。
  至任期尾聲,文在寅仍然試圖修補與朝鮮的關係。在2021年11月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他呼籲「將通過朝韓之間的林業合作,減少朝鮮半島整體溫室氣體排放」。但朝方並未對此做出任何回應。
  2021年12月13日,文在寅再度宣布,朝鮮.韓國、美國和中國原則上同意宣布朝鮮戰爭正式結束,韓國將推動實現這一目標。然而,朝鮮方面早早就說過,目前簽輯終戰宣言「爲時尚早」,只要美國不改變對朝敵視政策,即便簽署終戰宣言也沒有任何意義。
  爲此,文在寅付出了沉重的政治代價。當朝鮮今年3月發射彈道導彈後,他不得不對朝鮮的挑釁表示「强烈譴責」,還呼籲韓國、美國、朝鮮應該繼續對話。但無論是韓國在野黨還是共同民主黨內的部分人士,都早就覺得半島和平進程已經「宣告死亡」了。
  「文在寅在就任初期通過與金正恩的首腦會談,持續闡明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强烈意志,終於在2018年成功將朝鮮帶到了與韓美的談判桌上。」韓國世宗研究所統一戰略研究室室長鄭成長向《鳳凰周刊》分析道,但文在寅未能提出朝鮮和美國都能接受的無核化措施路綫圖,光是想著促成美朝對話,結果未能得到對朝鮮有很大影響的中方的協助。「雖然文在寅對半島和平進程有著非常强烈的意志,但他始終未能充分理解朝核問題的複雜性。」
  美國《時代》周刊則稱,如果連文在寅都無法憑一己之力扭轉當前的朝韓局勢,那麽他留下的「遺産」也是向公衆宣告一個事實——誰都無法做到這一點。
  不過,蔡奎榮認爲,並不能因此就說文在寅的對朝政策一無是處。「在朴槿惠政府時期,韓朝兩國的氣氛幾乎到了戰爭前夕,矛盾極大。雖然文總統沒有取得實質的外交成果,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至少國民不再擔心會同朝鮮發生戰爭。」
  民粹主義下外交難有建樹
  據韓國官方統計,文在寅自2017年執政以來,總共進行了141次首腦外交。其中包括出訪56個國家、接待56國的來訪、舉行視頻首腦會談29次。文在寅政府的自我評價是:「提高了作爲全球領先國家的地位」。
  然而,來自韓國外交部的一位官員告訴《鳳凰周刊》,在文在寅周邊的有識之士中,外交官出身的人非常少。「就任初期,文在寅不僅注重對中美兩國的外交,也與歐盟、印度、東盟等更廣泛的地區保持了良好關係。這是一個聰明的做法。然而隨著新冠疫情的蔓延,加上對朝進程的失敗,他在外交層面始終沒能取得太大突破。」
  不久前,圍繞北京冬奧會的「韓服爭議」「不公正判罰」,韓國輿論掀起一波反華浪潮。反華情緒在韓國年輕人中不斷蔓延,文在寅緊急出面滅火。他在北京冬奧會期間呼籲:「特別是(韓中)年輕一代需要彼此瞭解,拉近友好感情。」然而,這一表態反而招來批評,被認爲是「無視國民呼聲的自我本位」。
  可以說,文在寅執政五年間,雖然中韓表面上看似平靜,却無法阻擋韓國年輕一代對文在寅外交政策的不滿以及對華反感情緒的加劇。
  韓國亞洲大學美中政策研究所所長金興圭向《鳳凰周刊》評價:「雖然韓國一些人指責文在寅政府是親華政府,但在與中國的關係上,文在寅的溝通水平以及韓中互信程度都比較低。『薩德,問題也未能得到解決。而在中美競爭的背景下,韓國如何在中美之間進行戰略性布局,也顯得沒有章法。」
  對於韓國民衆來說,文在寅還在任期內立了一個靶子——日本。有分析說,他通過激進的反日政策,煽動大衆的反日情緒和愛國心,試圖加强民衆對其政權的向心力。
  因「二戰徵用工問題」和「慰安婦問題」,日韓之間接連産生齟齬。日媒批評道,這兩個問題早已達成解決方案,文在寅不遵守契約的行爲是極不理性的,而這種「訴諸情感而非理性」的行爲也是民粹主義的一大特徵。
  「我個人認爲,文在寅在外交上最失敗的興實是對日關係,恐怕這個是連很多國民都覺得太過了。這可能因爲他需要樹立一個敵人,過去朝鮮是敵人,但文政府上臺後是要拉攏朝鮮的,所以需要找一個新的敵人。」上述韓國外交部官員如此解讀。
  他能否逃避新總統的清算?
  臨近政權交接之際,新老總統舉行會談本是慣例,這一次却遭遇了暗礁。
  文在寅與尹錫悅原計劃於3月16日舉行會面,然而在會談舉行四小時前,計劃突然被取消。
  據說,文在寅希望兩人單獨會面,但尹錫悅拒絕了這一要求,而是希望舉行一次「全體會議,讓接任的官員參加」。但在文在寅看來,這樣做「很失禮」,於是沒有接受。
  尹鍚悅對這次會面十分警惕。有分析說,如果兩人單獨會談,文在寅恐怕會提出「不要逮捕自己和家人」的要求。然而,不管是拒絕還是接受這一提議,都可能會被秘密錄音或錄像。如果事後被公開,新政府將面臨窘境。
  直到3月28日,文在寅和尹錫悅時隔21個月終於再次見面。上一次見面的時候,身爲韓國檢察總長的尹錫悅還是文在寅反腐行動中的「左膀右臂」。
  這次會面持續了近三個小時。雙方表示這是一場「開誠布公」的談話,不會設置特定議題。據悉,當前的防疫措施以及如何提振經濟是兩人談話的重點之一。另外有消息稱,尹錫悅或渴望以會面爲契機,請求文在寅赦免另一位前總統李明博。但這次會晤最終並未提及這一敏感話題。
  這是韓國歷届總統交接班瓰晚的一次,也是會面時間最長的一次。《中央日報》形容,對於這場來之不易的會面,人們普遍希望雙方能够彌合朝野在大選期間積累的矛盾,爲合作打下基礎。
  但有猜測稱,新舊政權交手的背後,藏著文在寅想要逃避清算的企圖。不少人認爲,尹錫悅上臺後,將會針對文在寅親信涉嫌參與的兩起事件進行重新調查。
  一起是「月城核電站關停案」。該案件中,前靑瓦台産業政策秘書官、韓國天然氣公社社長蔡熙峰涉嫌在暗中推波助瀾,讓原本反對提前關停核電站月城1號機組的韓國水力原子力公社立即停運,並提前關閉該機組。據說,蔡熙峰是按照前産業通商資源部長官白雲揆的指示捏造了低估該機組經濟效益的評價結果。
  另一起則是「青瓦台介入蔚山市長選舉」事件。2018年韓國地方選舉時,青瓦台指示警察展開針對性調查,導致當時一同參與競選蔚山市長的金議員落選,最終文在寅的親信宋哲鏑成功當選。
  更爲不妙的是,文在寅的兩個死對頭還和解了。4月12日,尹錫悅拉下臉面,親自前往大丘市的朴槿惠私宅,與朴槿惠握手言和。他向朴槿惠表達了「惋惜和內心的歉意」。2016年「親信干政」案中,身爲特別檢察組組長的尹錫悅親手將朴槿惠送人監獄。
  在韓國,新政權在一年內往往會展示出强權政治的一面。爲了阻止這一情况的發生,在野黨和媒體會盯緊總統,對其身邊的醜聞和施政舉措進行攻擊。
  朴槿惠上臺後不久,有關其父親朴正熙執政時期鎮壓學生的文章被報道出來。爲此,朴槿惠被迫道歉,其聲譽因此一落千丈。在此之前,李明博主政百日之際,因進口美國牛肉存在瘋牛病問題遭到攻擊,反對人士連續數日舉行示威活動。
  由於有這些「前車之鑒」,文在寅也運籌帷幄,試圖從一開始就削弱新政府的權威。
  文在寅公開反對尹錫悅搬離青瓦台的計劃,理由是,這麽做有産生安全保障空白的危險,預算也不能用備用金來籌措。據悉,反對總統官邸遷移的簽名超過20萬人,但由於共同民主黨動員了左派團體和工會,因此可能出現重複簽名的情况。
  此外,文在寅還在任期最後一個月推進了旨在廢除檢方調查權的檢察系統改革立法案。檢方對此反應强烈。檢察總長金浯洙直言:「如果檢方調查權被廢除,自己擔任檢察總長將沒有任何意義。」
  文在寅與青瓦台的緣分,可以追溯到盧武鉉剛剛當選總統、宴請文在寅夫婦的時候。當時,盧武錢特意選了一個能看到青瓦台的包間,還把最好的座位留給了文在寅。之後,文在寅向盧武鉉表態稱:「我對政治一竅不通,對政務判斷能力、職責之類的也不怎麽清楚。但是辦堅持原則的事情我還是可以的。如果您要我起這個作用,那麽請用我吧。」
  作爲共同民主黨幕僚,蔡奎榮給文在寅的執政打出了7分(滿分10分)的高分。「文在寅在與國民的實際生活相關政策上似乎有些錯誤,但在朝韓問題、外交安保問題以及新冠防疫等問題上依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雖然部分國民並不滿意,但文在寅政權還是忠實地發揮了自己的作用。」蔡奎榮總結說。
  文在寅在自傳《命運》一書中寫道:「像命運一樣的東西,引領著我來到了今天的位置上,與盧武鉉律師相遇,一直到今天,這一切仿佛都是命中注定。他在遺書中說『都是命運』﹗何嘗不是如此呢?」
  如今,文在寅到了告別的時刻。離開前,他對官僚們說:「誰真的想在這裏(青瓦台)多待一天呢?」雖然語氣像在提問,但或許是他個人的自問自答。如當年盧武鉉一樣,當他聽到「一個失敗的總統」的批評聲時,是否也會思慮:「我們付出的所有努力到底是爲了什麼?」
(關珺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