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藉口」斂敗的越南核酸試劑窩案

  「一場波及軍政兩界、十多個省份的全國性腐敗」
  6月7日晚,越南警方的車輛出現在首都河內的多個機關大院,越共中央委員、河內市人民委員會主席(市長)朱玉英,越共中央委員、衛生部長阮青龍,科技部副部長范功榨等高級幹部幾乎同時被捕。這意味著持續近兩年的越亞公司(Viet A)新冠檢測試劑盒腐敗窩案,調查進入深水區。
  自越南最高領導人、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於九年前發起代號「溶爐」的反腐敗運動以來,越亞公司案是已經查出的受賄規模最大的腐敗案件之一。朱玉英等人被逮捕之際,越南官方媒體《青年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本案涉及交易金額4萬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11億元)、已確認的行賄受賄金額8000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2.3億元),「是越南司法史上從未有過的巨額回扣,而且這些髒錢的流向仍然潜伏在黑暗中」。
  在此之前,越南科技部、衛生部多名司長,軍醫大學多位校級軍官,以及13個省的疾控中心主任或主要官員已因涉案被捕。6月10日,河內疾控中心主任張廣越成爲最新一位被捕的衛生系統官員。
  複雜的利益鏈讓反腐敗調查面臨巨大阻力。越共中央介入前夕,曾有高級官員對媒體透露稱「此案主謀仍然潜伏,被捕的只是從業者和幫手’昆士蘭大學越南裔研究員阮海洪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這次調查「前後花費了半年多時間,因爲涉案的科技部、衛生部(前)高級官員包括兩名越共中央委員,調查機構非常謹慎,需要尋求確鑿的證據。」
  「我能理解越南社會的憤怒反應,人們不能接受腐敗官員們用新冠疫情的『生命藉口』斂財。」阮海洪說,「這再次提醒我們:儘管過去10年的反腐運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正如阮富仲所强調的,當下的問題依然很嚴峻。」
  「抗疫模範」的倒掉
  這原本是一個關於「抗疫模範」的故事。
  2020年3月初,新冠疫情全面暴發後不到一個月。初現聚集性病例的越南已經決定採取「先防疫、後復蘇經濟」的模式,但所有的資源只有來自世衛組織的1萬個檢測試劑盒和22個剛認證檢測能力的醫療實驗室。當時,只有少數醫療强國自主研發並投産新冠病毒檢測核酸試劑盒,絕大多數國家都依賴世衛組織的檢測物資援助。
  此後一個月時間裏,越南副總理、新冠疫情預防和控制指導委員會主任武德丹多次號召全國科技單位和公司從事檢測設備開發工作。其中,國家衛生與流行病學研究所和國家熱帶病醫院「條件最佳」,但短期內未取得突破。
  3月5日,越南科技部副部長范功榨宣布,由越南軍醫大學和一家名爲越亞公司的檢測技術企業共同研發的核酸檢測試劑盒成功通過驗證。該研發僅花費約190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570萬元),但其能力「和世衛組織的檢測試劑盒一樣」,且可以在一個多小時內得出結果。
  自此之後,越南終於可以在主要城市推動大規模核酸篩查。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從2020年1月25日到2022年6月5曰,越南境內累計檢測約4520萬份核酸檢測樣本。而據越南官方披露的案情,80%以上的核酸檢測都採用了來自越亞公司的試劑盒。
  當越南較快控制疫情傳播、在2020年取得全球領先的GDP增長率時,越亞公司的貢獻被不斷提及。2021年3月,根據越亞公司所在地胡志明市政府的推薦,越南最高領導人阮富仲授予該公司三等勞動獎章。與此同時,該公司的營收額也從2019年的不足690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2000萬元)連翻6倍,至2020年達到4067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1.2億元)。
  據越南《青年報》報道稱,越亞公司成立於2007年,注册資本僅8000萬越南盾(約合人民幣2.4萬元),起初員工只有十餘人。生於1980年的創始人潘國越曾對媒體透露自己出身醫學世家,而越亞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是越南軍醫大學的合作夥伴。越南媒體還披露,在新冠疫情暴發前,作爲多家軍醫院和大型公立醫院的物資供應商,越亞公司「生産車間只有十多平方米大小,設備只有幾個冷凍櫃和一些舊的離心機,生産綫上的員工僅有10人」。
  不過,商業登記信息顯示,越亞公司曾6次變更注册資本和業務信息。2017年底,公司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增資,注册資本從2000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6000萬元)增至1萬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3億元)。
  「越亞神話」在2021年下半年破滅。從7月到9月,新冠病毒「德爾塔」變種引發越南全國性疫情,一些主要城市進行了大規模核酸檢測。此時,可供使用的越南國産檢測試劑盒已有多種。根據越南衛生部指示,各省疾控中心可在獲得授權的情况下自行招標,並動態確定試劑盒採購價格。越亞公司試劑盒的價格問題初步暴露。
  公開消息顯示,到12月初,越南警方已在包括河內、胡志明市在內的16個省市對越亞試劑盒的價格問題展開調查。12月18日,潘國越及越亞公司多名高管被捕。替方同日拘留了海陽省疾控中心主任范維賢,指控他在過去半年的試劑盒招標中收受潘國越270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800萬元)的賄賂。
  12月29日,由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親自擔任主任的越共中央反腐敗反消極指導委員會直接介入監督指導該案。兩天後,平陽省、義安省疾控中心主任被捕,拉開了全國防疫部門「大清理」的序縣。截至2022年6月13日,已有至少14個省的涉案疾控中心主任及核心官員被捕,調查出的受賄金額從數億到數十億越南盾不等。
  「全國性腐敗」
  「我的觀點是,越南人民要能用上價廉物美的産品。」倡導在醫療領域使用「國貨」的潘國越曾對媒體說,「越南企業爲越南人民服務,爲什麽要提高價格來割斷人民的喉嚨呢?」然而,官方調查顯示,爲了讓越亞試劑盒能溢價45%以上出售,潘國越精心編織了一張覆蓋全國多地、多層級、多部門的腐敗網。
  首先,越亞公司和越南軍醫大學相關官員通過不正當方式「率先闖關」科技部認證流程,使自己的試劑盒成爲越南最早獲准投産的同類産品。在科技部公示信息中,該項目的主持者爲擔任軍醫大學軍事醫藥研究所副所長的上校胡英山。由他領銜的項目團隊向科技部彙報稱,其試劑盒産品實現「量質並舉」,達到了「分子生物學中的高水平」。目前,胡英山和軍醫大學一位處長已被正式逮捕,該校自校長至相關科系的負責人都受到不同程度處分。
  在評估、驗收該試劑盒項目以及支付和結算有關試劑盒的科研經費方面,越南科技部則被認定違反法律法規。科技部相關官員還爲越亞公司及軍醫大學相關人員提供有關試劑盒審批、獲獎的私人建議。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4月,越南科技部曾向上彙報並向社會發布越亞公司試劑盒「獲得WHO認證」的虛假信息。而事實上,越亞公司僅提交過認證申請。據WHO駐越南代表披露,WHO審核認爲,該試劑盒未能滿足相關安全性、有效性或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未予認證。
  通過科技部認證流程後,越亞公司誇大生産試劑盒的設備價格和材料成本,僞造成本證明,讓越南衛生部將試劑盒的參考價格確定爲每套47萬越南盾,一些省級疾控中心還收到了衛生部官員有關採用該型試劑盒的指導意見。
  最後,通過賄賂各省疾控中心和醫院負責人,越亞試劑盒以前述參考價格獲得政府採購。自稱可以日産試劑盒3萬套的越亞公司,後期爲應付來自62個省的巨額訂單,甚至自中國進口試劑盒,再將其轉賣至越南國內。越南海關總署查證,到2021年底,越亞公司從中國進口了總價值648.6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1900萬元)的核酸檢測試劑盒,其進口單價僅爲越南政府採購價格的二十分之一。
  目前尚不清楚越亞公司行賄科技部、衛生部主要官員的數額。但據越南警方消息,警方在調查「越亞公司案」時所查封、凍結和阻止的財産和房地産價值已達1.22萬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3.5億元)。
  僅在海陽省,潘國越行賄疾控中心主任范維賢就花費270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800萬元),達到該省採購試劑盒合同總金額的近20%。在北江省,涉案疾控中心官員共分得回扣440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1275萬元)。更基層的案件中,富壽省總醫院的一名檢測中心主任以岳父名義開設假賬戶,也從越亞公司獲利超過20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58萬元)。
  在越南近年的反腐運動中,今年6月已進入審判流程的胡志明市房地産大案涉案交易額最髙,超過1萬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2.9億元),造成國有資産流失6696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1.9億元)。其他重大案件,如導致前河內市長阮德洪落馬的招投標腐敗案等,涉案金額多在數百億到上千億越南盾之間,遠低於越亞公司案。
  阮海洪對《中國新聞周刊》指出,越亞試劑盒腐敗大案篾驚全國,不僅因爲最終牽涉到多名部長、涉案數額空前,更因爲其涉及多個部門、遍布多省,形成了一條腐敗鏈。「與以往的腐敗窩案不同的是,這一次官員們不僅濫用自身職權,更濫用國家的緊急防疫政策,」他說,「這警示我們,在緊急狀態下,由於難以及時得到適當的控制,腐敗往往會系統地、大範圍地發生。」
  一些分析因而將此案稱爲「國家腐敗」。「我能理解他們的邏輯,範圍上這算得上「全國性腐,但我認爲在性質上並不是『國家腐敗』。」阮海洪說,「越南領導層不會容忍這種模式再次發生,但這確實展現出:未來腐敗問題可能更加複雜、發生更加隱秘、更難被揭露。」
  「明日之星」隕落
  2022年6月13日,在越南國會十五届三次會議上,越亞公司案成爲代表們議論最多的話題。據越南媒體報道,許多國會議員都在詢問:「爲何越亞公司能有這樣的影響力?類似的案件還有多少?」不過,他們同時贊揚了越共中央在本案調查中展現的反腐敗「無禁區」的決心。
  越亞公司案調查至今已歷時半年,主要涉案人員均非自首歸案。案件發酵之初,越南科技部還曾辯解稱,他們發布越亞試劑盒通過世衛組織認證是「因媒體誤導」,衛生部則稱參考價格僅是建議。
  曾多次爲越南各級政府提供咨詢服務的國際越南事務專家、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榮休教授凱雷•賽耶對《中國新聞周刊》指出,爲揭露、深挖越亞試劑盒案,越南領導層在打擊腐敗的程序上有頗多創新之處。
  2021年12月20日,在越南警方逮捕潘國越兩天後,阮富仲在出席越共中央公安黨委會議時强調,公安力量需積極、主動、大力和有效參加打擊消極腐敗現象工作。十天後,越共中央反腐敗反消極工作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潘廷鐲表示,儘管壓力很大,但內政部門「非常堅決、堅持不懈,對發生在衛生部的越亞試劑盒案件一查到底」。這也是越共中央領導人首次對案件的調查工作直接、公開表態。當年9月,領導公安工作的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內政部長潘廷鐲進入越共中央反腐敗反消極工作指導委員會領導班子,擔任常務副主任。
  此後的調查中,越南警方一直主導相關工作,最終認定衛生部財務規劃司司長、醫療設備司司長、科技部經濟技術司副司長等官員均涉嫌「濫用職權」,而省一級疾控部門則主要涉嫌「違規招投標」。
  2022年6月6日下午,越南國會提前結束會議,以便讓越共中央召開臨時中央委員會議。當晚,臨時中央委員會議作出開除朱玉英、阮青龍黨籍的決議。
  賽耶指出,過去的反腐運動中,開除高級官員黨籍的決定往往集中等到越共中央召開全會時作出。越南公安部戰略研究所原所長黎文强少將也對官方媒體解讀稱,通過臨時中央會議開除中央委員,在越共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是「前所未有的迅速、有力和果斷的行動」。
  在這次特殊的會議上,阮青龍被認定濫用職權,在爲越亞試劑盒的流通登記、議價、監督等過程中違反法律規定,造成國有資産損失「極爲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聲譽。這意味著越南官方認定這位越共中央委員並非僅負督導責任,而是直接牽涉其中。
  現年56歲的阮青龍是從衛生部基層成長起來的職業官僚。2020年1月31日,阮成龍在新冠疫情出現後不久被任命爲衛生部常務副部長,由於領導防疫工作出色,於7月起出任衛生部黨委書記、代部長,新冠疫情預防和控制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10月被正式任命爲衛生部長。
  越共中央委員朱玉英因涉嫌「國有資産損失浪費罪」,與阮青龍同時被開除黨籍。6月7日晚,他和阮青龍被越南警方帶走。57歲的朱玉英也是職業官僚出身,2020年剛剛由越南科技部長調任河內市人民委員會主席(市長),被視爲越南政壇的「明日之星」。
  此外,科技部副部長范功榨也被開除黨籍並被逮捕,衛生部副部長阮長山受處分後主動辭職。在對朱玉英和範功榨進行處分時,越共中央還提到二人「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生活作風上墮落」。
  阮海洪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越共中央自1994年「開始從決策層面重視反腐敗鬥爭」,但直到2013年前都罕有高級官員因經濟問題落馬。阮富仲成爲越共中央總書記後,於2013年兼任越共中央反腐敗反消極指導委員會主任,就此開啓以「熔爐」(Dot Lo)爲名的反腐運動。
  截至2020年底,這場運動共查處經濟犯罪案件1.17萬餘件,800多人被定罪,包括1名政治局委員和7名越共中央委員,另有多位政治局委員和中央委員受到不同程度處分。2021年,又有一名省委書記和一名副部長落馬。
  不過,黎文强針對越亞案調查指出,「當犯罪分子出現時,我們打擊得很激烈。但對於如何限制腐敗産生,我們做得還不足。加强預防才能根本地、長期地解決腐敗問題,因此必須立刻改進預防腐敗工作,讓其和打擊、處理已發現的腐敗一樣嚴厲。」
(曹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