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真正「動態清零」曙光將好快到來 劉紹滿

  本澳今輪疫情不幸已持續一個月之久,主要因病毒株Omicron BA.5傳播力高、隱匿性強所致,讓社會猝不及防,幸好在特區政府的精准防控之下,特別在中央政府及廣東省委、澳門中聯辦、珠海市委等政府與部門的大力支援之下,並在內地抗疫專家團隊的支援和指導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全面從嚴從細防控疫情。行政長官賀一誠日前強調,特區所有部門必須各司其職和通力合作,要以保障居民生命安全和健康作為首要任務,從速控制疫情、維護民生需求、確保社會穩定,早日達至動態清零的最終目標。特區政府堅定不移的「動態清零」防疫方針,與全民一心的眾志成城抗疫精神,尤其目前整體疫情已受控及平穩下降,社會進入「鞏固期」,距離真正「動態清零」,相信即將走完最後一公里,但防疫勿可鬆懈,全民仍需齊心鞏固現有防疫成果。
  今輪疫情來勢洶洶,面對今輪的疫情,行政長官賀一誠日前指出,今次病毒株OmicronBA.5傳播速度快,隱匿性強,疫情形勢比過往任何時候都更複雜、更嚴峻。特區政府就今次疫情持續研判風險,並在內地抗疫專家團隊的支援和指導下,有序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全面從嚴從細防控疫情。特區政府自七月十一日起暫停所有非維生必需的工商業活動,讓全澳處於「相對靜止」狀態,減少社會面人與人之間的流動,並進行多輪全民核酸檢測、流行病學調查、風險人群管控,在全體居民和商戶共同努力下,有效壓制疫情。賀特首「一哥」日前還指出,澳門應對這一波疫情,按照本地現實情況在不同階段有序採取不同措施,本輪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這不但有賴於中央政府的堅強領導、廣東省和珠海市的大力支持,更依靠全澳居民的理解和配合。他並強調澳門將繼續堅定執行「動態清零」的防疫方針,全力以赴盡快遏止社會面感染個案,做好疫情防控以保障廣大澳門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盡快穩定疫情並科學有序地推進珠澳兩地人員的正常往來。同時,為了應付本輪的疫情,特區政府則動用三百五十一億多元超額儲備應付政府支出及新一輪經援措施,全民一心戰勝本輪的疫情,相信給予社會更大的信心。建議政府以最快速度落實普惠性措施的詳細計劃,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最大誠意助企業和居民紓困解難,最強力度提升落實質效,跑出政策「快、準、嚴、實、細」。更有效地助力包括工商界在內的全體居民對抗疫情和未來經濟復甦注入正能量,提振社會整體士氣。
  為了應付此波新冠疫情,特區政府近期立刻宣佈推出百億經援措施,以穩定中小微企及居民信心,且經援預算獲立法會通過,相應款項發放將可解居民燃眉之急。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日前表示,本年上半年,澳門周邊地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本澳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另外,自六月十八日澳門疫情突發,加大經濟下行壓力。影響所及,作為公共財政主要收入來源的博彩特別稅遜於預期,且疫情突趨嚴峻,防疫抗疫開支大增,如果不及時填補,特區公共財政將會出現缺口,現金流可能枯竭。今次修改預算,動用三百五十一億五千七百五十萬○三千三百元超額儲備。三百五十一億多元分開三大部分,一是填補本年一至七月的博彩特別稅公共財政收入缺口一百四十五點六億元;二是作為實施百億規模援助措施本年度涉及的減收公共財政收入及增加公共財政開支九十五點一億元;三是因本輪疫情發展具不確定性,變化迅速,作為應對,為防疫抗疫及援助所需的開支再登錄一百億元開支預算。此外,餘款為公共部門及機構為確保各項防疫抗疫工作財政給付追加的開支預算,如衛生局追加防疫醫療等開支六億元、市政署追加防疫維生等開支二點八億元、旅遊基金追加租用醫觀酒店等開支四點五億元。另外,「第一個百億元」的經援有條件在八月上旬陸續開展,強調「政府日以繼夜無停過,知道社會唔等得。」「第二個百億元」則是面對疫情狀況變化多端,「後清零」下社會經濟環境需要有足夠資源為復甦、發展支撐而設。他重申只有疫情受控,盡快通關,才能保住民生,也是經濟唯一出路。李司長日前並重申政府不是「孤寒」,「第二個一百億」的普惠承諾不會跳票,但這筆錢要一齊用好,而不是一齊分咗佢,希望進入鞏固期後,疫情盡快清零,走出低谷。目前抗疫工作已見曙光,希望盡快動態清零,盡快實現通關,解決民生困境。可見,澳門特區政府是想民眾所想,為民眾所需,一切是以民為本的施政,公帑的使用,社會更大聲音則擔心由於經濟持續下滑,政府的財政收益入不敷出。
  對於因應本輪疫情發展變化迅速,特區政府將使用超額儲備款項逾三百五十一億澳門元應付政府支出及新一輪經援措施,再「加碼」助抗疫。為居民及企業提供及時經濟援助,可見政府是次積極聽取民意,主動籌備援助計劃,無疑為廣大中小企釋壓,讓社會民心穩定。可見,政府在疫情嚴峻下迅速確定一系列的支援措施幫助解困,體現政府正視本澳實際情況,達到保就業、顧民生、紓民困。社會有更多的聲音就是,希望有關部門持續加強研判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影響,冀紓緩中小企收入減少、融資困難、還貸等經營壓力,與各界保持緊密溝通,推動落實支援措施。工商界亦將全力配合與社會上下攜手度過艱難時期,早日戰勝疫情。正如有學者所言的,這是反映了特區政府及時、果斷應對疫情為澳門經濟社會帶來的衝擊和挑戰,及時地調配資源為受疫情影響的居民和企業提供援助,穩定社會大局,提振社會信心,有關援助措施更兼顧精準性和普惠性;二來體現特區政府未雨綢繆,預留部分預算以作為未來疫情發展可能帶來的不時之需,相關資源也可用於疫情受控之後復甦澳門社會經濟。政府部門嚴格執行緊縮開支,與社會各界共度時艱。特別是,在這段時期,廣大居民的福利開支並沒有減少,不僅如此,政府在收入大幅減少時,更持續推出相關的經濟刺激援助等各類措施,在疫情發展仍難以預判的情況下,科學善用資源,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特區政府在「內防反彈、外防輸入」、提振經濟及維護居民心理健康三方面,力求平衡與協調。但有聲音則認為「鞏固期」能否如期結束,順利恢復防疫常態化,一切仍待觀望。特別社會面個案若尚未清零的情況下,全民確實有必要鞏固抗疫成果,緊緊圍繞著降低新增個案、防疫情反彈的重點,堅持工商業場所有限度開放、人員有限度流動,以及採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其實也正如有意見指,建議政府加強向工商業及社會宣傳「鞏固期」的各項衛生防疫指引,讓居民及業界清楚知悉及理解營運期間需要符合的具體防疫要求及內容,讓他們能提前做好復工、復業的準備,以及做好防疫工作。本澳即將進入「鞏固期」,「清零」就在前方,希望全體澳門居民繼續堅持加油,防疫不放鬆,有需要外出時務必做好個人防護工作,積極配合檢測體溫、出示健康碼、掃描場所碼等防疫要求;各工商場所亦要做好政府要求的防疫工作,盡量減少人員流動及人群聚集,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今輪疫情嚴重衝擊澳門經濟,政府應繼續堅持「動態清零」總體方針,持續完善各項防疫措施,加快實現「動態清零」目標,恢復與內地正常通關,促進經濟復甦。另方面加快與深合區融合,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使產業結構更合理,提高澳門經濟韌性。
  這一輪疫情來得迅猛,而且影響層面是兩年半疫情以來最廣和最深。全澳居民經過逾一個月的共同抗疫,終取得階段性成效,但仍不能鬆懈,但值得一提的就是,BA.5病毒株是已知傳播力強,且比前代毒株有更強的免疫逃逸能力、重複感染能力,對殘破樓宇和環境惡劣的大廈而言是病毒溫床。然而,病毒不斷出現新形態變種,若被動應對恐怕追不上局勢變化,建議當局持續優化防疫措施,尤其在預防、人資及硬體設施等方面,以更有利地防範風險及應對疫情。尤其是一些舊樓大廈的內住戶人數甚多,住戶衛生和防疫意識不一,加上長期欠缺管理和維護,居住環境質素欠佳,更容易構成各種防疫隱患。但相信在社會共同齊心抗疫下,澳門定能實現「動態清零」目標,相信特區政府將能汲取是次經驗,大幅提升本澳未來的抗疫能力。建議當局應支援各機構自行為所屬人員實施定期抗原測試;應變方面,建議透過智慧化方式篩選出不同級別的接觸者,加強追縱傳播鏈,有助劃定隔離範圍及目標,應持續高強度的抗疫戰容易衍生社會抗疫疲勞情緒,須針對性訂定防出現漏洞、防疫情反彈措施,打好疫情防控主動仗,鞏固成果確保達至動態清零。與此同時,各工商業場所和個人要遵照政府「鞏固期」的各項指引,繼續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做好抗疫工作,向早日戰勝疫情邁進。通關方面,本澳防疫政策必須依照及配合國家總體防疫政策,堅持實現「動態清零」目標,為恢復正常通關及經濟復甦創設條件。
  目前本澳防疫狀態已進入鞏固期,非維生工商業活動可有限度運營。正如立法議員梁安琪所言的,經過特區政府及全澳社會齊心抗疫月餘時間,本澳日前終於迎來首次「社會清零」,顯示本澳防疫工作已見成效、已見曙光。在此情形下,本澳進入防疫鞏固期,不但居民生活可逐步趨向正常,非維生工商業活動亦可在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度運營,相信將有助於重振本澳經濟民生。對於苦守防疫戰線月餘的居民及工商業界,都是喜聞樂見。現有防疫成果來之不易,是高度配合防疫政策的居民、一直默默堅守陣地的抗疫前線工作人員、內地支援醫護、本澳各大社團及六大博企等機構積極出人出力組織義工隊參與支援共同努力的結果。他們犧牲個人時間,不懼自身安危,為守護全澳居民的「歲月靜好」而負重前行。現時只是初階段成果,要保持則絕不能鬆懈。為免前功盡棄,全澳社會有必要繼續堅守陣線,方可真正達至清零目標,與內地盡早恢復正常通關往來,實現本澳經濟復甦。建議居民如確需要外出亦應以防疫為先,遵守各項防疫措施,以保護自身健康安全。全澳社會應繼續同心協力,謹守本澳各項目防疫措施,共同走好防疫最後一步路,助力澳門盡早達至抗疫全面成功、恢復正常社會運轉。
  隨著疫情逐漸趨緩,特別在支援本澳的廣東省醫防人員、全體公務人員、社會團體、來自不同機構的工作人員和廣大志願者在疫情下的辛勞付出之下,在社會各界多周的努力下,有效控制病毒傳播,社會面和管控面的陽性病例大幅減少,防疫工作具有成效。目前疫情得以受控,社區傳播風險降至最低,由於現時本澳仍處於清零期,各項防疫措施越來越嚴格,這是正常的舉措,廣大居民應繼續支持特區政府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與方針,希望以確保盡快達至「動態清零」的最終目標,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經過今輪疫情之後,社會更關注的經濟環境恢復的問題,尤其依靠政府動用財政儲備向全社會支援並非長久之策,坐食山崩,將又是一大挑戰,建議政府在「動態清零」之後,應要積極向內地各省市政府,用最大限度爭取和吸引更多內地遊客來澳觀光旅遊,本澳經濟必須要有內地注入更大的「活水」,才能引領澳門經濟擺脫二次探底的危機,以加速本澳的經濟早日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