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防疫與經濟最佳平衡點 陳觀生

  歷經一個半月的抗疫努力,本澳連續已沒有社區感染案例,朝實現「動態清零」的目標邁進。澳門與珠海日前重新開放免隔離通關,商界無不感到振奮,希望可把握時機捉緊暑假檔期,盡力收復七月失地。雖然疫情仍不知何時消失,但本澳不能守株待兔,必須探索防疫、經濟兩不誤的新方向,爭取經濟早日復甦。
  通關引活水促復甦
  博監局公佈,七月賭收3.98億元(澳門元,下同),按年跌95.3%,創有記錄以來單月新低。今年首七月累計博彩毛收入266.68億元,按年跌53.6%。
  有學者表示,今波疫情對全澳影響很大,六月中下旬已爆疫,即使六月初有端午節假撐場,帶動賭收開局造好,惟疫情影響導致後勁不繼,訪澳旅客近乎○,故六月賭收24億元基本「算係咁」。七月賭收情況更差。尤其政府鑑於疫情在社區急速爆發,要求大部分工商業場所在七月十一至廿二日期間暫停營運,賭場停業十二天,賭收為○,即使重開後有零星賭客「漏夜」撐場,惟客量不足,難以彌補停業的損失,故此前推算出賭收可能低於4億元,與最終賭收3.98億元相當接近。
  隨著疫情進入穩定期,娛樂場所重啟、餐廳恢復堂食,一切正逐步回到正軌。唯持續一個多月的疫戰,令本澳元氣大傷,如何改善營商環境,爭取時間讓經濟盡快復甦,是社會頭等大事。
  屬外向型經濟體的澳門,一旦疫情爆發,即影響旅客訪澳,令企業步履蹣跚,經濟陷入寒冬,隨著時日漸長,隨時引發骨牌效應。企業營商信心低走,政府撥款提振內需,部分援助措施已有時間表,相信可讓營商者緩解些許壓力。經營場所全面復運,但需面對人手、客源流失等難題,加上疫情風險一日未除,中小企難鬆一口氣。
  觀乎內地在上半年同樣遭疫情打擊,但隨著防疫政策越趨科學化、精準化,不少城市已放寬跨省遊限制,希望抓住暑假黃金檔期,引客刺激消費。
  從今年暑假出遊情況,內地居民不再選擇等待疫情結束才出遊,只要疫情受控,「能遊盡遊」。如今粵澳兩地已通關,當局現階段應著手準備系列宣傳引客計劃,待合適時機,透過官方及各大社交平臺,對外釋放「安全宜遊」訊號,並一如既往針對旅客推出消費券,加大澳門旅遊城市吸引力,引客歸來。
  本澳媒體評論指,疫情令澳門經濟發展處於高度不確定性,外向拓展非常被動,更讓追求人氣的旅遊市場隨時中斷,舉步維艱。然而,澳門仍是內地唯一免隔離的境外旅遊目的地,擁近水樓台的優勢。澳門宜根據自身客觀條件,思考如何在堅持「動態清零」下尋求新突破,為各界拓展新的發展空間,並要準備各業的應對方案,研究發揮最大引客效益。
  踏入八月,暑假已過半,在實現社區清零利好下,寬關有助企業把握暑假檔尾巴,緩解靜止期帶來的重大損失。此外,營商環境每下愈況,投資、消費疲弱,為加速經濟步入正軌,亟需爭取政策突破以掃除疫情陰霾,尤其疫下若能實現通關穩定,人流、物流、資金保持暢通,將大大改善營商環境;又或積極探討對外開放、灣區互通共融之路等可能性,將為企業堅持下去增加強勁誘因。
  下半年是節慶盛事的高峰期,只要疫情平穩,將是各業的發力期,各師各法引客。如早前政府透露研究大型體育盛事活動閉環管理,也有會展業提出研究在集中隔離酒店內召開會議的可行性。各種構思都試圖探索在客觀條件下尋找最理想的引客方案,希望為澳門引流。
  經濟活動與防疫如何平衡?
  在新冠疫情仍然蔓延之際,如何維持經濟活動與防疫工作的平衡成為了一大難題。嚴格的封鎖措施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病毒傳播,但經濟也將遭遇重挫。隨著疫情趨緩各國重啟經濟活動,如何平衡防疫與經濟成為了焦點。
  美歐地區新增病例趨緩,重啟經濟的相關進程也隨之啟動。但在如何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蔓延的同時讓經濟恢復正常問題上,成為各國的難題?《日本經濟新聞》日前一篇文章指出,世界進入探尋兩者平衡點的階段。
  該文指出,美英等國放寬對外出活動的限制等措施,使得景氣指數復蘇,但疫情再次蔓延的風險依然存在。日本在控制疫情蔓延方面表現出色,景氣指數卻復蘇遲緩。各國應在新冠肺炎疫情長期存在的前提下制定提高經濟耐受力的戰略。
  該報導利用英國牛津大學計算出的封城嚴格程度指數進行了分析。封城嚴格指數以禁止外出和限制企業活動等9個指標為基礎,根據嚴格程度按0至100計算出數值,數值越大,說明限制措施越嚴格。報導稱,對封城嚴格指數和採購經理指數(PMI)的關係進行調查發現,如果徹底封鎖城市,則可以較快控制疫情,但也會帶來失業增加等較嚴重的副作用。
  日媒指出,除非人們開發出疫苗和特效藥並大量使用,否則與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還將持續。而如何找到控制疫情與維持經濟的平衡點代表著各國政府領導能力的強弱,也或將決定著接下來的經濟格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3月17日召開會議,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部署從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會議指出,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採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最小代價」「最大防控成果」,一「小」一「大」,道出了當前防疫政策的目標。所謂」最小代價「,就是在戰勝疫情過程中,付出最少的人力、物力與社會經濟成本;所謂」最大防控成果「,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戰勝疫情,並最大可能實現經濟社會的穩健復蘇、發展。一「小」一「大」,描摹出防疫政策的張力,也體現了中國戰勝疫情的決心。
  但也要看到,基於病毒的新特點,以及常態化防疫狀態進一步延長對社會方方面面承壓能力的考驗增大,社會對防疫的效率、精准度,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的衝擊,的確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大課題。
  從現實來看,疫情傳播形勢的演變,也要求我們的防疫方式要不斷精進。比如,目前奧密克戎毒株,其傳播速度比之前的德爾塔等毒株明顯加快。而較高比例的無症狀感染者,也給及時切斷傳播鏈帶來新的挑戰。因此,這次會議要求,要完善多管道監測預警機制,全面提升疫情監測預警和應急反應能力。
  但同時,病毒的新特點也給我們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提供了可能性。比如,奧密克戎的傳播速度雖然快,但毒性低。對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明確,輕型病例實行集中隔離管理,不再需要去醫院治療,並將出院後的隔離管理與健康監測時間由過去的14天降為7天。可以說,上述一系列調整體現了診療方案的因「疫」而變,這實際上也是對「努力用最小代價實現最大防控效果」的一種積極呼應。
  靈活應變疫境尋新路
  經濟數據倒退,疫情困擾難除,失業率持續探頂、中小企信心坍塌。有團體調查本澳逾千家中小微企,四成七企業面臨倒閉危機、四成經營幾乎難以維持,僅約一成企業認為影響可控。企業度日如年,盤算損失、現金流可撐多久……成為疫下生存寫照。
  本澳經濟高度依賴旅遊業,當旅客絕跡,全城受盡打擊。政府雖公佈兩個百億經援,部分措施已公佈時間表,但疫情未有轉機,市場萎靡不振,經援強心針僅「止血」,藥力過後,經營難題始終無解。如今企業只能在疫情緩和時,才找到生機,每當爆疫又陷入生死邊緣,未知能否撐到春暖花開之日。部分行業至今尚未復業,復業的繼續吊鹽水,有的企業萌生退意,有的準備減薪節流,會否掀起骨牌效應,密切關注。
  中小企要度過難關,還需寛鬆的政策和制度環境以激發市場需求和活力,故爭取提振內外需求,市場早日回復正常運作,是穩定企業必要前提。政府在抗擊疫情後,宜積極協助企業盡快復工復產,尤其珠澳通關收緊、對外防疫政策嚴謹,外需備受衝擊,內需運轉仍有層層障礙,部分娛樂場所至今仍未復業,部分復業行業亦有核檢等附帶條件。
  不少商界憂慮過嚴的防疫措施令收入冰封,拖累復甦,令脆弱的經濟環境雪上加霜。面對入不敷支,企業對資金周轉需求有增無減,但本已債台高築,舊債未還再借新債多持觀望態度,這反映對前景悲觀,也擔心加息步步迫近,融資成本、風險增加,擔心越陷越深。
  疫情改變行業生態,令企業營運與當初計劃出現差距。就企業自身來說,需靈活應變尋找新路。一是調整定位,拓闊客路,以應對急速改變的行業生態,找到短、中期的生態位。維持核心基本業務,穩定現金流。二是注重企業品牌塑造。三是提升質量管理系統,持續提升商業客戶對企業在產品和服務信心,為日後拓展大灣區、深合區做好準備。
  就政府政策來說,政府與業界繼續為擴客源努力,除與內地旅遊平臺合作推出優惠活動,持續進行「澳門周」等宣傳。優惠活動雖可引客,作為旅遊小城更應利用空檔「修煉內功」,完善本地各項配套設施,為訪澳旅客提供舒適、優質的服務體驗,如不斷完善交通網絡,改善硬體設施不足。
  過去旅客訪澳習慣使用關閘口岸,近年港珠澳大橋口岸、橫琴口岸、青茂口岸等陸續開放,但分流作用有限,或與旅客使用習慣有關,又或相關口岸交通配套仍不夠便利。以青茂口岸為例,今年首三月出入境客流量僅為關閘口岸同期的一成多,明顯與預期形成落差。有旅客在網上反映,青茂口岸雖通關便利,但前往大型度假村不方便,故選擇稍擠迫的關閘口岸。
  現時訪澳人流遠不及疫前水準,應趁此時機不斷完善硬體配套及交通規劃,長遠為旅客提供優質出遊體驗,才能吸引回頭客。
  其一,大力發展軌道交通。《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提出大力發展軌道交通,二四年前將完成氹仔線延伸至媽閣站,二五年前完成石排灣線和橫琴線。爭取二八年完成東線工程,屆時澳門輕軌線網共約廿四公里,人均軌道運營線路長度由目前每萬人○點一四公里增至○點三公里。軌道交通對本澳旅遊市場未來發展至關重要,要加大力氣落實,不可再因某些小爭議而遲遲不推進。
  其二,公交優先兩個落實。在堅持貫徹「公交優先」的核心原則下,結合總體資源約束條件,推動陸路交通運輸系統再提升、再優化和再平衡。全面落實地面道路交通、軌道交通、步行交通三張網絡,全面落實規劃建設、運營管理及政策法規三方面。
  其三,完善口岸交通。如輕軌橫琴線接入橫琴口岸,並與珠海城軌便捷銜接。規劃研究輕軌西線在關閘、青茂口岸設站,實現客流快速集散。近期則增加橫琴口岸、青茂口岸巴士線路或班次;遠期配合輕軌線路開通,調整巴士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