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猴痘,你需要瞭解的知識

  自2005年5月起,全球多個國家出現猴痘疫情,引發了人們對猴痘這種較為陌生的傳染病的關注。看到「猴痘」這個名稱,相信不少40歲以上的人會聯想到自己小時候曾經接種過的一種用來預防天花的疫苗——「牛痘」。
  猴痘與天花有甚麼關係?猴痘與一字之差的水痘有關係嗎?感染了猴痘,會有哪些病狀?天花是一種很嚴重的傳染病,猴痘是否也同樣凶險?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佈消滅天花,並於1981年停止了牛痘接種。1981年以後出生、沒有接種過牛痘的人,是否對猴痘更易感?猴痘有疫苗可預防嗎?如果有,現在需要注射猴痘疫苗嗎?且聽專家分析。

猴痘與天花是「近親」
  猴痘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其病原體為猴痘病毒。該病毒於1958年被首次發現。當時,研究人員從一群自非洲運往丹麥哥本哈根用於研究的出現「痘狀」症狀的猴子中分離出該病毒,並將其命名為「猴痘」。雖然猴痘病毒因猴子得名,但其主要宿主是松鼠、甘比亞鼠等齧齒類動物。
  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同屬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屬,這兩種病毒在抗原性、生物學特性、形態和結構等方面都十分相似。也就是說,猴痘和天花,是同一家族中的「近親」。
  猴痘與天花雖然典型臨床表現相似,但傳染源、傳播途徑、致病性、症狀嚴重程度等,均有較大區別。
  首先,猴痘的傳染源是染病的動物或人;傳播途徑主要是人被感染了猴痘病毒的動物咬傷,或接觸感染了猴
  痘病毒的動物的體液、分泌物和血液,人際傳播較少見,屬於「有限人傳人」。而天花的傳染源是天花患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人際傳播的「效率」遠高於猴痘。
  其次,雖然感染後的症狀類似,但猴痘的症狀明顯輕於天花,部分猴痘患者全身性紅斑或皮疹並不明顯,呈局部或自限性。
  第三,人類是天花病毒的唯一宿主,只要人群中天花疫苗接種率達到一定水準,就能阻斷病毒傳播,這也是人類能夠通過接種疫苗消滅天花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齧齒類動物及很多野生動物都是猴痘病毒的宿主,點多、面廣防控難度大。

猴痘和水痘,並無關聯
  因猴痘和水痘都可引起「皰疹」症狀,故病名中都有「痘」字。不過,猴痘和水痘並無任何關聯。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症狀為遍佈全身的斑疹、丘疹、水皰和結痂。

傳播範圍在擴大,主要存在兩種變異株
  自20世紀70年代首次證實猴痘病毒可以感染人後,猴痘病例一直在非洲中部和西部地區的熱帶雨林散發,直到2003年美國出現猴痘疫情。此次全球多國出現猴痘病例,說明猴痘病毒正在擴大其地理傳播範圍,傳播能力在不斷增強。
  猴痘病毒是一種DNA病毒,而DNA病毒的特點之一是它的基因相對穩定,出現突變的頻率通常較低。因此,猴痘病毒不會像新冠病毒那樣不斷發生突變,很快出現許多變異株。
  目前,猴痘病毒主要有兩種變異株:一是西非變異株,致病能力弱,患者病死率為1%左右;二是中非變異株,致病能力強,患者病死率約為10%。本次在歐洲確診的病例是由猴痘病毒的西非變異株引起的。

症狀較溫和,尚無特效藥
  人感染猴痘後的臨床症狀與天花相似,但通常比較溫和。潛伏期(從接觸到發病的時間)一般為6〜13天,也可能為5~21天。潛伏期過後,患者可出現發熱、頭痛、肌肉痛、背痛、淋巴結腫大、疲憊等症狀。在發熱後1~3天內,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皮疹。皮疹通常首先出現在面部,隨後蔓延全身;皮疹損害一般呈離心分佈,主要岀現在掌心和足底;最初為扁平斑丘疹,逐漸變為充滿液體的小水皰,再變為膿皰,約10天后結痂,約3周後痂才能完全消失。出現皮疹時,患者具有傳染性。症狀一般持續2〜4周,一直到痂皮脫落、形成新鮮皮膚層為止。重症病例多見於兒童或免疫缺陷者,還與感染者基礎健康狀況差、暴露於病毒的程度重及併發症嚴重等有關。
  目前治療猴痘尚無特效藥,主要為抗常規病毒藥物治療和對症支援治療。患者需要注意補充水分和營養,還要加強護理,保持眼、鼻、口腔及皮膚清潔,可適當應用抗生素預防繼發性感染。

人際傳播效率較低,「性接觸傳播」須重視
  猴痘的傳播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動物傳播給人,這是主要的傳播方式;另一種是人際傳播,較為少見,且傳播效率相對較低。
  不過,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資訊顯示,本次的猴痘疫情非同尋常,除一例外,其他病例均沒有猴痘流行地區旅行史,且確診病例中絕大多數是男性同性戀、雙性戀或其他與男性發生性關係的男性。性接觸引發的猴痘病毒傳播是世界上首次報導的傳播途徑,值得重視。

輸入風險持續存在,防控措施要「到位」
  截至目前,我國未報告發現猴痘病例,也沒有報告在動物宿主上發現猴痘病毒。不過,傳染病是沒有國界的,猴痘病毒輸入我國的風險將持續存在,隨著歐美出現疫情,我國面臨的輸入性風險也會相應增加。
  我國於20世紀80年代初停止接種天花疫苗(牛痘),也就是說,目前40歲以下人群對天花和猴痘普遍沒有免疫力。因此,我們在密切關注國際猴痘流行疫情的同時,也應提前做好準備,開展猴痘防治相關科普宣傳,加強類似症狀病例的監測,開發診斷方法和試劑,以便及時發現輸入性病例,阻斷傳播,防止猴痘在我國出現流行。同時,相關部門也應著手儲備疫苗和抗病毒藥物。
  對於大眾而言,也應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如:避免接觸可能攜帶猴痘病毒的動物,避免與感染者直接接觸(包括性接觸),保持手衛生,保持社交距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