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頭坦克」到「功臣號」坦克的歷程

  1949來扶駕駛裝甲方隊的領隊坦克年開國大典閱兵,戰鬥英雄董來扶駕駛「功臣號」,第一個駛過天安門廣場。「功臣號」是人民解放軍的第一輛坦克,在遼沈、平津等戰役和抗美援朝中屢立戰功,1959年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並展出。

果斷搶來第一輛坦克
  1945年8月,中央軍委指示:立即派幹部奔赴東北,收繳日軍坦克,建立特種兵部隊。9月20日,中央軍委決定將延安炮兵學校、摩托學校遷往東北,並多次指示各戰略區,要把炮兵、工兵等特種兵建設作為「軍事建設方面的中心任務」,並要東北部隊注意接收東北兵工廠及收集日軍散在民間的技術兵種的武器、器材,以加強特種兵建設。
  11月中旬,在延安學會開坦克的高克來到東北人民自治軍司令部任職,他的主要工作是搜尋坦克。在日本關東軍坦克修理廠的大倉庫裡,他看見一堆舊零件下有兩輛日制97式坦克,讓警衛員董來扶再去偵察。董來扶換上舊棉襖,戴一頂破禮帽,混進了坦克修理廠。董來扶13歲從山東來到瀋陽,在日本人的工廠做童工,會說幾句日語。一連幾天,董來扶與幾個日籍工人聊天。得知坦克修好了,副司令員呂正操下達命令:「一定要把坦克搞回來!」
  當晚高克腰插子彈上膛的駁殼槍,套上「保安大隊長」的臂章,帶著董來扶等人走進坦克修理廠。這時幾個國民黨特務正在拆卸坦克,高克立即掏槍命令他們趕快安上。然後一揮手,兩組人員分別鑽進坦克,踩響了馬達。等國民黨特務反應過來開槍阻止,兩輛坦克早已沖出大門,開到事先看好的瀋陽鐵道西的一家工廠裡,用穀草掩埋起來。以後這兩輛坦克被命名為101、102號。

只剩唯一的「老頭」坦克
  幾天後,高克等人在瀋陽又搜集到2輛裝甲車、2輛牽引車和1輛汽車,以及一批器材和油料。同時組織日偽技術人員修復剛剛繳獲的101、102號坦克,臨時組成裝甲車隊。
  在轉移途中,幾名日本戰俘弄壞了101號坦克和一輛裝甲車,連夜逃跑了。唯一的102號坦克怎麼也開不動,這時在蘇聯學習過坦克和炮兵的孫三帶人來接應,找幾匹大青馬拉著102號坦克,向通化方向撤退。坦克大隊拿著朱德發的「護照」沿途求援,終於到達東北炮兵學校所在地馬家灣子。
  12月1日,延安炮兵學校的人馬抵達通化,改名東北人民自治軍炮兵學校。校長朱瑞召開會議,宣佈中共東北局成立坦克大隊的決定,隸屬炮兵學校,孫三任大隊長,毛鵬雲任政治委員,高克、霍舒亭、劉大祥任副大隊長。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坦克部隊,但只有一輛102號坦克。朱瑞說:這是開頭,是基礎,是建設強大的人民坦克部隊的開始,要爭取早日參戰,在戰鬥中成長壯大。
  此時,副大隊長霍舒亭等人正拿著瀋陽保安隊司令部參謀長伍修權簽發的通行證,在四平搜集坦克。他們搜集到整整一倉庫坦克器材及油料,還有6輛凍在泥水溝裡的坦克。當地政府找來30個壯勞力,挖了兩天兩夜,挖出4輛坦克。另外兩輛陷得太深,天寒地凍,只能放棄。霍舒亭等人押著4輛坦克、1輛汽車、大批坦克器材和油料,12月中旬到達通化,與東北坦克大隊會合。
  12月28日,坦克大隊夜宿瀋陽郊區小轎子屯。董來扶聽見日本戰俘在爭吵,原來一個日本戰俘謊稱接到命令要發動坦克,被哨兵阻止。董來扶立即對日本戰俘說:上級命令不發動坦克了。他不由分說把日本戰俘拉到大隊部,從他身上搜出一小塊白布,上寫「隊長」和一行日文。高克和董來扶正在看,日本戰俘冷不防連擊兩拳,將他倆擊倒後奪門而逃。高克立即吹緊急集合哨,緊急搜查日本戰俘的宿舍。董來扶從一個戰俘的枕頭下抽出同樣的一小塊白布,上寫「隊員」二字,原來這是日本戰俘的暴動袖章。日本戰俘已經把60枚手榴彈塞進102號坦克,只等三亮三滅的電燈信號,炸毀坦克後逃走。董來扶瘋了一般沖向車庫,取出坦克裡的手榴彈,保住了坦克。
  1946年1月下旬,東北坦克大隊向撫順方向轉移。2月1日是農曆大年三十,102號坦克被拖到通化火車站。本該董來扶站崗,高克看他一天未吃飯,替他站崗。董來扶迅速跑進一家麵館,喝了兩大碗熱麵湯,回來就睡了。高克下崗後也睡了。一個日本戰俘反穿羊皮襖,慢慢爬到剛換崗的哨兵跟前。因風雪太大,哨兵誤以為是一隻白狗。不曾想「狗」爬到哨兵跟前,突然站起來,舉起大洋刀。哨兵躲閃不及,左胳膊被砍斷了。高克聽到動靜,一把拽起董來扶。董來扶披起大衣,拎著槍就往外沖。這時102號坦克油箱底的螺絲已被擰下來,柴油流了一地。董來扶一腳踹開日本戰俘的房門,來不及逃走的戰俘只得承認他們要燒毀坦克,然後逃走。在這之後,董來扶吃飯睡覺都在102號坦克上。

董來扶終於開上了「老頭」坦克
  這時東北坦克大隊已擴大到40餘人,3個月的技術培訓後,舉行大比武,成績優異者才能擔任坦克駕駛員。董來扶是技術工人出身,駕駛坦克起步、停車、辨別聲音、觀察儀錶都技高一籌,如願成為首批坦克駕駛員之一。分配給他駕駛的坦克是日式輕型坦克,俗稱「小豆」。這種「小豆」坦克機動性強,殺傷力大,可以用於陣地防禦。
  1946年7月,東北坦克大隊移駐黑龍江東安,改稱東北戰車大隊。11月23日,東北戰車大隊配屬2縱5師圍攻靠山屯,這是我軍坦克首次配屬步兵參戰。卻不料戰鬥打響前,董來扶的「小豆」坦克化油器意外失火,他和坦克都被燒傷了。董來扶不顧傷勢,反復要求押解送彈藥的馬車,終於上了前線。戰後董來扶被調到另一輛「小豆」坦克當第二駕駛員,轉移時「小豆」坦克的四個缸壞了一個,動不了。董來扶建議卸下壞缸,雖馬力少了四分之一,但還是如願開動了。路上「小豆」坦克的電瓶又出了故障,每次發動都需要別的坦克拖著走一段。董來扶用紙卷掖在電瓶的彈片上,使發動機能夠充上電,這樣「小豆」坦克就可以自己發動了。此後,董來扶成了東北坦克大隊的坦克「醫生」。102號坦克車齡長、毛病多,被戲稱為「老頭」坦克。董來扶想方設法修好了它,並擔任駕駛員。高克回憶:試車那天,巨大的轟鳴聲震動了炮兵司令部,大家圍著「老頭」坦克歡天喜地,轉了一圈又一圈。

在錦州戰役首立大功
  1947年10月,東北戰車大隊擴編為戰車團。全團560餘人,各式坦克20多輛。1948年9月,戰車團的坦克被裝上軍列,秘密拉到錦州前線,這是我軍坦克第一次參加大規模的城市攻堅戰。為保持坦克內的溫度,以便能隨時開動,董來扶用草席包了一包炭火灰,揣半塊餅子,坐在坦克裡一動不動。到錦州附近的英莊時,董來扶已經被炭灰熏成了大花臉。
  10月9日晚,錦州週邊戰打響,董來扶駕駛「老頭」坦克沖在最前面。10月14日11時錦州戰役總攻開始,董來扶用「老頭」坦克上的炮炸掉了城牆上的母堡,然後開著坦克沖進炸開的城牆,率先突入錦州新城。到10月15日午前,錦州新城的敵軍基本肅清了。董來扶等坦克手又主動請戰,用4輛坦克配屬7縱攻打老城。不料出師不利,3輛坦克相繼趴了窩,其中領隊坦克的駕駛員犧牲,連長也負了傷。只剩下「老頭」坦克了,而「老頭」坦克也不幸掉進水溝,車底被卡住。同車的指導員陳明大喊:「董來扶,你不把坦克開出來,我槍斃了你!」董來扶冒著密集炮火鑽出坦克,奮力排除了車底障礙,又用力往坦克底部塞了幾件軍大衣,終於將坦克開出水溝,沖進錦州老城。
  董來扶加大油門,憑著高超的駕駛技術左搖右擺,一邊躲避敵人的炮火,一邊把炮塔調轉180度,打掉了敵人的戰防炮。可是很快敵炮又開了火,「老頭」坦克的炮塔鋼板被打穿了幾個洞,冷卻器壞了,油箱也漏了油。董來扶通過潛望鏡仔細觀察,發現鐵軌車廂下有幾個沙袋,他試著往車廂上打了幾炮,果然打掉了敵人的暗堡。這時指導員陳明負了傷,他不讓董來扶包紮,命令他趕快搶修坦克。董來扶很快修好了冷卻器,不一會冷卻器又被打壞,董來扶再次修好。就這樣,董來扶駕駛「老頭」坦克邊打邊修,在錦州老城打了一圈,消滅了30多個暗堡。最後打到敵人城防指揮部,幾炮過去,敵人舉出了白旗,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錦州指揮所主任范漢傑當了俘虜。戰士們高興地跳到「老頭」坦克上,大聲稱讚:「你們的‘衛生’打掃得真乾淨啊!」錦州戰後董來扶榮立大功。

天津戰役再立大功
  1948年底,包括「老頭」坦克在內的東北野戰軍炮兵縱隊戰車團1營的30輛坦克,首批奔赴華北戰場。「老頭」坦克太老了,氣溫又太低,電瓶出了毛病,打不著火。沒有牽引車,董來扶借來桃花村的4頭大黃牛拉坦克,可是重達15噸的「鐵房子」紋絲不動。老鄉又牽來十幾頭騾馬,「老頭」坦克總算往前走了。可是很快打頭的黃牛就累得拉不動了,只好不斷更換打頭陣的牲口。幾十裡地走了整整一天,董來扶非常著急,這個速度肯定趕不上打仗了,能不能用汽車電瓶試試呢?他攔住兩輛過路的汽車,司機不願意借電瓶,於是董來扶花高價把電瓶買下來,終於發動了坦克。一路急行軍,「老頭」坦克開到天津前線,這時距離天津週邊戰打響只有3個小時了。
  天津戰役動用27輛坦克、30輛裝甲車,是解放戰爭中使用坦克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前為快速通過護城河,減少傷亡,各部隊開展「想辦法運動」,如葦子橋、活葉橋、翻梯、船橋等,但都不太理想。時任平津前線總指揮的林彪問還有什麼辦法,劉亞樓說:「我在蘇聯時聽說坦克開到水裡當橋墩,可是我們坦克不多。」林彪說:「坦克還是有的,人爭取活著爬出來。」天津戰役打響,沒想到護城河的冰足夠厚了,坦克開過護城河時並沒有掉下去,而是開到了對岸。這樣所有坦克都加入了衝鋒的行列。
  天已經黑了,指導員張雲亭冒著危險將頭伸出炮塔為炮手指示目標,不幸中彈犧牲,戰後張雲亭被追任為特等功臣。董來扶一心報仇,要馬上出擊,被連長阻止。天剛亮,連長下達衝鋒命令,董來扶駕駛「老頭」坦克沖在最前面。在距離敵人200米時,敵人兩個地堡射出的子彈打得步兵寸步難行。「老頭」坦克連打幾發炮彈,打啞了兩個火力點。步兵剛要衝鋒,敵人暗堡又射擊了,董來扶眼疾手快,為坦克炮手指示目標,一舉打掉了敵人暗堡。進入突破口後,「老頭」坦克從天津自來水公司方嚮往縱深發展,率先打到會師地點金湯橋,將敵人攔腰截斷,逐一消滅。天津戰役後,「老頭」坦克全體人員立功,董來扶再立一次大功。

「功臣號」首先駛過天安門廣場
  1949年2月3日,「老頭」坦克參加北平入城式。3月25日,四野戰車師的40輛坦克被噴塗一新,在西郊機場接受毛澤東檢閱。5月,四野戰車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戰車第1師,直屬中央軍委總參謀部。7月,99輛受閱坦克在盧溝橋訓練。由於場地是沙灘,又改在五棵松。9月底,受閱坦克利用夜間在天安門廣場演練了三四次。
  10月1日4時,受閱坦克從豐台駐地開到南池子,分成3路縱隊。董來扶駕駛「功臣號」坦克作為領隊坦克,車內一名乘員探出半個身子,高舉獵獵作響的軍旗。經過天安門城樓時,董來扶看見毛澤東正向「功臣號」坦克揮手致意。天安門城樓前有十幾位元記者拍下了「功臣號」坦克的英姿。
  「老頭」坦克戰功卓著,被授予「功臣號」名符其實。是誰授予?說法不一,有說第四野戰軍,有說東北軍區炮兵。筆者在1988年撰寫《開國紀事》一書時,曾問過《解放軍文藝》的編輯紀鵬,他說「功臣號」是他授予的。紀鵬,吉林九台人,1948年從長春學院肄業,成為松江軍區前進指揮宣傳隊隊員,1949年2月成立戰車師時擔任《戰車報》編輯。為參加開國大典,所有的受閱坦克都被粉刷一新,紀鵬建議在「老頭」坦克一側刷上「功臣號」三個大字。
  1950年9月,董來扶被授予「坦克戰鬥英雄」稱號,參加了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令他難忘的是,在宴會上他向毛澤東敬了酒。

抗美援朝第三次立功
  1951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戰車師接受原蘇軍T-34坦克兩個團的裝備,入朝參戰。這時董來扶擔任了坦克2連連長,他參加1951年國慶觀禮後回到連隊,馬良山戰鬥已經打響。馬良山位於朝鮮漣川西北,距臨津江4公里,地勢險要,是兵家必爭之地。志願軍三度失守,危急時刻,上級命令坦克2連、4連配屬64軍191師一個團反攻馬良山。在距離總攻還有兩分鐘時,2連的兩輛坦克被燃燒彈擊中。董來扶指揮戰士跳出坦克,拼命撲打大火,而坦克上的炮手始終沒有停止射擊。志願軍步兵按時發起總攻,順利佔領馬良山主峰。戰後坦克2連榮立集體二等功,董來扶榮立個人三等功。

「功臣號」被軍博收藏
  抗美援朝後「功臣號」坦克被列入北京軍區裝甲兵序列。1959年7月,董來扶護送「功臣號」坦克入藏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並建議把戰爭中更換的57毫米炮換回原來的日式47毫米炮。
  1986年,董來扶從坦克1師副參謀長的位置上離休,住進了天津警備區第七幹休所。他經常應邀到各單位做報告,一不吃飯,二不要報酬,三不收紀念品,被北京軍區授予「先進離休幹部」稱號。2010年4月25日,董來扶因病逝世,享年81歲。
  現在,「功臣號」坦克正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地下展廳公開展出。它被安放在「慶祝天津解放」凱旋門正中,車身上的紅五星和「功臣號」三個大字鮮豔如初。

(舒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