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況轉播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開國典禮。將這一盛典用無線電波向全國全世界轉播,其意義非凡,影響重大。實況轉播開國大典的盛況,讓現場群眾以及收音機前海內外的億萬聽眾,感受到開國大典現場激情歡騰的宏偉場面,也把全國人民心中的喜悅、激動和自豪的心情傳遞給全世界。
  轉播開國大典盛況,在當時不是容易的事,因為沒有經驗可循,而且受到機器設備和技術等條件的制約。轉播主要由兩部分工作組成:一部分是技術方面,一部分是編播方面。技術方面包含傳輸和發射,編播方面包含組織采寫解說稿和播音,需要由無線電技術人員和編播人員來完成,這一工作最後由軍委三局和北京新華廣播電臺共同完成。
  當時國內的頂尖無線電技術人才都集中在軍委三局,且中國人民的廣播事業從1940年在延安創建開始,廣播電臺的技術工作就由軍委三局負責。因1949年5月30日中央軍委電信總局成立,軍委電信總局和軍委三局合署辦公,負責人都是王淨,所以也有人說國慶大典的技術工作是由軍委電信總局負責。而開國大典的音響工作,交給了時任軍委電信總局無線電處副處長傅英豪負責,當時能供傅英豪使用的機器功率只有250瓦。
  慶典指揮部在天安門城樓東西兩側,各用木板搭起觀禮台。在東觀禮台用木板搭起一個小屋,作為發射機房。天安門廣場場面宏大,參加開國大典的人約有30萬,要有足夠的音量才能讓參加慶典的每個人都能聽清楚天安門城樓上主席臺發出的聲音和播音員播出的聲音,但當時的擴音設備難以達到。因為當時國內沒有無線傳輸技術,天安門城樓上的聲音只能通過喇叭擴音,再通過電臺的收音裝置傳到全國,因此要達到最佳的轉播效果,音響很關鍵。當時北京新華廣播電臺只有一個喇叭的普通擴音器,音量非常小,不能適應開國大典的實況轉播需要。為了解決大型擴音器、增大擴音量的問題,傅英豪帶領人到繳獲的國民黨華北聯勤總部的電信器材倉庫尋找需要的器材,其中有不少美國援助國民黨的裝備器材,也有菱形、框式等各種形狀的話簡,傅英豪從中選用了靈
  敏度較高的大理石炭質話筒安放在天安門城樓主席臺中心。為保險起見,他安裝了4個。在繳獲的國民黨華北聯勤總部的電信器材倉庫裡,傅英豪還發現了美國喇叭和一隻美國海軍登陸指揮時使用的「九頭鳥」擴音器。局長王淨親自帶領工程技術人員反復測試,發現這個擴音器具有聲音集中、失真度較小的特點,就決定在國慶大典上使用。但「九頭鳥」僅有一隻,不能滿足開國大典實況轉播的需要,傅英豪就帶領大家仿照美式「九頭鳥」,用美國喇叭焊制了數個「九頭鳥」,他在天安門城樓的東南角和西南角各安裝了一隻面向廣場的「九頭鳥」,也在天安門廣場上安裝了多個「九頭鳥」,保證了實況轉播時的音量。為了擴大效果,傅英豪還在東單、六部口兩地設立了擴音站。這樣,很好地解決了開國大典實況轉播音量不足的問題。
  但是,這個辦法只是解決了天安門廣場內聲音的傳輸問題,而天安門廣場外的聲音,無法回傳到設在天安門東側觀禮台的發射機房裡,即無法轉播出去。而朱德總司令檢閱部隊,要乘閱兵車從天安門廣場中央駛向東長安街盡頭再返回天安門廣場。怎樣才能將朱總司令閱兵的聲音傳進發射機房轉播出去呢?軍委三局工程師黃雲想出一個辦法,經閱兵指揮部批准,在西苑機場閱兵演習時,在朱總司令乘的閱兵車擋風玻璃上安裝一個話筒,用一根電線連接一個小喇叭安裝在閱兵車尾部,在楊兆麟和黃雲乘的採訪車上,安裝一部鋼絲答錄機,緊隨在朱總司令的檢閱車之後,將朱總司令閱兵時向受閱部隊高呼「同志們辛苦了」和官兵們齊聲回答「為人民服務」的聲音都錄了下來,並根據閱兵指揮部規定的車速和閱兵時間,計算好錄音長短。開國大典時將這個錄音帶放在發射機房裡,朱總司令閱兵開始,發射機房裡的值機員即按動答錄機開關放錄音。經試驗,這個方法很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開國大典上升起,乃意義非凡,萬眾矚目。這裡的技術問題也由軍委三局解決。旗杆由建設部門在天安門廣場安裝。如果手動升旗,毛主席要從天安門城樓走過去,升旗後再走回來,距離遠、時間長。軍委三局研究決定採用電動升旗,局長王淨親自組織電訊總局所屬901廠的技術人員勘察設計,在旗杆上安裝了電動升降設備,敷設了從天安門城樓毛主席所在位置到旗杆的連接電路,經試驗,這一技術很成功。
  為了確保開國大典順利進行和確保開國大典的正常轉播,防止國民黨特務干擾破壞,除公安部門、空軍、防空部隊的保衛措施外,軍委三局還在天安門城樓背面、金水橋兩邊各架設一部無線電臺,配備報務員與機務員,保持與有關方面暢通的通信聯絡。
  北京新華廣播電臺於1949年8月領受任務後,也開始著手準備工作。實況轉播的機務工作由李伍和李志海負責。9月,機務組實地勘察後研究決定,臨時轉播機房設在天安門城樓西側的拐角處。他們精心挑選了延安新華廣播電臺使用過的兩支最好的話筒,一個准備安放在天安門城樓主席臺的正中間,專為領袖們講話設置,另一個是為播音員丁一嵐和齊越播音準備的。編播方面,由胡若木、高而公、楊兆麟負責采寫撰稿,丁一嵐、齊越負責播音。實況轉播時,播音員的現場描述必須準確,播音要熱情洋溢,富有激情,要能使聽眾看不到卻能感受到現場的畫面和氣氛,有如身臨其境之感,還必須與慶典現場同步。負責撰寫實況廣播稿的胡若木、高而公、楊兆麟,既要明瞭和看到慶典的全過程,又要抓住聽眾所關心的場面,準確並且言簡意賅地描述出來。因此,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參觀閱兵式和分列式的演習,訪問參加閱兵式的官兵,到參加遊行的各機關、團體、學校、工廠、農村瞭解情況,草擬和反復討論、推敲、不斷修改完善和報領導審批實況轉播所用廣播稿件。播音員丁一嵐、齊越為熟悉各方面情況,每次也都參加研究、討論,深入瞭解各方面的情況,準確領會廣播稿件內容和宣傳精神,揣摩如何把稿件的重點用準確地感情表達出來。
  出於安全考慮,開國大典的時間一直保密,直至10月1日上午10時左右,中共中央才通過北京新華廣播電臺向全世界發出預告:「北京新華廣播電臺,下面播送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儀式,將於今日下午三點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北京新華廣播電台及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臺,決定全部轉播今天下午三點鐘舉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慶祝大會實況。」這時,離下午大典正式開始的時間,只有5個小時。當時的各大報紙,也是在這一天才登出開國大典的時間和地點等消息。
  開國大典當天的實況轉播,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決定由梅益在現場主持天安門城樓轉播的各項工作。李伍和李志海負責天安門城樓上的轉播機房等技術設施,特別要保證主席臺的話筒和播音話筒的安全和正常使用。胡若木、楊兆麟負責安排實況廣播稿的播岀工作。丁一嵐、齊越負責播音。軍委三局的黃雲和傅英豪負責發射機房和天安門廣場的音響設備。播音話筒放在天安門城樓西側的平臺上,並排站在話筒前面的有4個人,除播音員丁一嵐、齊越外,還有稿件的撰寫者胡若木、楊兆麟。這裡視野開闊,可俯瞰天安門前的遊行隊伍,是現場報導的一個較好位置。
  下午2時45分,毛澤東和參加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各位委員分別乘汽車,駛出中南海東門,駛向天安門城樓北面,在西側臺階處下車,然後拾級而上,於2時55分在城樓正中央就位。參加開國大典的北京30萬軍民也早已齊聚天安門廣場,翹首期待著偉大歷史時刻的到來。
  此時,齊越和丁一嵐開始播音:「各位聽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就要開始了。現在毛主席和他的親密戰友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同志登上了天安門城樓……」廣場上即刻群情激蕩,歡聲雷動。
  下午3時整,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林伯渠宣佈大典開始。天安門城樓和天安門廣場上隨即響起毛主席莊嚴激昂的聲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的新華廣播電臺也向全國人民同步轉播了這個激動而又振奮人心的聲音。
  林伯渠秘書長宣佈:「奏國歌,請毛主席升國旗。」毛主席莊重地按動電鈕,鮮豔的五星紅旗伴隨著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冉冉升起,高高飄揚。播音員丁一嵐興奮而激動地向聽眾介紹廣場上的情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現在正由毛主席親手把她升起。」「參加大會的30萬人都整齊肅立致敬,注視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莊嚴而美麗的五星紅旗徐徐升起。各隊帶隊指揮員行舉手禮,在佇列中間的幹部戰士,以及執行勤務的工作人員都肅然立正。」當國旗升高到旗杆頂尖時,丁一嵐又介紹說:「國旗已經上升到旗杆的頂尖,開始在人民首都的晴空迎風招展。她象徵著中國的歷史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我們的國旗——五星紅旗將永遠飄揚在人民祖國的大地上。」
  下午3時35分,朱德乘敞篷汽車開始檢閱陸、海、空三軍將士。朱德站在閱兵車上,閱兵總指揮聶榮臻站在指揮車上。值機員在朱德總司令閱兵開始,即準時開動答錄機,播放放在天安門城樓東側發射機房裡提前錄製好的朱德閱兵時的錄音帶。當朱德總司令的閱兵車回到天安門廣場,閱兵完畢時,錄音恰好放完。朱德總司令閱兵回到天安門城樓上宣讀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各兵種分列式從東長安街陸續進入廣場,齊越以莊嚴、渾厚的聲音分別向聽眾介紹著各個兵種,介紹著他們經過天安門城樓前的雄姿。
  慶典按計劃有序地進行著,播音員丁一嵐和齊越根據慶典程式進度和現場情況,激動、莊重、熱情地播送提前準備好的實況廣播稿,讓聽眾感受到開國大典現場激情歡騰的宏偉場面,也把全國人民心中的喜悅和自豪傳遞給全世界。期間,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處長廖承志走到正在天安門觀禮台觀禮的瞿獨伊身邊說:「獨伊,快出來,快出來。」廖承志用車把瞿獨伊帶到北京新華廣播電臺播音室,遞給她一稿說:「這是毛主席剛剛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俄文稿,你用標準的俄語讀出來,同時用唱片灌錄。」瞿獨伊是龍共早期領導人瞿秋白的養女,也是瞿秋白唯二的孩子。她1928年至1941年在蘇聯生活,因而說得一口標準流利的俄語。她接過廖承志的俄文稿後,讀了第一遍,廖承志不滿意,又讀第二遍,廖承志滿意了,於是當天就播了岀去。
  慶典到了晚上9時20分,周恩來同志大聲向廣場上的群眾喊道:「同志們辛苦了,大會結束了。」緊接著,播音員播出結束語:「實況廣播結束。」天安門城樓下的發射機房隨之關機。整個實況廣播持續了6個半小時。
  此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進行的實況轉播,成為重大國事活動的一大「標識」,播音員丁一嵐和齊越的聲音,也開始成為國家形象的代表和標誌,成為播音工作者學習的範本。

(王美芝、肖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