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誕生前後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面世近60年來,廣為傳布。其主創人員之一周巍峙有言:「這是一株革命內容與盡可能完美的藝術形式相結合、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奇葩。它擷取中國共產黨誕生、發展、壯大的一些重大事件,藝術地再現了中國革命的戰鬥歷程。這部藝術精品是在周恩來總理的精心指導下集體創作出來的。」

《東方紅》的醞釀
  1960年11月,周恩來在觀看中央民族歌舞團歸國匯報演出時指出:「建國十一年了,在藝術方面總要有新東西,總要有提高。開國初期看看大秧歌《人民公社慶豐收》這類歌舞還可以接受,現在還保持那樣的水平就不行了。」據作曲家陸祖龍回憶,《東方紅》的創作源於朝鮮的革命歌舞劇:

  1960年賀龍元帥帶領總政歌舞團訪問朝鮮,當時朝鮮為了歡迎我們,他們的演員在飛機場搭了舞台,表演了名叫《三千裡江山》的歌舞劇。當時歌舞劇中大概有三四千名演員,演出效果特別震撼。賀龍元帥看過後說,回國我們也搞這樣的大歌舞,這就是大歌舞在中國的最初淵源……大概到了1964年的7月底,中央正式決定要創作名為《東方紅》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我估計賀龍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東方紅》脫胎於196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集體創作並演出的《革命歷史歌曲表演唱》和1964年第五屆「上海之春」音樂會演出的大型歌舞《在毛澤東旗幟下高歌猛進》。第五屆「上海之春」音樂會的宗旨是「努力促進音樂舞蹈革命化、民族化」,由3000人演出的《在毛澤東旗幟下高歌猛進》更是被《人民日報》譽為「充滿著革命激情和具有偉大時代氣魄的大型歌舞,以磅礡的氣勢反映了40多年來中國人民在黨和毛主席領導下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
  1964年7月13日晚,周恩來應陳毅之邀在上海考察觀看了《在毛澤東旗幟下高歌猛進》,並連夜召集上海市文化局局長孟波,副局長、大歌舞藝術指導許平,表示計劃由北京與上海合作,在國慶前編創一部大型歌舞。回京後,周恩來即請周揚著手研究「大歌舞」的藝術構想。7月18日,他在國務院各部黨組書記會議上談到,「現在離國慶隻有兩個月了,有這麼一個想法,就是最好在這個十五周年國慶,把我們革命的發展,從黨的誕生起,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到後來的『五四』運動,到大革命,然後又到井岡山,舉起了紅旗,都貫穿著毛澤東思想,通過這個表演逐步地體現出來。」
  根據周恩來指示,7月24日,周揚起草了一個請示報告,提出創編概括地表現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革命光輝歷程的大型歌舞,在國慶期間上演,同時就大歌舞的創作思想、內容編排、表現形式及組織領導工作提出了若干具體意見:

  (1)政治內容方面應以我國革命的幾個主要發展階段為基礎,比較概括地加以表現。如各次重大革命事件都來表現,就不免挂一漏萬,很難平衡。
  (2)這一大歌舞既要在政治上正確表現出中國革命歷史發展的特點,充分體現出在毛主席領導下從一個勝利走向一個勝利,同時也要在藝術表現上盡可能做到統一和諧,有起伏,有發展﹔做到結構緊湊,風格鮮明,氣氛強烈,能給觀眾以很深的感染力。
  (3)在編排新的章節時,音樂方面盡可能選用當時富有代表性的詩詞和歌曲,舞蹈方面也盡可能利用現有的成品加以改編。不足的地方,以及用歌唱或舞蹈難以表現的部分,擬用朗誦詩來彌補。
  (4)時間不宜過長,以兩小時為限。原上海有52章節,擬調整為46章節……以在人民大會堂演出為好,規模可在三千人至四千人之間。……


  報告並附《在毛澤東旗幟下高歌猛進》的初步修改方案和創作組名單。周恩來仔細審改了這個報告,7月30日,他在西花廳召集有關方面負責人開會,決定大歌舞立即上馬,「爭取按計劃完成,但考慮到創作上的困難,萬一十月一日趕不出來,也不要緊,等於我們大家進行了一次革命傳統教育,一次黨史教育」,並特別強調:「要敢於創造」。關於大歌舞的名稱,會上有人提議用「東方紅」,周恩來當即表示贊同,認為「這個題目好,既精練又切題」。8月1日,周恩來正式批准了周揚的報告,親自擬定一個13人組成的領導小組,以周揚為組長。至此,《東方紅》的啟動工作正式完成。

「敬愛的周總理是我們的總導演」
  周恩來是《東方紅》名副其實的總策劃與總導演。從9月中旬到27日,他多次審看並約談有關人員,親自確定《東方紅》的創作主題和重要情節,提出創作指導思想是「突出表現毛澤東思想,要以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為指導,努力做到政治和藝術的統一、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創作風格要突出民族化特徵,「要具有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氣派和中國作風」﹔創作手法「要採用史詩的寫法,既是粗線條的,又要很深刻,能打動人」,要「敢於打破框框,標新立異」,「注意藝術風格、藝術手法的多樣化」﹔創作原則是「兩結合」,即「把革命的浪漫主義和革命的現實主義結合起來」。
  作為一部革命史詩,《東方紅》以音樂舞蹈等具象化形式,將革命意識形態話語轉化為舞台藝術話語,進而建構中國革命史規範化、經典化的敘事模式與話語體系。《東方紅》的朗誦詞,從內容構思到文字表述,周恩來都逐字逐句地推敲斟酌,親自審改。節目編排方式為「選用各個革命歷史階段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和一部分採用當時的詩詞和音調改編或新寫的作品」,展現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畫卷。其表現形式是音樂、舞蹈、朗誦和幻燈背景相結合,計有舞蹈、歌舞、表演唱和大合唱35個,革命歌曲39首,朗誦18段,不同的場景33個。為了使《東方紅》達到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統一,周恩來親自為創作組作了長達四個多小時的黨史報告,對演出中的各種細節和史實一一予以詳盡指導。據周巍峙回憶:「黨的誕生、秋收起義、遵義會議這幾個重大歷史事件能否突出地表現出來,是周總理最關注的事情。」周恩來強調指出,整個大歌舞必須讓群眾完全看懂,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也要讓不太熟悉中國革命歷史和社會情況的國際友人看懂,這樣才能起到預期的政治宣傳與藝術效果。
  在創作表現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東方的曙光」這一場時,創作組沒有找到現成的描寫、歌頌共產黨誕生的歌曲。周巍峙遍查史料,終於找到一首民歌歌詞《北方吹來十月的風》。周恩來審閱後,認為這段歌詞說明了馬列主義的傳播與中國革命的關系,形象地表達了俄國十月革命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影響,由李煥之參考大革命時期群眾歌曲的風格,為其譜了曲。舞台表現也是在周恩來指導下完成,「在這一場天幕左側光芒四射的馬克思、列寧畫像前,同時升起兩面紅旗,一面是黨旗,一面是繪有毛澤東青年時期形象的紅旗。在兩面紅旗下,行進著中國無產階級率領廣大勞動群眾英勇奮進的隊伍」。周恩來對此表示認可,「這段舞蹈和歌曲的形象都很好,樸素、英勇,反映了建黨初期工人階級的形象」。
  在表現遵義會議時,起初創作組認為不好把握,遂代之以歌舞《十送紅軍》,周恩來觀看後表示,「表現不表現遵義會議是個原則問題,一定要用專場來表現」。於是創作組將遵義會議作為重頭戲加以表現,並新創歌曲《紅軍想念毛澤東》表現紅軍戰士盼望毛澤東重新掌舵的迫切心情,周恩來肯定了「這個設想很好」,並要求增加舞蹈演員人數,全面展現紅軍戰士、工農群眾、少數民族等多種人物形象,以此表現毛澤東的革命路線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毛澤東領導地位的確立是群眾意志的集中表現,這正是「革命的現實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的具體運用」。
  《東方紅》的每一處場景、每一個細節,從歌詞、歌曲、樂曲、朗誦詞,乃至服裝道具舞美等設計,無不凝聚著周恩來的心血。每一次分場排演,他都親自審看,並親自主持座談會,征求意見,廣大文藝工作者都對周總理對藝術規律的深刻把握及其民主作風感佩不已。9月25日,周恩來親自審改完《東方紅》的朗誦詞,「特急,即送周揚同志,請予閱正」,另鉛印若干份送彭真、陸定一、康生、郭沫若、陳伯達、江青、姚溱等「嚴加審查」,將修改意見速交周揚匯總,「並作最後定稿」。9月27日,周恩來最後一次審看《東方紅》彩排,並予充分肯定。

「要為群眾所喜聞樂見」
  1964年10月2日,八場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在人民大會堂拉開帷幕,連演14場,盛況空前。具體節目安排見下表(歌曲與舞蹈一起演出時,歌曲用楷體字表示):

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舞台版節目表

場次演出內容
序曲
葵花向太陽
歌舞:葵花向太陽
《東方紅》(陝北民歌,李有源詞,李煥之編曲)
第一場
東方的曙光
1.朗誦
2.舞蹈:苦難的年代
3.朗誦
4.歌舞:北方吹來十月的風
《北方吹來十月的風》(革命民歌,李煥之編曲)
5.朗誦
6.表演唱:工農兵聯合起來
《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之歌》(革命民歌,時樂濛曲)
《農友歌》(革命民歌,李劫夫曲)
《工農兵聯合起來》(紅軍歌曲)
第二場
星火燎原
1.朗誦
2.表演唱:就義歌(烈士詩,安波、時樂濛曲)
3.朗誦
4.舞蹈:秋收起義
《秋收起義》(湖南民歌,張士燮、陳傑整理)
5.朗誦
6.表演唱:井岡山會師
《西江月.井岡山》(毛澤東詞,李劫夫曲)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紅軍歌曲)
7.歌舞:打土豪,分田地
《八月桂花遍地開》(革命民歌,李煥之編合唱)
第三場
萬水千山
1.朗誦
2.歌舞:遵義會議的光芒
《紅軍戰士想念毛主席》(舞台版無,電影版增加)
《遵義城頭霞光閃》(韓笑詞,時樂濛曲)
3.舞蹈:飛奪天險
《飛奪天險》(時樂濛曲)
4.歌舞:情深誼長
《情深誼長》(王印泉詞,臧東升曲)
5.朗誦
6.舞蹈:雪山草地
7.歌舞:陝北會師
《會師歌》(紅軍歌曲)
《七律.長征》(毛澤東詞,王莘曲)
第四場
抗日的烽火
1.朗誦
2.表演唱:救亡進行曲
《鬆花江上》(張寒暉詞曲)
《救亡進行曲》(周鋼鳴詞,孫慎曲)
3.朗誦
4.表演唱:到敵人後方去
《抗日軍政大學校歌》(凱豐詞,呂驥曲)
《到敵人後方去》(趙啟海詞,冼星海曲)
5.歌舞:游擊戰
《游擊隊歌》(賀綠汀詞曲)
6.朗誦
7.表演唱:大生產
《邊區十唱》(隴東民歌,張寒暉詞)
《南泥灣》(賀敬之詞,馬可曲)
8.歌舞:保衛黃河(光未然詞,冼星海曲)
第五場
埋葬蔣家王朝
1.朗誦
2.表演唱:團結就是力量
《坐牢算什麼》(李凌、舒模詞,舒模曲)
《團結就是力量》(牧虹詞,盧肅曲)
3.朗誦
4.舞蹈:進軍舞
《人民解放軍進行曲》(鄭律成曲)
5.舞蹈:百萬雄師過大江
6.歌舞:歡慶解放
《解放區的天》(河北民歌,劉西林詞)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毛澤東詞,沈亞威曲)
第六場
中國人民站起來
1.朗誦
2.歌舞:偉大的節日
《贊歌》(內蒙民歌,胡鬆華詞)
《歌唱祖國》(王莘詞曲)
3.朗誦
4.歌舞: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麻扶搖詞,周巍峙曲)
5.朗誦
6.歌舞:百萬農奴站起來
《牧歌》(西藏民歌)
《毛主席,祝你萬壽無疆》(西藏民歌)
第七場
祖國在前進
1.朗誦
2.大合唱:《社會主義好》(希揚詞,李煥之曲)
3.大合唱:《我們走在大路上》(李劫夫詞曲)
4.舞蹈:工人舞
5.舞蹈:豐收歌
《豐收歌》(黃素嘉詞,朱南溪、張慕魯曲)
6.舞蹈:練兵舞
7.歌舞:全民皆兵
《一定要把勝利的旗幟插到台灣》(王軍詞,曉河曲)
8.大合唱:《毛主席,我們心中的太陽》(喬羽詞,沈亞威曲)
9.童聲合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周郁輝詞,寄明曲)
第八場
世界在前進
1.朗誦
2.大合唱:《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光未然詞,瞿希賢曲)
3.大合唱:《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喬羽詞,時樂濛曲)
總計53段演出節目
導演團陳亞丁、周巍峙、丁里、許平、安波、胡果剛、時樂濛、黎國荃
朗誦詞作者魏巍、徐懷中、郭小川、賀敬之、喬羽


  周恩來分別於2日、6日、15日三次觀看《東方紅》演出,並到後台為日本友人鬆山樹子解答有關《東方紅》的各種問題。10月5日,陳毅在會見緬甸政府代表團時介紹《東方紅》「是由周總理任總導演的」,「周總理領導過中國革命,現在又導演革命的歌舞」。10月6日晚,毛澤東在周恩來、彭真、賀龍、柯慶施等陪同下,在人民大會堂同駐京陸海空軍、人民公安部隊官兵8000多人一起觀看《東方紅》。
  10月16日下午,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彭真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了參與《東方紅》創作演出的全體人員,周恩來興奮地向大家宣布了中國首次核試驗剛剛爆炸成功的喜訊,全場歡聲雷動。10月23日,周恩來在《東方紅》演出人員擴大會議上作報告,肯定這次演出是成功的,要求在表演中突出毛澤東所說的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三個法寶——統一戰線、武裝鬥爭和黨的建設。周恩來特別強調了「三化」方針及其辯證關系,「文藝工作者要實現文藝的革命化、民族化、群眾化,首先要把自己鍛煉改造成為一個革命派,即首先要進行人的革命,然後才能出現藝術的革命……不論什麼表演,都要通過民族化的形式表現革命的內容,要為群眾所喜聞樂見。」

紅色經典改編
  正如《東方紅》領導小組成員、總政文化部副部長陳亞丁所言:「高舉毛澤東文藝思想的偉大紅旗,表現工農兵的偉大革命實踐,為工農兵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是我國音樂舞蹈藝術工作者最光榮的戰鬥任務。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就是在這一根本方針的指導和鼓舞下進行創作的。」在當時的條件下,將舞台劇《東方紅》改編拍攝成電影進行大眾傳播,讓廣大群眾都能受到一次深刻、生動的黨史教育,促成其經典化與群眾化勢在必行。
  1965年1月8日,周恩來召集《東方紅》導演團開會,研究將《東方紅》改編攝制電影的相關事宜。他明確指示:「我們創作《東方紅》,總的指導方針是學習和傳播毛澤東思想。舞台演出是學習和傳播,拍電影是更進一步的學習和傳播,電影還可以拿到國外去……電影要有一個更明朗的線索貫穿著,要貫穿著毛澤東思想,我們就要學習毛澤東思想,活學活用,體現到銀幕上去」。就其創作方法而言,周恩來表示要「標新立異」,「標社會主義之新,立無產階級之異,這本身就是革命化……要敢於創造,在文藝上認真進行社會主義革命」﹔要走群眾路線,「提倡創作上的三結合」。在講話最後,周恩來將《東方紅》定性為「革命的產物」「毛澤東思想的產物」「人民的事業」。
  隨後,八一電影制片廠、北京電影制片廠、中央新影廠將舞台劇《東方紅》改編為舞台藝術片,隻選取了序幕和前六場,後兩場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和周恩來「《東方紅》看來還是截止在1949年好,民主革命作一個階段,許多統一戰線的問題好回答」的意見,沒有拍攝。9月18日,影片《東方紅》攝制完成,周恩來與羅瑞卿、劉志堅連夜在八一電影制片廠審看樣片,對細節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並勉勵大家:「請大家再加一把勁,使它達到完美境界,爭取提前完成,在國慶節上映。」10月1日,彩色舞台藝術片《東方紅》如期與觀眾見面,再度在國內外掀起一輪熱潮。司徒慧敏在《電影藝術》撰文,提出「三化」的檢驗標准在於「能不能夠以優美的藝術形式傳播毛澤東思想,對人民進行革命的傳統教育和革命的前途教育,能不能為中國人民所喜聞樂見」,就《東方紅》而言,這個標准已經達成。

(黃敏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