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新政能改變「層層加碼」嗎?

  6月29日起,全國人民正式進入「無星」時代,工信部當日發通告稱,為了方便廣大用戶出行,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號」標記,北京、上海等地人民立刻歡呼「摘星」。
  就在前一天,《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下簡稱「第九版《防控方案》」)正式發佈,與「摘星」相配套,一個重大變化是調整了高中風險區的劃分標準,將「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活動軌跡和疫情傳播風險大小」作為劃定高、中、低風險區域的依據。南開大學統計與資料科學學院教授黃森忠對《中國新聞週刊》指出,新的標準相當於一種「模糊化」處理,由於國家不再以絕對確診病例數為依據,具體的風險區劃定相當於「全權下放給地方」。
  與此同時,疫情卻再度襲來。安徽省泗縣6月26日在對重點人群核酸檢測中發現1例無症狀感染者及其2位密接人員感染。截止目前,泗縣已有超過130名感染者,全縣實行全域封控管理,要求所有人足不出戶,並且疫情已外溢至無錫、南京等地。新的疫情再次向人們發問:如何用最小的代價做好疫情的科學精准防控?而防疫新政又能改變各地「層層加碼」亂象嗎?

「摘星」後各地如何摸索
  「看到工信部摘星的通告後,有基層疾控的朋友馬上和我開玩笑說,摘星之後怎麼排查?每個人手裡估計都要拿一本厚厚的字典。」黃森忠對《中國新聞週刊》說。他解釋,在疫情防控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摘星」之後,各地仍要尋找一種新的查驗方式,以盡可能有效地識別不同風險人群,如果真要做到精准防控,基層疾控可能就要去查不同城市的高風險區在「哪幾棟樓」,密密麻麻地列出來,並對來自特定風險區的人群進行「標注」和出行限制,這其中還會有資訊上的滯後,「基層疾控的工作量可能會增加很多,規則會變得更加複雜。」
  事實上,就在行程卡取消星號當天,一些地區已經開始探索新的標記方式。西安立刻更新了陝西一碼通,掃碼後在頁面上會明確用不同顏色單獨標注出「14天內旅居史」,具體區分來自省外、省內,只要14天內有高中風險地區旅居史,一律標黃,如果14天內沒有高中風險地區旅居史,省內人士標綠,省外標藍。
  黃森忠認為,西安已經率先做出了自己的一些嘗試,這也是一個信號,未來一段時間,可能一些地區會參照這一地的做法,很多地區都會探索出自己的一些標誌,「國家是希望在出行規則上做簡化,將困於星號中的人們解放出來,促進人口流動,但實際下到基層,反而可能更複雜了」。
  6月30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發佈微博長文稱,通信行程卡的「星號」,為最大限度地把可能有感染風險的人員納入防控視野,特別是在疫情嚴峻複雜的特殊時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星號」標記僅僅提示某人來自有高風險區或中風險區的城市,並沒有與具體的高風險區或中風險區直接掛鉤,即不能反映「星號」標記者的實際風險高低。取消「星號」標記,也不再為那些可能出現的過度防疫,甚至讓「防疫壓倒一切」的做法,提供任何藉口。
  此前在基層實踐中,河北保定市對來自北京、上海等行程卡「帶星」的人員一律進行「一刀切」管理,即使來自低風險地區,也要求進行7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監測。6月2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也對保定市、邯鄲市、石家莊市等地的過度防疫現象點名批評。雷正龍還稱,青海省對低風險地區返青人員不僅要求落地進行核酸的三天兩檢,這個過程中,返青人員還被工作人員「上門貼封條」。
  另外,在出行限制上,此前一些地區在中高風險區之外,還採取了一些特有表述,或單獨列出一些地區,比如,廣州有「經評估需參照中風險地區管理」地區、深圳2022年1月的防疫政策中列出了「有明顯社區傳播且對深圳輸入風險高的地市(或縣、區、旗)」,主要包括廣東珠海和河南鄭州全市,要求實施14天居家健康監測。這相當於各地在國家高中風險區的限定之外,還採取了部分擴大化防疫舉措。「各地還是保留了一定自己的解釋權。」黃森忠說。
  他進一步解釋,比如上海6月初疫情防控政策有所調整後,一些地區立即放寬了針對上海的防疫舉措,恢復與其往來,另一些地區則相對保守,繼續嚴管上海人進入。此外,一些地區「會把工作做得很細」,根據確診者軌跡、流調、社區傳播面等情況劃定「嚴管區」。未來,這類現象也會繼續存在,「各地還會摸索幾個月,當下是一個過渡時期,預計部分地區的出行管控措施會趨嚴,也不排除一些地區有繼續加碼的行為。但另一方面,各地同時面臨‘九不准’的舉報壓力,因此基層疾控會左右為難。」他說。
  6月5日,國家衛健委發佈「九不准」要求,其中包括:不准隨意將限制出行的範圍由中、高風險地區擴大到其他地區;不准對來自低風險地區人員採取強制勸返、隔離等限制措施等。隨後各省紛紛公佈「九不准」有關問題的投訴舉報電話。但一位不願具名的公衛專家對《中國新聞週刊》說,2022年初,國家衛健委官網上也開設了防止各地通過「層層加碼」組織群眾返鄉的舉報留言板,「後來發現實際效果有限,因為最終這些舉報線索還要返回本地處理。」
  黃森忠指出,「摘星」後人員是否能真正的流動起來,還要看馬上要放假的學生是否能真正實現自由地跨省流動。「這是一個信號,目前,國家還沒有明確的政策出來。」
  在6月5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劉培俊指出,有疫情的地區,高校校園內如果沒有疫情,學生完成7天以上的封閉管理後,按照學校規定和安排,學生可持本校開具的相關證明,以及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離校返鄉,滿足以上條件的高校學生到達返鄉目的地後,不再集中隔離,到家後實施7天健康監測。返鄉的高校學生確需集中隔離的,各地免除學生集中隔離費用。

風險區怎麼劃定
  與「摘星」相配套的一個主要政策,正是在這之前一天發佈的第九版《防控方案》中對高中風險區劃分標準的調整。
  2020年4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關於調整新冠肺炎疫情分區分級標準實施精准管控措施的通知》(下簡稱「《通知》」),其中規定,某地連續14天內出現超過10例確診病例或發生2起及以上聚集性疫情時,則劃為高風險地區;連續14天內出現不超過10例確診病例或1起聚集性疫情,即為中風險地區;連續14天內沒有確診病例為低風險地區。其中,聚集性疫情指的是在學校、居民社區、工廠、自然村、醫療機構等小範圍內發現5例及以上病例。
  但新方案不再採用連續14天內的確診病例數作為劃分依據,而是「根據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活動軌跡和疫情傳播風險大小劃定高、中、低風險區域」。
  具體而言,將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動頻繁且疫情傳播風險較高的工作地和活動地等區域,劃為高風險區,採取「足不出戶、上門服務」等舉措。將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停留和活動一定時間,且可能具有疫情傳播風險的工作地和活動地等區域,劃為中風險區,實行「人不出區、錯峰取物」。中高風險區所在縣(市、區、旗)的其他地區為低風險區,採取「個人防護、避免聚集」等防範措施。
  此外,第九版《防控方案》中還稱,風險區劃定的參考因素主要有四點: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居住條件、居住環境、居住地周邊的自然屏障(公路、河流、山川等);相關區域內人群防護情況、人群聚集情況、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與其他人員接觸的頻繁程度;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工作、活動的時間、範圍以及相關場所的密閉性、通風情況;疫情發現後開始調查時間的間隔長短。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教授魏晟對《中國新聞週刊》指出,中高風險區的劃分,主要是為了通過管控的方式防止疫情外溢,造成病毒擴散,因此真正應該評估的是某地感染者可能造成的社區傳播風險,新版標準既納入了「無症狀感染者」,也開始參考流調情況綜合評估疫情的傳播風險大小,是一個進步。
  2021年9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方案》,要求一旦發生本土疫情,要儘早將社區劃分為封控區、管控區和防範區。「實際上到後期,很多地區在對內管理上已經不再使用中高風險區這套標準,而是使用封控區、管控區和防範區,而這次出臺的最新標準,相當於把此前實踐中的兩套系統進行了合併。」魏晟說。
  不過,黃森忠也指出,新的標準相當於一種「模糊化」處理,具體的風險區劃定權就相當於「全權下放給地方」,比如,可能某村只有幾例,就會被劃為高風險區,中風險區的劃分也不一定必須有確診病例,密接居住地或確診患者的軌跡所在地,都可能被劃入中風險地區。「未來根據疫情的具體發生情況,各地的中高風險區可能會變多。」他說。
  在新版方案剛發佈一天後,安徽泗縣新冠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就宣佈,對全縣所有住宅社區、村(社區)實施封控管理。截至目前,泗縣已經劃分了40餘個高風險區、8個中風險和其他低風險區,對具體的劃分依據尚不清楚,而且,要求所有人員必須足不出戶。但按照新版方案,只有高風險區才需要「足不出戶」。黃森忠指出,目前國家已經派出專家組去泗縣當地調研,預計這可能是一場小到中規模的疫情,由於疫情已經擴散到無錫、南京等地,因此當地疾控非常謹慎。
  風險區劃定的大小一直以來各地執行尺度也不一。2020年2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檔稱,對風險區劃定的標準是:以縣市區為單位。2020年4月頒佈的《通知》提出,風險區為「病例長期停留地區」(如其居住的居民社區、自然村等)。第八版《防控方案》提到,以街道(鄉鎮)為單位劃分風險等級並動態調整。此前,北京、上海等地將風險區限定在社區、社區等村這一級,有時甚至精確到樓棟,還有城市設在街道、鎮一級。第九版《防控方案》規定「高風險區原則上以居住社區(村)為單位劃定」,可根據流調研判結果調整風險區域範圍。
  魏晟表示,實際上,這只是一個原則上的表述,但具體到執行過程中,統一設定到村一級很難實現,因為各地的核酸檢測人員、隔離場所、醫療水準、疫情管理水準有很大差異。「有些縣發現疫情後立刻把整個縣城都封了,也是沒有辦法,因為他的排查能力做不到精准防控,只能一刀切。」因此他指出,標準歸標準,關鍵還是看執行。
  國家衛健委網站最新發佈的第九版《防控方案》相關問題解答中稱,發生疫情後當地聯防聯控機制應在5小時內發佈相關低、中、高風險區資訊,並及時推送中、高風險區外溢人員資訊。
  第九版《防控方案》還降低了對中高風險區的解除標準,高風險區內連續7天無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風險區域內所有人員完成一輪核酸篩查均為陰性,降為中風險區,之後再連續3天無新增感染者降為低風險區。中風險區如果連續7天無新增感染者則降為低風險區。而在此前,中、高風險地區的解封標準都要求「連續14天無新增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相當於在降級的門檻上縮短了一周。
  黃森忠指出,奧密克戎的潛伏期很短,一般在三至五天內可以把大部分感染者檢測出來,而七天內「一波疫情基本可以控制住或有所緩解」,因此新方案中風險區解除標準從14天縮短為7天符合病毒傳播規律。此外,有人會擔心所謂的「超長潛伏期」,但即使是在非常小的概率下,一個人體內的病毒10多天內還沒有檢測出來,這時它的排毒量也已經非常低了,不太會傳播給他人。
  魏晟也指出,縮短解除週期,是根據奧密克戎傳播特點以及總結了前期的防控經驗而決策的。通過數個月的實踐,各地已經總結出了一套奧密克戎的防控「方法論」:疫情早期防控要「加碼」,在最短的時間內儘快擴大篩查範圍,將疫情控制住,「肯定是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全面排查並明確傳播鏈後,就要「松」,也就是儘快「降級」,動態調整,「不能像以前一樣,高風險地區就長期封著。」
  第九版《防控方案》還規定,對有高、中風險區7天旅居史的人員,分別採取7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隔離的管控措施;低風險地區7天旅居史的人員,3天內完成兩次核酸檢測即可。新規相當於對中高風險區人員出行和防疫管控進行了明確的限定,防止基層加碼,這是行程卡取消星號之後的又一政策利好。新版方案中,除了修改了對中高風險區的劃分標準,還將密接者、入境人員的隔離管控時間由「14+7」變為「7+3」、次密接由「7天集中隔離」調整為「7天居家觀察」。
  黃森正指出,新版方案對高中風險區的這種模糊劃分,是一種試探性的放開,是為了在國家層面制定大的原則的提前下,讓各地自己去探索,總結出一些「平衡」經驗,如何通過制度設計,實現方案中強調的「以最短時間、最低代價將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如何真正落實「科學精准防控」,這些都要「大家去試一試」。總體而言,這說明國家正處於逐步走向「開放」的一個過渡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過往還是現在,中高風險區都由地市進行劃定。黃森忠指出,很多專家呼籲,是否可以統一由國家衛健委劃定全國範圍內的風險區。但在現實層面,這一建議的可操作性很低,一方面具體的疫情資料都在基層,國家衛健委參與決策有一定的溝通成本,另一方面,國家衛健委人力等資源的局限性也決定了難以親自劃定每一個風險區。
  新版方案還專門列出了「可不納入風險區判定」的幾種情況,比如集中隔離、居家隔離期間發現的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經調查評估無集中隔離點之外傳播風險;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在閉環管理中被確診等。方案指出,如果個別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對居住地、工作地、活動區域傳播風險較低,密切接觸者已及時管控,經研判無社區傳播風險,可不劃定風險區。「這就是一個政策上的口子,但具體如何劃分,還要看各地自己。」黃森忠說。但多位專家也指出,只要仍對各地防疫不力問責,層層加碼的現象依然難以避免。
  吳尊友強調,近期這些新措施的出臺,既不是新冠防控措施的放鬆,也不意味著動態清零政策的放棄,更不意味著中國將要走西方國家新冠防控所謂的「躺平」路線。中國新冠肺炎防控堅持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的根本宗旨沒有改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也沒有改變。

(霍思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