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推進疫情衝擊下兩岸經濟的融合發展

  在疫情對經濟運行帶來階段性衝擊背景下,部分在陸台資企業的發展面臨較大困難,對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帶來一定風險。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地方密集出臺了扶持企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這些穩經濟、助企業的舉措,符合條件的台商台企均可一體適用、從中受益。這是貫徹落實臺胞同等待遇、同臺胞分享發展機遇的具體體現,是不斷創新方式深入推進兩岸經濟融合的有力注腳。
  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是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大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的重要途徑,經濟融合是其中重要內容。疫情衝擊給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和潛在風險點,中央和地方政府通過恰當的政策引導支持,主動防範和規避風險,為台商台企在大陸獲得更好的發展拓展新空間、創造新條件,為推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持續注入新動力和激發新活力。

疫情衝擊對經濟和對台資企業發展的影響
  今年第二季度,尤其是4月份,疫情呈現多地散發、局部聚集態勢,對經濟運行帶來了超預期的階段性衝擊。從國民經濟總體運行情況看,根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資料,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292464億元,同比僅增長0.4%、環比下降2.6%,較第一季度4.8%的同比增速明顯下降,將上半年GDP的同比增速拉低至2.5%。其中,第三產業所受衝擊最大,第二季度的同比增速為-0.4%,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行業的增加值均明顯下滑。第二產業所受衝擊次之,第二季度同比增長0.9%,勉強維持了正增長,但製造業同比負增長0.3%。分月度考察工業運行情況,4月份和5月份的工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2.9%和0.7%,其中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4.6%和0.1%。從經濟先行指標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的變動軌跡,也可以觀察到疫情對經濟所產生的明顯衝擊。2月份,製造業、非製造業的PMI分別為50.2和51.6,均位於景氣區間;到3月份,製造業、非製造業的PMI雙雙下降至49.5和48.4,呈現收縮態勢;4月份雙雙進一步下降至47.4和41.9%,回落幅度進一步加大,顯示市場悲觀情緒的上升。
  疫情衝擊下,不少大陸台資企業面臨較大的發展壓力,部分中小台資企業甚至面臨生存考驗。台商大陸投資一直以製造業為主,且主要集中在江蘇、上海、廣東、福建等東南沿海省市。疫情也對台資企業的生產運營造成了階段性影響,根據臺灣當局「金管會」統計,有851家臺灣上市公司在上海、昆山、蘇州等地設廠,截至4月11日,其中161家公司在這些地方的工廠、產線曾有停工情況。停工停產不僅影響企業自身,對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也直接造成影響。此外,抗風險能力弱的部分台資中小企業尤其是製造業領域中小企業面臨較大的生存挑戰,由於這些台資中小企業多為產業鏈龍頭企業的配套廠商,它們的困境對部分產業供應鏈體系中長期的穩定性形成了潛在的威脅。大陸台資企業長期扮演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紐帶角色,是推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市場主體,台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不牢,必然影響到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進程。

政府政策層面應對衝擊的做法
  去年5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台辦聯合10部門共同印發《關於應對疫情統籌做好支持台資企業發展和推進台資專案有關工作的通知》,推出了11條措施,助力台資企業復工復產,為台商台企在大陸投資興業給予了有力支持,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在新一輪的衝擊下,為穩定經濟基本盤,國務院於5月24日印發《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推出財政政策、貨幣金融政策、穩投資促消費政策、保糧食能源安全政策、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政策、保基本民生政策六個方面33項措施,全力穩住經濟和幫助企業紓困。6月15日,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明確表示,國務院推出的33項措施,符合條件的台商台企一體適用、從中受益。此前的4月18日,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彙編《近年來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出臺的主要惠企政策(2020-2022)》,收集整理了83項政策,包括國務院出臺的政策35項,國台辦會同有關部門出臺的政策措施5項,各部門出臺的政策43項。馬曉光在此次的新聞發佈會上特別指出,全國台企聯將彙編的政策發放給廣大會員、各地台協,幫助台商台企應知盡知、應享盡享各項惠企紓困政策措施。
  在國家層面政策的引導下,各地區紛紛出臺實施方案和細則。以作為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的福建省為例,福建省在5月30日出臺《關於貫徹落實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實施方案》,從加大市場主體紓困解難力度、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更大力度保就業、擴大有效投資等八個方面出臺48項措施。近年來,福建省在中央對台大政方針指引和政策支持下,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在深化經貿合作方面,依託台商投資區、海峽兩岸積體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生技和醫療健康產業合作區、臺灣農民創業園等涉台經濟合作園區,重點圍繞電子資訊、生物科技、特色現代農業等領域,持續探索推動閩台產業融合發展,並積極構建兩岸共同市場福建樣板。
  江蘇省作為台商投資最為密集的省份,近年來積極探索通過立法方式提升蘇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層次和水準。2020年11月27日,江蘇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並公佈《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條例》,明確要將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建設成為兩岸產業合作轉型升級的先行先試區、兩岸中小企業深度合作的重要載體、兩岸交流合作模式創新的示範平臺。今年3月30日,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審議了《江蘇省對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促進條例(草案)》,該條例是在全國對台工作領域創制性的地方立法探索,下一步在修改完善後將正式出臺,對促進蘇台交流合作、經濟融合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江蘇昆山作為台商聚集度最高的縣級城市,依靠台資聚集、產業鏈完整的優勢,已連續17年蟬聯百強縣之首。今年在疫情衝擊下,昆山在持續探索深化兩岸產業合作的過程中,堅持防疫和生產兩手抓,疫情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後立即大力推動幫助台資企業復工復產,並通過幫助拓展內銷市場、推動智轉數改、健全政策服務體系等方式,積極推動在昆台資企業加快融入「雙迴圈」新發展格局。

政策成效及進一步推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方向
  應對疫情衝擊的政策效果已經初步顯現,經濟整體上正加快企穩回升。從工業增加值來看,上半年41個大類行業中33個增加值同比實現增長,6月份有27個行業增加值增速較5月進一步回升。從PMI新近變動軌跡看,製造業、非製造業的PMI自5月份雙雙回升,分別為49.6和47.8,到6月份進一步回升至50.2和54.7,均已回到景氣區間,非製造業PMI數值創去年6月份以來的新高。從消費市場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4月份一度同比下降11.1%,5月份降幅收窄至6.7%,到6月份由降轉升,同比增長3.1%。從對外貿易情況看,4月份出口額、進口額的同比增速一度分別下降至3.7%和0.0%,5月份兩項指標的同比增速分別快速回升至16.7%和4.0%,出口回到強勁增長的基本態勢,6月份出口的同比增速進一步提升至17.9%。
  經濟全面企穏回升為推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其一,大陸已經形成並將繼續發展壯大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正為兩岸產業合作提供強力支撐和廣闊空間,是進一步吸引台商投資的重要動力,是加快推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市場基礎。2019年,大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度超過40萬億元達到41.2萬億元,2021年增長至44.08萬億元;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反復衝擊下仍保持了21.04萬億的規模,預計全年可突破45萬億元。其二,大陸產業鏈優勢經得起疫情衝擊的考驗,有利於吸引台商台企融入大陸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疫情衝擊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脆弱性和風險點得到較充分暴露,產業鏈供應鏈呈現出收縮態勢,大陸本土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經受住了疫情反復衝擊的考驗,韌性及穩定性進一步提升,部分台資企業已經主動對接融入大陸本土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下一步會加快融入。其三,政策效果的快速顯現證明了政策的有效性,有利於提升台商台企對經濟政策和對市場的信心,形成樂觀的發展預期,進而全面融入大陸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大局。
  基於上述分析,進一步推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可以繼續從兩大方面推動相關工作:一是持續壯大以大陸市場為依託、兩岸企業共同參與的兩岸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支援台資中小企業嵌入大陸品牌企業所主導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同時合作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的內在穩定性,將外部傳導性風險控制在合理範圍,共同強化產業鏈發展優勢;二是繼續深入落實中央各項惠台政策,以法制化手段保護台商台企享受「同等待遇」,支援台資企業加快融入大陸經濟「雙迴圈」新發展格局,帶動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全面升級。

(周小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