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優質人才培養平台 推三類人才引進計劃

  【本報訊】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昨日引介明年度社會文化範疇施政方針時稱,會推動科普教育、支持青年學生升學及多元發展。發揮澳門科學館、高校及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作用,推出「青年科技村」培養計劃,為在科技領域有特長的學生,提供專門培訓,及早發掘、及時培養科技領域人才。
  推動愛國愛澳教育工作與時並進,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做好文化保育及傳承傳播;推出「嬰幼兒閱讀有禮計劃」,全力推進「澳門新中央圖書館」的興建;持續透過豐富多彩的藝文活動,提升整體文化素養,增強文化自信。
  透過推動高等院校開展院校素質評鑑、提升院校的辦學素質、科研水平,以及在國際上的認受性和競爭力,建設優質的人才培養平台。
  強化產業導向課程建設,與外地優秀院校開展聯合人才培養計劃,在中醫藥、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中葡翻譯、旅遊相關工種的職業技能認可基準等領域深化與企業對接合作,形成產學研有機融合發展模式。
  推動職業技術教育發展,促進學校與企業合作;通過「澳門青年專業發展計劃」,促進在職青年向上流動;推動市民考取提升專業技能的證照;持續更新人才需求預測數據庫,加強生涯規劃支援;豐富「人才資料庫」功能,吸引和促進人才回流。
  在《人才引進法律制度》生效後,將設立高層次的評審架構,訂定嚴謹的評審準則,有序推出三類人才的引進計劃。同時,持續投入資源,培訓十五類醫療人員;透過資助計劃,培育演藝及影視專才;研究優化現行的精英運動員培訓計劃,支持運動員長遠發展。
  議員王世民及梁鴻細關注職業技術教育學生的發展,以及革新職業技術課程。歐陽瑜回應稱,現時本澳有兩間職業技術的中學,大專院校方面,旅遊學院亦是與職業相關。現時已改善職業技術學校課程設置,包括與銀行及度假村企業合作,指出有關學生不完全是「藍領」,他們可選擇升讀大學,亦可以一畢業即就業,指度假村等企業對職中學生表示歡迎。
  她補充,政府協調公私立職業技術學校與企業合作,或組織到本地或本地以外地方實習,若這些學生樂意,中學畢業後可到有關企業工作,但她稱這些學生大多願意繼續升學。
  至於青年發展四大產業方面,歐陽瑜表示,除了家長教育,亦希望有教師教育,令教師認識社會發展方向、藍圖,知道哪些產業、專業是澳門所需、大灣區所需,她已與教育委員會溝通過有關問題,在學生生涯規劃方面,提供更多訊息予學校及教師是重點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