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通落地澳門的機遇和挑戰 陳觀生

  政府公報早前刊登行政長官第47/2022號行政命令,許可名為「滴灌通(澳門)金融資產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金融機構在澳門設立及運作,其所營事業為提供金融資產交易服務,公司資本不得少於1.2億澳門元。據香港媒體報道,滴灌通創始人兼主席李小加表示,選擇澳門,是因本澳監管機構相當支持,預計明年首季可開業。

滴灌通是什麼?
  根據官網顯示,滴灌通由前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與東英金融集團前行政總裁張高波共同創辦,並於2021年8月正式啟動。「滴灌通」名字的由來,是從以色列農業科技滴灌技術的成功獲取靈感,希望將資金活水有效滴灌到作為經濟「毛細血管」的小微企業中。
  不同於傳統的融資模式,滴灌通打造了第三類創新企業融資手段,不要股權、不是債權、不干涉門店經營,依託建立在數字化基礎上的收入分成模式,支援小微經濟發展。
  具體來看,滴灌通會通過與品牌企業、連鎖加盟企業以及SaaS服務商等進行業務合作,觸及大量優質小微企業投資標的,根據小微門店的經營業態、現狀等,量身制定投資計畫和收入分成模式。
  如何精准幫助小微企業融資?根據滴灌通官網介紹,「滴灌通模式」包括風險極致分散,即覆蓋全國的小額、海量、分散的投資組合;收入分成合同(DRC),即創造一個全新資產類別,直接投資優質實體門店;自動回款機制(ARM),即安全、精確地執行投資和每日即時的現金流自動抓取;節點企業(CP),即透過廣泛合作網路(品牌連鎖、SaaS服務商等),觸達大量優質小微實體門店,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需求。
  通過建立基金平臺、量身定制的結構性產品方案以及新型交易平臺,滴灌通為全球專業投資者提供全面高效的投資小微企業管道。同時,以「滴灌通式」小微企業融資模式,把機構投資者的大資金,精准投入千萬家小微企業,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但亦有聲音對其有所質疑,有內地金融界專家指出,滴灌通要做的是龐大而複雜,充滿理想又必定充滿挑戰的重大系統工程,儘管宣講中的滴灌通從節點企業入手,依託數字化的抓手、標準化的產品、持續優化的投資組合配置體系和新型的數字化交易平臺,似乎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解決方案,但是,因為小微企業投融資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滴灌通的設計又涉及跨境的多個環節和參與者,如此龐大的宏偉規劃能否落地實現健康發展,又著實讓人充滿擔憂。
  首先,滴灌通的職能定位與合理監管。滴灌通是純粹的小微企業投融資P2P資訊平臺嗎(滴灌通強調其不是做「助貸」,而是做「助投」)?滴灌通的專業團隊和「持續優化的配置策略」如何發揮作用?如果小微企業篩選、資料把關、資金投放和收入分成、平臺運營、投資轉讓等都要通過滴灌通進行,滴灌通需要對小微企業的資料真實性、準確性負責,估計滴灌通很容易像借貸P2P一樣演變成為資金池和信用仲介,需要如何監管才能防止出現類似甚至超過借貸P2P那樣的重大風險?大量的節點企業、小微企業、投融資相關資料等都集中到滴灌通,這些資料的產權如何界定與管理?如何防止滴灌通出現資本無序擴張和高度壟斷以致衝擊金融體系穩定,危害經濟社會安全?
  其次,滴灌通與節點企業以及相關的小微企業連線實現數字化收支管控的機制安排。這涉及到節點企業及相關的小微企業與滴灌通之間資料分享中權利義務如何合理界定,特別是節點企業需承擔的職責及其參與分享投資回報如何安排才能合理並形成足夠的吸引力;通過節點企業所能掌握的小微企業資料全面性(小微企業並非所有的交易和收支活動都通過節點企業進行)、及時性和準確性(能夠反映出小微企業經營效果,使投資者能夠據以做出投資決策)是否足夠等問題。
  再次,數字交易平臺的審批與監管。滴灌通的規劃中特別安排創建和管理一個新型的數字交易平臺,這種「投融資P2P平臺+交易平臺」的綜合設計更具創新性突破性,這可能與李小加曾任港交所行政總裁的經歷和資源有關。但交易平臺需要嚴格的金融審批和監管,不知是否很容易獲得批准,並且有比較成熟的監管規則?
  最後,不同地區的法律和監管協調。滴灌通註冊在香港,目標是引入國際資本投資到中國的小微企業,並推動這些投資與收益上市交易,這不僅涉及到投融資雙方以及平臺交易的引流問題,還涉及到中國、香港、國際相當廣泛的法律和監管協調問題,也對相關法律和監管提出了新的挑戰。

滴灌通落地澳門帶來什麼
  李小加在滴灌通官方網站公佈新聞稿提到:「我們將建設創新的金融資產交易平臺,打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可持續的新金融市場。交易所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交易所能夠更好地服務於國際資本,更有效地發現資產價值和價格,更有效地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為投資者提供投資機會和流動性。
  據香港媒體報道,李小加提到早於去年「兩會」期間,與澳門特區政府接觸後「一拍即合」。澳門、香港都是自由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一部分,認為「新事情在新地方嘗試更合適」。
  本澳金融界人士及經濟學者表示,對澳門來說,倘滴罐通發展模式獲得市場認可並逐漸形成規模,將為澳門金融業的發展開闢新路徑,進一步推動澳門現代金融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加強澳門對接國際金融市場的能力。滴灌通開創全新融資和投資模式,正好發揮澳門雙循環「交匯處」的區位優勢和「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利用接軌國際金融市場的便利性,引導及服務國際資金參與內地小微企業發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符合國家扶持小微企業的政策。二是豐富澳門現代金融內涵。分成憑證作為創新投資產品,具有一定發展潛力,可為澳門投資市場增加另類投資選擇,有望吸引投資機構來澳投資,並可探索作為財富管理與資產配置的底層資産。分成憑證的發行、交易、資金結算、託管等服務均將在澳進行,有望推動澳門金融基礎設施的完善,進一步豐富現代金融業發展內涵,符合澳門適度多元發展策略。
  從融入國家發展層面來說,滴灌通落戶澳門,一是通過澳門,把全球資本和內地小微企業連接起來。目前內地約有1.3萬億人民幣規模的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未得到滿足,具有較大發展潛力。滴灌通投資及資金回收監控模式可緩解資訊不對稱,降低風險溢價。立足於澳門平臺,更好服務國際資本,讓國際投資者參與內地小微經濟這個全新的藍海市場。二是結合數字化經濟的金融創新產品。滴灌通運用撮合交易與集約式管理模式,未來基於區塊鏈技術及企業現金流精算生成的收入分成合約,產生的創新型金融產品與交易模式,有望為內地乃至全球的資本市場注入新活力,為全球資本創立全新的投資通道。 三是支持內地實體經濟發展。滴灌通有效觸達更多小微門店,滿足多個行業的融資需求,以更精準、更高效的金融產品帶動消費潛力釋放。

滴灌通創新思維最可取
  在過去十多年裡,也有互聯網金融平臺做過探索,不過,它們解決得也不夠好。互聯網金融公司們從基因出發,仍然是用2C的思路來做這件事的。它們要麼是用P2P的方式來操作,讓C端用戶來承擔信貸風險;要麼是用B2C的方式來操作,把小生意人當作C端用戶給100%標準化,一個小老闆想來借錢,能夠接受標準的就把錢拿走,不能接受就空手走人,沒有商量的空間。這就是過去三四十年裡,中國的小老闆們遇到的融資困境:他們既不像C端個人那樣可以成為標準化的流量,又不像中大型的B端企業那樣,值得資金方花很高的成本去做非標服務。
  而滴灌通做小微企業融資的思路,概括起來就是一個字:拆。簡單來說,就是把投資小微的工作流程給拆解開,能夠標準化的儘量標準化,不能夠標準化的部分,借助數位化和智慧化手段,也給儘量標準化。
  內地中小微企業小老闆們多數都很務實,不太可能跟投資人聊大道理,講大故事。你去跟他講趨勢和未來,他都不一定聽得懂。所以滴灌通發明了一套很簡潔的模型來跟他們溝通,給他們解釋自己的投資模式,分成七個要點:第一,一個簡單的產品——合同。不是門店,不是生意,也不是資金,雙方交付的產品就是雙方簽的這份合同。第二,一個簡單的退出機制——每日分錢,每天退出一點點。第三,一個簡單的交收保證——借助演算法來自動分賬。不用店主天天算錢、打錢,讓演算法去幹就行了。第四,面向一個簡單的生意——只投單一實體門店。哪怕對面坐的是一個大連鎖品牌,我也不跟你談,我是跟你下面具體的每一家門店單獨談,單獨簽約;小店老闆們不用遵從統一標定和統一規定,可以只從自家小店的情況出發來討論問題。第五,預測一個簡單的財務指標——由滴灌通來估算這家門店未來兩年的營收。第六,投入一筆小額投資——通常是幾十萬元人民幣。第七,約定一個幾十個月的期限,用來進行收益分配。
  滴灌通的投資和運營流程,主要有幾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放棄傳統投資機構的行業研究慣性,而是基於大數定律來考慮問題。小店們的命運有個體差異,但它們總體的興衰起落是要遵循大數定律的。所以把談判方式也簡化了:用門店期望的回本期和預估的營業額來反推分成比例。
  比如說,店主期待自己的回本期是24個月,那滴灌通就也要求自己的回本期是24個月,滴灌通總投資額是48萬,那每個月的分成收入就應該是2萬元。如果預估出來每個月營業額是20萬,那分成比例就是10%。有了這樣一個基數參照,滴灌通同時在跟這個品牌的其他連鎖門店談判的時候,也都圍繞10%這個基準來做個性化浮動,就容易多了。
  第二個重點,滴灌通給所有的門店們做了一套「標籤系統」。就是利用演算法,對不同的小店打不同的標籤,就對應指向寫好的不同的合同條款,小店講清楚了自己的情況,一份合同也就自動生成了。
  第三個重點,區塊鏈技術。滴灌通投資的每一個門店,都會有一條自己的鏈,這條鏈上記錄了跟這家門店相關的所有資訊。投前分析、商務拓展的進程、參與人員是誰、投入工時多少、投後的經營資料,還有逐期返還的分成金額是多少,還有跟當初預測做的對比,等等。都在這條鏈上。
  用海量標籤加持的智慧演算法系統、數字化技術、區塊鏈技術,這是滴灌通的投資和運營流程裡,最核心的幾個技術創新。在小微企業融資這種市場裡,老經驗也覆蓋不了,那麼,能不能讓新技術試試,看看新技術能夠把事情推得多遠?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思考方式。
  這種腦洞和雄心,正是一向傳統的澳門金融業所需要的新事物。無論其成功與否,澳門金融業應「百花齊放」,無需往單一方向故步自封,樂見市場有多元金融機構出現,為金融市場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