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黏度高,試試這些方法

  體檢時,有一套血液檢查項目,就是關於血黏度的。很多人看到自己的血黏度高就非常擔心,可又沒有藥物可以降低血黏度,有其他方法可以降低血黏度嗎?

一、了解血黏度
  血液黏稠,血黏度高,在醫學上稱之為高黏血症(又稱高黏滯血症)。據統計,我國生活在城市中的老年人(60歲以上),至少有30%以上患有高黏血症。

  1. 高黏血症產生的原因。
  血液中除了血細胞以外,還有多種血漿蛋白,如球蛋白、纖維蛋白原等。這些分子蛋白質增多時,常與紅血球黏合併在血管中織成網路阻礙血細胞的前進,使它們淤滯不動。淤滯的大量血細胞擠在一起停滯不前,越聚越多,最終形成血栓阻塞血管。

  2. 血黏度高的危害。
  患有高黏血症的患者,由於血液流速減慢,血液中的脂質便沉積在血管內壁,會造成各個器官(尤其是大腦)的供血不足,從而導致心肌缺血、腦血栓、肢體血管栓塞等嚴重後果。一般老年人經常出現頭暈、困倦、記憶力減退等現象,總認為是走向衰老的必然表現,其實,這可能是高黏血症帶來的病症。

二、如何降低血黏度
  臨床上,多數病人的自覺症狀並不明顯,但可以通過血液流變學檢查確診。如果檢查發現血黏度高,先不要過於緊張,因為這項檢查結果很容易因喝水多少而受影響,所以,一次檢查結果超標,並不能就此確定為高黏血症。但是,如果多次複查結果都超標,且檢查是在正常飲水量的情況下進行的,那就要引起重視了。
  目前臨床上沒有針對性降低血黏度的藥物,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哪些方法可以降低血黏度呢?

  1. 多喝水。
  臨床發現,血黏度檢查結果很容易受飲水量的影響。如果驗血前喝水較多,血液中有形物質的濃度降低,化驗結果就會偏低;如果驗血前喝水較少,血液中有形物質的濃度升高,化驗結果就會偏高。日常生活中,我們如果能夠多喝水,頻繁少量飲水,血液中有形物質的濃度降低,高黏血症也能得到相應的改善。

  2. 常運動。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缺乏運動的人往往血液迴圈差,容易導致血液黏稠。運動能夠改善血液迴圈,增強血管彈性,促進新陳代謝,可以清除血液中過多的「雜質」,也能起到間接降低血黏度的作用。保持有規律的適量運動,持之以恆,促進血液迴圈,有助於降低血黏度。

  3. 除陋習。
  血液中的脂肪過多,會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對健康危害極大。同樣,如果血液中的糖分子、蛋白質等其他有形物質的濃度超標,也會導致血液黏稠,血流緩慢。所以,在飲食方面,我們除了要限制高脂肪食物外,還要避免高糖、高蛋白食物的過量攝入,應該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飲食清淡忌過飽。另外,還要摒除熬夜、吸煙等不良生活方式,以及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因為這些不良因素都會損害我們的血管健康,也可能間接導致血液黏稠。

  4. 治慢病。
  肥胖、超重者還需要科學減重。如果有高血壓、腦梗塞、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建議平時可加服一些中藥製劑,如銀杏葉片及三七粉等,可活血祛瘀,降低血黏度。
  高黏血症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只靠一種預防保健的方法就想要降低血黏度是不現實的,只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綜合防治,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