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綱出任中宣部副部長對外宣傳或現新風

  四月十三日,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長李書磊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疆廳會見澳門新聞界高層訪京團。中宣部副部長王綱,中宣部辦公廳主任楊小平,中宣部港澳臺新聞局長張強、副局長徐磊,澳門中聯辦副主任嚴植嬋、宣文部長萬速成等陪同會見。
  該消息「出街」後,引發國內外輿論界高度注意,紛紛指出這是王綱第一次以中宣部副部長的身份露面。去年四月二十四日,公開消息顯示,此前擔任浙江省湖州市委書記的王綱已躋身浙江省委常委,任宣傳部部長,當時他是浙江最年輕的省委常委。而僅一年後,他繼原任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市委研究室主任的康旭平,擔任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後,作為國務院總理李強另一舊部的王綱,也從地方轉至中央,擔任中宣部副部長。
  四月十三日晚,王綱「擔綱」,在西交民巷全國記協舊址宴請澳門新聞界高層訪京團一行。他笑說自己與大家是「同行」,因為他不但是在杭州大學新聞系畢業,而且他更是曾長期在新聞戰線工作,從最基層的記者做起,曾任《浙江日報》采訪中心副主任、副社長,當過《浙江日報》下屬子報的總編輯,還曾由陳敏爾點名支援新疆辦報。他還表示,他到中宣部任職才剛十天,當天是受李書磊部長委託,宴請澳門新聞界高層訪京團。
  隨後,四月十九日上午,「讀懂中國.灣區對話」專題論壇在廣州舉行開幕式。十三届全國政協副主席辜勝阻出席,中宣部副部長王綱、廣東省省長王偉中、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鄭必堅出席幷先後致辭。這是王綱第二次以中宣部副部長的職務公開露面。
  從王綱陪同李書磊會見澳門新聞界高層訪京團,及宴請澳門新聞界高層訪京團,以及出席與粵港澳大灣區相關的活動的情況看,王綱在中宣部分管的業務之一,可能是對外宣傳。
  而在澳門新聞界高層訪京團的參訪活動中,有一項是到雄安新區參訪。在翌日的會見活動中,筆者發言表示,看到雄安新區新建和續建項目的工地正不斷開工建設,施工現場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景象。這一切,粉碎了某些海外反華媒體所謂「爛尾」的謠言,讓筆者在親眼目睹中放下心來。雖然邀請單位中宣部港澳台新聞局的這項安排,主要是為了讓澳門新聞界高層親身了解習近平主席建設雄安新區的重大決策部署,但在客觀上卻也發揮了粉碎謠言的「針對性」效益。這給如何更好更有實質效果地做好外宣工作,提供了一個有益的啟迪。
  而澳門新聞界高層訪京團的行程安排,是王綱到中宣部任職之前就確定了的,參訪雄安新區客觀地起到了反駁謠言的間接作用,應是與王綱無關。但從王綱在浙江省委宣傳部長以至更早前的各種傑出表現看,中央的外宣工作,可能會彰顯習近平主席多次倡導的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建立對外傳播話語體系,增強國際話語權,及融通中外是構建對外話語體系的關鍵,對外宣傳工作就是要在不同文明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樑,把中國人的話說給外國人聽,而且讓外國人聽得懂、願意聽,就必須在融通中外上下功夫,而不能用別人不明白的表述方式強加於人的新風。
  在這方面,王綱在浙江省有傑出的表現。二零二二年五月三十日,王綱上任省委常委兼宣傳部長僅一個月時間,「浙江宣傳」公眾號正式上綫。對重要文章,王綱均親自審閱定奪。一批來自機關單位和文化系統的「九零後」「九五後」,以「之江軒」署名,利用業餘時間活躍在公眾號上,解讀浙江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直面國際國內熱點,分析重要决策部署,闡釋浙江改革發展。
  「浙江宣傳」從上綫第一天起就堅持「說人話、切熱點、有態度」,成為眾多網友的「晨讀早報」。精彩文章頻頻「出圈」,其中,《「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歷史不會濃縮於一個晚上》《「低級紅」「高級黑」的六種形式》《嘲諷「小鎮做題家」是一個危險信號》等點擊量破百萬,成為現象級文章。尤其是《「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一文,在公眾號的閱讀量就達到二千萬,從十一月二十九日下午到三十日早間,太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被《「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所「占據」,全網閱讀量超過十二點五億人次。多少人在這個夜晚從這篇文章中汲取到溫暖,堅定生活的信心。文章的一字一句,猶如小雨點,落在普通人心間,澄清了多少困惑,熄滅了多少怨氣。被中國輿論評論為主流媒體轉變文風、提高傳播力的典範。王綱曾評價,該文在「關鍵時刻引導社會輿論、引領人心走向。」
  因此有分析認為,「七零後」的王綱相信是中共宣傳系統中一股新生力量,他具有較大的年齡優勢,接下來仍有很大的提拔空間,而且中央的宣傳尤其是外宣風格可能會有所調整。
  習近平主席在談到對外宣傳時,特別強調要融通中外。而要融通中外,首先就需要了解對方,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說話。需要了解對方的價值觀,行為方式,語言表達等。只有這樣,才能夠找准公約數,這是融通中外的基礎。現在中國對外宣傳工作的一個現實是,中國在一些領域現在還處於有理說不清、說了傳不開的尷尬境地。這背後原因很多,其中關鍵的一點,是不了解對方。往往是自說自話。而中外利益交匯點、情感共鳴點,能夠聽得懂的語言,就是國際交流的公約數。實際上,世界各國千差萬別,需要針對各國不同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異,面向不同國家和地區做到有的放矢。對外宣傳工作不僅要「知己」,還必須要「知彼」,即了解對外宣傳國家民族的個性特點。對外話語也要從實際出發,不能千篇一律「發通稿」。既要講世界通行的「普通話」,也要講面向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方言」,靈活變通。既不盲目崇拜,也不妄自尊大;只有正確認識特定國家和民族特點,才能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必須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融通中外不是簡單地迎合外國人,而是要通過海外受眾樂於接受的方式,易於理解的語言,更好地傳播中國道路、中國制度、中國理念、中國文化,讓中國觀點變成世界語彙、成為國際共識。
  相信,在曾經指導撰寫發表《「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低級紅」「高級黑」的六種形式》等佳作的王綱的主導下,中國的外宣工作將會做得更好。而澳門特區的新聞工作者,是王綱走馬上任中宣部副部長後,首個公開接待的對象,榮幸之至。這必將激勵澳門特區的新聞工作者,繼續高舉愛國愛澳旗幟,樹牢國家意識,增強愛國精神,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愛國愛澳主流價值發揚光大,深入講好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