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山林綠化如何實現「生物多樣性」?

  還有不到半個月,就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聯合國大會於二零零零年十二月二十日,通過第55/201號決議,宣布每年五月二十二日為「生物多樣性國際日」,以增加對生物多樣性問題的理解和認識。指定這一天為國際日是以此慶祝一九九二年五月二十二日內羅畢會議最後通過的決議《生物多樣性公約》協議文本。針對人類活動造成的前所未有的生物多樣性喪失的狀況,《生物多樣性公約》各締約方承諾到二零一零年在全球、區域和國家層次上大幅降低如今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速度,以此為減輕貧困並造福於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作出貢獻。為此,聯合國環境署指定各締約方在每年的五月二十日,舉辦「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活動。一九九二年,我國成為世界上首先批准《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六個國家之一,已經成立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委員會,並制定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中國政府還宣布,將該公約延伸至澳門特區適用。
  就在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前夕,有本澳的環保人士指出,市政署由二零一八年起逐步開展各項山林修復計劃,以求儘快恢復因遭受「天鴿」、「山竹」以及「海高斯」等超強颱風吹襲而嚴重受損的山林,至今計劃已進行到第六期。該計劃是採用內地增加島嶼、荒郊綠色面積的模式,即將土地上所有植物全部剷走,然後重新栽種一些當局認為合適的樹苗,容易導致山體下的原生生態系統則被「完全」摧毀,將令大自然「好傷」。內地這種育林方式,綠化效果快,惟與其他國家復育模式不同。由於內地整體土地面積大,該方法對其生態多樣性的影響相對較小。但本澳山體細小,原本物種多樣性已相對低,一旦被毀則未必能完全復原。「我們明白路環的確需要復育,但以這種方式,弊大於利。」
  對此批評,筆者承認自己沒有進行實地調查,因而沒有發言權。但環保人士對維持路環山頭生態多樣性的訴求,是符合在澳門特區生效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協議的精神的。不過,若要恢復路環山頭的綠化原貌,則要看是將「原貌」的時間點標定在何處。而從路環以至澳門半島的松山等山頭的綠化歷史來看,無論是哪個時段的「原貌」,都未必能夠完全適合當今的環境需要。
  實際上,路環山頭(其實還包括市區的松山)的綠化史,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其一是初始階段,此前無論是路環的山頭,還是東望洋山,基本上是光禿禿的一片,沒有綠化可言。這個時段的「原貌」,相信並非是所有澳門居民所願。
  一八八三年至一八八六年在位的澳葡總督羅沙,開始在路環和東望洋山種植馬尾松,因而東望洋山又名松山,還曾被稱為「萬松山」。在當時,市民上山運動時,會聞到濃郁的松脂味,心曠神怡。如果能夠恢復到此時段的「原貌」,可能是符合澳門市民的最大公約數,而且也能讓「松山」之名名副其實。
  但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種叫做「松材綫蟲」的害蟲感染澳門的松樹,造成大量松樹枯萎死亡。而根據植物學家的觀察研究,這種蟲害是松樹的「癌症」,根本無法醫治,更不可能預防。因此,要想恢復到路環山頭百頃松濤呼嘯,東望洋山「萬松」迎客的「原貌」,也不可能。
  「松材綫蟲病」又稱「松枯萎病」,是一種毀滅性蟲害。它是通過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蟲傳播於松樹體內,從而引發松樹病害。被松材綫蟲感染後的松樹,針葉黃褐色或紅褐色,萎蔫下垂,樹脂分泌停止,樹幹可觀察到天牛侵入孔或産卵痕迹,病樹整株乾枯死亡,最終腐爛。綫蟲能在六個月內使松樹死亡,是使松林大片被毀的重要害蟲。
  松材綫蟲病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韓國等國均有發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侵襲中國香港,幾乎毀滅了香港分布廣泛的馬尾松林。與此同時侵襲澳門,也使得路環山頭和松山的松樹大片遭殃。一九八二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被發現,隨後相繼在安徽、山東、浙江、廣東等地形成幾個疾病中心,並向四周擴散,使這些省的局部地區發生並流行成灾,導致大批松樹枯死。我國的台灣地區由於不願使用DDT作傳染性的防治,因而一九八五年左右台灣松樹林即遭受毀滅性的打擊。中國大陸使用DDT治理,卻也形成另一種環境的嚴重汙染。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松材綫蟲病向北擴張,導致東北亞和歐洲針葉樹大面積死亡。
  由於松綫蟲的毀滅性危害,該蟲已被為對內、對外的重要檢疫對象。現在,內地有多個省份以至縣域,都分別制定防治松材綫蟲病的地方法例或計劃,可見其危害性的嚴重。
  筆者及所服務的報社,是最早及獨家報導路環山頭受到病蟲害的侵蝕的。而且,也是獨家報導,在澳門路環四廟慈善會負責人的引介下,澳門農林廳邀請廣東省林業廳的專家來澳進行調查,得出結論,並制定了重新綠化路環山頭的計劃。鑑於這種病蟲害是植物界的「癌症」,無法搶救松樹,只有改種能夠抵禦這種病蟲害的闊葉樹種如台灣相思等,並以「梅花間竹」方式將各種樹種隔開,才能遏制病蟲害的蔓延。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五年間,廣東省林業廳的林業工人和技術員在路環重新造林面積達一百七十八公頃,栽種樹木逾二十三萬株,共十六個品種。這樣,才遏止了這場病蟲害。這種方式也延引到澳門半島的松山。此是澳門與內地交流合作的最早事例。
  如果說,是恢復到此時的「原貌」,也還不錯。實際上環保人士所指的「原貌」,可能也就是這個時段的原貌。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上世紀八十內地初的這個重新造林計劃,也逐漸暴露了其不足之處。首先是整個計劃帶有當時的「時代特徵」,比較粗放;其次是就像鄧小平形容對外開放是「打開窗戶,新鮮空氣進來了,蒼蠅也飛進來了」那樣,由於是各種樹苗間混雜交錯種植,不便於工作人員進行維護打理,因而雜草叢生,微甘菊等有害植物瘋狂生長,威脅綠化樹木的生存;再次是當時為了「壓住」松材綫蟲病害,並根據路環山頭的土壤及降水等特點,主要是種植台灣相思樹。而台灣相思的樹齡較短,平均壽命約五十年左右,亦有植物學的教科書指台灣相思種植約二十至三十年時,便有可能突然老化,並易遭真菌入侵,健康狀況在短時間內急速惡化,甚至出現倒塌的情況。因而路環山頭在四十年前種植的台灣相思,現在已經步入老年期,健康和結構狀況日漸惡化,更容易受到病害、風害或其他因素影響而死亡。這可能就是其無法抗禦「天鴿」等颱風襲擊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恢復這個「原貌」,也不切合實際。
  當然,市政署現在推動的計劃,是否最科學最合理,可以討論。但訴求恢復「原貌」,則顯然是不夠「與時俱進」了。不過,提出「多樣性」的訴求,卻是符合最大公約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