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一號」成功發射意義重大

鄒玖勝

  澳門首顆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澳門科學一號」日前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內地與澳門開展航天領域合作的又一個成功案例,更是為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尤其是科技發展大局中增添一項耀眼的里程碑。
  據了解,該衛星作為國際首顆低緯度地磁場與空間環境的科學探測衛星,國內地球磁場探測精度最高的衛星,將顯著提高我國空間磁測技術水平。該項目由國家航天局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聯合開展,探測數據由雙方共享,開闢了內地同澳門在航天等創新科技領域開展合作的新路徑,拓展了以內地為基礎、澳門為窗口開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廣泛合作交流的新空間,為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和航天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澳門科學一號」衛星採用「A星+B星」聯合觀測模式,A星搭載高精度矢量磁強計、標量磁強計等載荷,主要用於地球磁場探測;B星搭載高能粒子探測計、太陽X射線儀等載荷,主要用於獲取太陽輻射、高能粒子等服務於地磁探測的空間環境數據。衛星發射入軌後,可與歐洲Swarm衛星、「張衡一號」衛星形成良好的互補觀測,實現測量與研究地球低緯度的磁場與空間環境變化,監測南大西洋地磁異常區磁場時空變化等一系列重要科學目標,為人類長期研究地磁場的演變提供寶貴的觀測數據,進一步推進我國在岩石圈磁場、地磁場起源、空間天氣預報、地磁導航、航天器空間運行安全等領域的研究進程,實現我國在衛星高精度測場探測與多參量聯合觀測技術領域的跨越式發展。
  「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項目鼓勵科學數據的開放共享和應用,將通過相關數據政策,促進與國內外科研機構開展廣泛合作,產出更多科學研究成果,加強人才聯合培養和交流。
  可以說,「澳科一號」成功發射在對人類科學進步作出貢獻的同時,亦將促進澳門成為未來人類生存環境研究的國際中心,助力澳門成為吸引國際高端基礎科學人才的優勢平臺,成為澳門青少年科學普及工作的生動依託,提升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科技影響力。
  事實上,回歸前,外界對澳門的認知大抵只有博彩業,科技產業對於昔日澳人而言可謂天方夜譚。回歸後,中央及特區政府深明本澳產業過於單一的發展短板,近年來致力推動產業適度多元,推動科創便是其中一環。近廿年來,政府對發展科創一直不遺餘力,訂定科學技術綱要法,科技政策從無到有。先後成立和組建了科技委員會、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創新科技中心、電信管理局(後與郵政局合併)、工業園區有限公司,科學館有限公司等,大力支援本地科研科普,同時加強與國家的科研合作及交流,在2010年設立的中藥品質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積體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智慧城市、物聯網、大數據、太空科學及健康科學等領域,2018年更新設立智慧城市物聯網和月球與行星科學兩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其中的「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正是「澳科一號」的研發單位,該實驗室由澳門科技大學設立,實驗室以太陽系天體的理化機理,圍繞從內至外的四個圈層來研究:內部、地貌地質、大氣、磁層與空間環境。並且按國家深空探測所涉目標天體,集中研究月球、火星、小行星以及巨行星;近五年來發表SCI論文一百四十一篇,二零一六年在「太陽系探測領域」發表的論文數量及被引頻次均排列國內第一位;曾獲澳門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些發展為澳門帶來科研平臺、科技優勢、推動高校學術研究水準外,更重要是可以藉以匯聚、培養一批屬於澳門的科研技術人才隊伍,助力澳門未來發展科創事業。
  科技是國家強盛的基石,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而澳門要強盛,也一定要發展科學技術。正如行政長官賀一誠日前出席第三屆Beyond國際科技創新博覽會開幕式上強調,謀劃推進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就是要主動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當前,澳門特區政府正積極把握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會,加快謀劃推進「1+4」適度多元發展的策略,高科技正是其中的關鍵。為此,澳門積極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優化創新發展環境、引入科技創新人才,不遺餘力地將科創事業推向新的高度。同時,澳門正積極推廣科技應用,促進傳統產業的升級轉型,利用澳門四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持續加強基礎研究,推進產學研融合發展,推動科技項目的孵化,進一步發掘引進以及培育優秀科創項目,不斷培育新的技術、新的產業和新的業態。
  誠然,科技創新力量是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靠。《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將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澳門因具備自由港和低稅制、大量旅客流動的吸引力、深合區潛藏的發展驅動力,以及産業市場高度開放的國際性優勢等,在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方面,具有國際門戶的優勢。若能進一步發揮澳門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角色功能,做好向世界展示「中國智慧」、推廣「中國科技產品」的工作,想必能帶來更強大的城市群協同創新效應。
  有議員就表示,一直以來,澳門致力發展「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及「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等中央定位的角色,過程中累積大量國際化的文旅服務、跨國商貿、展演藝術及創意等方面的經驗。今屆政府採取「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將持續推動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四大重點產業的發展。建議政府乘建設國際科創中心的東風,進一步支持澳門打造成為科技創新領域的「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把講好「中國科技故事」成為深化澳門定位發展的新台階,既可為四大重點產業的升級發展指引新路向,更能增添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作為向國際社會展示祖國對外開放及科技實力的「重要窗口」這一亮麗名片。
  一是「一中心」:將澳門凝聚成為中國智慧科技研發成果的體驗中心。通過創造條件,出台政策鼓勵擁有高端科技成果的內地企業,將智慧政府、智慧衣、食、住、行等前沿科技産品在澳門落地及推廣應用。藉此向更多內地及外藉旅客通過到訪澳門,走近「中國智慧」。
  二是「一平台」:打造澳門成爲以數字創意爲主導的產品、服務和知識産權交易平台。通過促進以數字經濟所生成的產品、服務和知識產權交易在澳門落地,此舉既能提升澳門在科技業界的專業形象和開拓經濟多元的新亮點,又可成為現代會展的特色內容,更可與國際社會分享「中國經驗」。滴灌通就是一個精彩的新嘗試,值得加大加快拓展更多新氣象。
  三是「一基地」:建設現代科技與歷史文化深度融合的示範基地。參考近日成功舉辦的大三巴牌坊沉浸式數字體驗展,挖掘更多可用科技手段賦能文化底蘊的試點,爲澳門豐富的中西文化元素再添科技色彩,拓展「中國智造」的多元應用。通過把大灣區乃至全國的前沿科技產品在澳門進行展示、體驗和應用,增添澳門作為科技創新走廊節點城市的亮點和優勢。通過把澳門打造成為展示我國科技實力的一扇「科技之窗」,為祖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貢獻澳門力量的同時,更讓科技成為促進澳門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目標的有力支撐!
  另一方面,澳門要踏上科創發展之路,培育人才是關鍵。疫情暴露了本澳經濟發展的深層次問題,產業結構單一、過度依賴博彩業、經濟韌性不足,優化經濟結構迫在眉睫。人才乃發展的關鍵,本澳着力發展新四大產業,吸納重點產業的領軍人物及高端專才,有利於突破產業發展的瓶頸、帶教本地人才成長、引領社會長遠進步。經過優化後,引進「高端人才」、「優秀人才」及「高級專業人才」的《人才引進法律制度》法案,正式獲立法會細則性通過,七月起生效,取代現由貿促局負責的技術移民制度。透過人才培養、人才回流、人才引進並行措施,通過建設優質的國際高等教育平台,強化產業導向的課程設置,實施新人才引進制度,為澳門社會和經濟發展儲備各層次高質人才。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近年各地都在「搶人才」,以不同政策及鼓勵措施招攬,澳門要爭逐行業的領軍人物、高端專才,絕不容易。有商界人士就表示,全球各地都在爭奪人才,內地各省市、香港積極搶人才,香港去年底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吸引不少年輕專業人才申請。澳門今年擬於七月推出人才引進制度,已算遲起步,人才搶奪戰「輸在起跑線」,需要有足夠的城市吸引力及發展前景,才可吸引專業人才來澳定居發展。遠一點的新加坡,早在疫情期間就意識到疫後的人才競爭、產業發展問題,及早佈局迎接疫後復甦機遇,吸引全球資金、人才加入當地發展。本澳營商、就業市場存在保護主義,政府需平衡本地居民就業及產業發展前景,卻錯失搶佔人才先機。任何法案都未能完全做到盡善盡美,應當及早推出人才制度,在實施過程中持續因應實際情況,完善及收緊程序,兼顧本地居民及產業發展。人才移居當地發展,除了要有足夠的產業發展前景,城市本身的住屋、教育、交通、醫療、社會福利、人文環境等都是人才考慮的因素。本澳需持續完善配套環境,營造宜居、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形象。
  在今後「十四五」新時期中,探索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將是本澳未來逐步發展經濟適度多元的重要部分。當中,青年作為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在新時代下更要有勇於擔當的精神,創新思維、激發創意,以最好的準備完成新時代的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