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共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第六屆臺胞社團論壇文化分論壇紀實

  「中華文化不僅是海峽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維繫海外華僑華人民族感情的重要紐帶。臺灣海峽雖在地理上分隔了兩岸同胞,卻永遠割不斷中華文化基因的傳承和根脈。」長期生活在馬來西亞的臺胞、世界華文文學聯會副會長戴小華出席第六屆臺胞社團論壇文化分論壇後如是說。
  10月12日至13日,以「攜手共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為主題的第六屆臺胞社團論壇文化分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海內外的80多位臺胞社團領袖和各界嘉賓,圍繞「非遺所思·暢想未來」和「兩岸同根·溯源而上」兩個子議題,進行分享、討論和對話。全國台聯會長鄭建閩、副會長王慧出席「兩岸同根·溯源而上」子論壇。
  傳承非遺技藝 堅定文化自信
  在「非遺所思·暢想未來」子論壇上,6位兩岸非遺領域工作者作主旨演講,引領嘉賓一起思考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的創意創新、知識產權保護、人才培養等問題,暢想未來兩岸如何在文化上更進一步拓展合作空間。
  「這是我帶著土家織錦創作產品及織布機,到米蘭、巴黎展覽,現場與一位70多歲外國人比拼織布的照片。我的織布機有1千多年歷史,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們織出讓外國人嘆服喜愛的精緻花紋,並將原始而複雜的土家織錦非遺手工技藝傳播至海外。」國家一級皮具設計師、土家織錦非遺傳承人林俊億指著照片表示。
  林俊億擅長用「老手藝」玩出「新潮流」。他經常穿梭在兩岸少數民族村落,學習各種纖維藝術、印染技巧,掌握了29個「非遺」技法,把土家織錦、廣繡、蘇繡、香雲紗、侗錦等各種非遺繡法融入皮具中,設計出許多獨特而富有中國韻味的包包、服裝,深受海內外青年喜愛。「改變國人推崇外國品牌的觀念」是林俊億的夢想,「我希望將自己成立的『非遺王子』原創品牌打造成百年品牌,把中國傳統文化之美髮揚光大。」
  「只有唯一能夠取代第一。」臺灣陶藝家陳金旺手持名為「犀旺」的犀牛創作物品說:「這個茶器,是取臺灣大肚山的紅土,結合臺灣森林防火保護文化,以犀牛為消防員形象進行的創作,融美觀與實用於一體,寓意大地生機蓬勃。」
  陳金旺用他的作品,向大陸工藝界傳達一個創作理念——「要善於挖掘大自然的資源,如土壤;汲取當地特色文化元素,如臺灣媽祖文化、少數民族圖騰等,為自己作品找出唯一性。」
  如果說緊跟時代創新能更好地「活化」非遺技藝,並將其傳承下去,那麼對文化創意進行知識產權保護,便更能激發創新活力、更好傳承非遺技藝。「文化IP核心就是知識產權。把具有知識產權的文化IP與產業結合,形成產品並進行運用的方式即『藝術授權』。」中央美術學院臺灣省籍教授、國際藝術授權基金主席郭羿承開門見山提出了保護非遺技藝、提升非遺文化附加價值的方法。
  「中華文化非遺技藝中有很多優秀內容值得去做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其直接落地路徑就是IP授權規劃。」從事文化產業政策、學術、實踐工作20餘年的郭羿承,為包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杜甫草堂、平遙古城等進行IP頂層設計。
  「臺北故宮博物院IP設計前的授權商品的營收大約是2千萬新台幣(下同),設計後產值超過15億。」郭羿承說,「進行IP設計如果可以提升文化價值,那麼不進行IP設計最不好的結果就是被人進行文化搶奪,如功夫與熊貓本來是中國文化的內容,結果卻被美國人進行商標登記,成了美國的IP了。希望熱愛中華文化的我們保護好、傳承好先人流傳給我們的技藝。」
  「IP設計是未來文化界、工藝界的發展方向。」臺灣泉州派木雕妝佛非遺傳承人柯錦中指出:「我對傳統妝佛技藝的創新有兩點,一是不用泥漿用透明漆打底,呈現原木瑰色;二是不再整佛貼金,而是選擇更細緻耗工的方法,在漆線雕上貼金箔。原木色系、漆線安金這兩項妝佛工藝已成為我的著作權。」
  臺灣妝佛技藝分泉州派、福州派、漳州派三個派別,其中泉州派以漆線雕技藝最為出名,已有1400多年傳承歷史。從小踏入師徒制學習的柯錦中說:「13歲到27歲,我一年工作休息只有10天,一天做12小時以上,才把妝佛技藝傳承到一個相對圓滿的狀態。」創作40餘年的他,把技藝一點一滴傳授給長子。對於收授學徒擴大傳承,柯錦中表示:「未來要能申請非遺相關補助,我打算收更多徒弟。為讓這門手藝代代相傳,我會努力、努力、再努力!」
  非遺人才培養問題,一直是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三代臺胞童彥婷掛念在心並付諸實踐努力去解決的問題。「高校如何為非遺人才培養提供助力?」通過近幾年教學和實踐,童彥婷總結歸納了一套人才培養模式,希望通過院校、品牌、企業和社會機構的協同,結合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教學方式的調整,最終培養出非遺傳承特色人才。
  2019年以來,童彥婷依託全國臺聯海峽兩岸非物質文化傳承發展交流基地開展許多兩岸交流活動及非遺人才培養、非遺產品創新工作。「我們會與非遺傳承人或非遺專案合作,培養學生對非遺技藝的興趣。」童彥婷指著2015級周衍同學的《年畫五祈》設計圖說,這是我們與湖北省國家級非遺老河口木版年畫的專案合作,結合年輕人流行語如「拒絕熬夜」「希望世界和平」「希望升職加薪」等,重新設計木版年畫人物形象,希望這種創新方式讓更多青年喜愛傳統文化,並自願傳承木版年畫。
  「中華漆藝有8千年傳承歷史。故宮的屏風、寶座、牌匾都是出自金漆鑲嵌這門技藝。」同樣注重非遺人才培養的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館長、清宮造辦處金漆鑲嵌第六代傳人柏群指出:「真正的工藝極致還是在優秀傳統文化中。依託博物館平臺,我們讓燕京八絕大師、宮廷精品走入大中小學、貧困鄉村,走到港澳臺、國際大舞臺上。我相信,在瞭解學習國粹氛圍下成長的孩子,長大再見到LV和香奈兒就不覺得有什麼了。」
  「兩岸攜手,匠心永承。」柏群表示:「歡迎臺灣地區非遺傳承人共同加入代表我們最高端的手工技藝的當代造辦處,兩岸攜起手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未來,臺灣方面要是有意願且條件具備,我們能在臺建立燕京八絕校園展廳,所有藏品由我們捐助!」此言一出,全場歡呼鼓舞、掌聲四起。
  「聆聽非遺傳承人分享他們的經歷與成果,最大的感受是——這些人都很有自信,對自己很自信,對作品很自信,更對我們五千年文化傳承很自信。這些發自內心的自信,感染現場所有人。」「我終於親眼見到『具有文化自信』的人了!」嘉賓們紛紛表示。
  誠如全國臺聯副會長、江蘇省台聯會長鄒振球所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使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同時它也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使我們相聚於此,共謀、共續、共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溯黃河之源、溯國家之源
  「黃河不僅流淌在中華大地,也流淌在我們的心裏。」臺灣嘉賓說。
  在「兩岸同根·溯源而上」子論壇上,圍繞凝聚中華民族認同感的黃河主題,主辦方發佈了一部專為臺灣同胞拍攝的《溯源而上》文化黃河紀錄片,展開了一場追溯家國情懷的「家在黃河邊」文化沙龍,舉辦了一場「黃河國家文化公園識別字號建構與民族認同」的主題講座。
  臺灣統一聯盟黨主席戚嘉林開場闡釋「兩岸到底同根到什麼程度?」他說,臺灣2300萬人口中,98.3%來自大陸漢族,1.7%是少數民族,而這1.7%的少數民族又與漢族歷經400年通婚融合。所以說,兩岸是100%同根。
  兩岸同根,有共同的文化記憶、宗教信仰、民間信俗,這在《溯源而上》影片中揭示不已。「我去過臺灣六次。為讓臺灣人民瞭解唐卡藝術,我們在臺灣孫中山紀念館、101大樓都設過展,看到臺灣同胞對文殊菩薩、白度母、綠度母等繪畫內容都很熟悉時,我很感動,可見兩岸文化血脈、信仰相同。為此我也拓展唐卡繪畫的內容題材,把臺灣多數人崇信的媽祖,用24K純金技藝繪畫而成,讓臺灣同胞更愛媽祖,更喜歡唐卡藝術。」熱貢畫院院長、國家級非遺熱貢藝術傳承人娘本在影片中娓娓道來。
  觀影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淩友詩表示:「這支片子讓我看得熱淚盈眶,因為它不只有黃河的風土人情,更講到兩岸共有的媽祖文化。娘本大師繪製了媽祖唐卡,就是為了告訴兩岸同胞:從青島的漁民到臺灣的廟會,媽祖都被崇奉著、敬仰著、信賴著,這不就是兩岸文化與歷史緊密連結、無法斬斷的最好印證嗎?」
  臺灣醫療品質促進聯盟秘書長曾中龍表示:「希望能將片子上傳到網路,方便更多島內臺胞轉發給家裏孩子看,讓他們知道黃河、瞭解祖國。」
  黃河雖不流經臺灣,但它從山東省東營市入海後,「河海相遇」,只要臺灣同胞一路向西追尋,一定能找到與它的情感共鳴。現場有四位臺胞嘉賓與大家分享他們與黃河的故事,以及對黃河文化共鑄出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解。
  河南鄧州有個臺灣村,祖上系臺灣高山族人,曾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一名馬夫,後隨將軍征戰至河南,在此娶妻生子,開枝散葉——這段輕描淡寫的歷史,是《溯源而上》片中主人公吳天璽歷盡奔波追尋確認而梳理出的片段。
  臺灣宜蘭出生的吳天璽,回到父母家鄉河南創業,2003年得知臺灣村存在,就傾盡全力為臺灣村村民找到在臺灣的高山族族親,使兩岸族人重新聚首。「這是我的使命,否則300多年了,為什麼是我而不是別人讓這段根脈情緣接續上?」吳天璽表示:「文化、血脈、信仰能產生力量。我本身就是豫臺兩地的連接,願盡一生心力,促進祖國統一、黃河根脈文化傳承。」
  「臺灣少數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對中華民族、中華文化認同度很高。」臺灣花蓮縣阿美人、中華兩岸少數民族文化經貿交流協會理事長巴湃·拉拉格獅提出,黃河沿線有許多少數民族,以後有機會要多與他們交流。
  在美國生活近50年的臺胞、全美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聯合會秘書處副秘書長鄒志強表示:「2007年首次回祖國走遍大好河山,看見黃河便想到中國崛起、中美博弈的現狀。我相信黃河造就的中華民族克苦克難精神會讓我們經得起西方圍堵,走自立自強道路。」
  「我到過黃河源頭巴顏喀拉山,那裏的黃河水很清澈。我孫子受臺灣『去中國化』教育影響,都不知道黃河、長江了,因此我暗下決定,每年帶孫子回大陸看壯麗山河。」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前總會長林燿呈說。
  在主持人和四位臺胞嘉賓的精彩分享下,台下觀眾紛紛互動訴說自己的黃河故事,動情之處還唱起豫劇曲目,文化沙龍自帶流量、直入人心。
  黃河哺育的中華兒女,闖關東、走西口、過臺灣、下南洋,遍佈世界各地。臺灣同胞稱自己是「河洛郎」,對黃河有天然親近情感。正如文化和旅遊部黃河文旅行課題組組長範周指出,黃河已成為兩岸同胞和海內外華人共同的一種民族文化符號和情感紐帶。海峽兩岸,同宗同源,我們同是深受黃河文化影響的一家人。
  文化論壇的幕前幕後
  「文化論壇不僅大咖雲集,連細節安排都充滿閩南特色與文化氣息。」一位細心的臺灣嘉賓指出幾個貼心設計——
  「非遺文化的演講嘉賓,分別是60後、70後、80後,反映了不同年齡層非遺從業者的不同關注點,體現了文化傳承綿延不斷,不僅屬於我們這一代人,也屬於子孫萬代。」
  「大家賀!」廈門廣播電視集團主持人華堃的一句閩南語問候和穿插其中的閩南語主持,拉近了兩岸同胞彼此的親切感。
  「折頁設計太精美了。」其中既有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兩個結合」、強調「中華文明統一性」、講好「黃河故事」、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等重要論述,也有體現中國版圖和黃河沿線9省份的標誌性文化印記,還有非遺文創作品展示及其創意理念介紹。這樣的用心設計和特色圖樣,讓人眼前一亮,倍感溫馨。
  「兩場茶歇播放的音樂不同,很應景且各具特色。」首場播放的是閩南語歌曲《梧林》,輕鬆的曲調為兩岸同胞交流帶來歡樂氛圍;第二場將《大河上下》黃河長卷以視頻方式呈現在大家眼前,並隨著黃河流經區域播放具有地域特色的歌曲如藏語歌、陝北民歌,為觀眾帶來視覺聽覺的盛宴。
  「兩場會場佈置也十分用心。」第一場展示「非遺所思」首屆華夏獎海峽兩岸非物質文化創意設計邀請賽獲獎作品;第二場展出《大河上下》黃河長卷,兩場皆吸引觀眾駐足觀賞。「《大河上下》黃河國畫長卷也將長期在全國臺聯展出,供來訪臺胞賞閱。」工作人員向觀眾介紹表示。
  文化分論壇多層次、多緯度深挖非遺文化及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兩岸聯繫,為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李俞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