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維護台海和平必須旗幟鮮明反對「台獨」

  王毅:維護台海和平必須旗幟鮮明反對「台獨」
  【香港中通社3月7日電】7日上午,中國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記者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談台灣問題時表示,相信大家遲早會看到一張國際社會遵守一中原則的全家福照片,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當天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台灣選舉結束後,外界擔憂台海緊張局勢升級。兩岸和平統一前景是否黯淡?如何看待目前台海局勢?
  王毅答問表示,台灣地區選舉,只是中國的一個地方選舉。選舉結果改變不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基本事實,也改變不了台灣必將回歸中國的歷史發生。
  選舉結束之後,180多個國家和國家組織重申遵守一個中國原則,支持中方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這充分說明,一個中國原則,已經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如果現在還有人縱容支持「台獨」,那就是挑戰中國主權。
  王毅接著表示,如果現在還有人縱容支持「台獨」,那就是挑戰中國的主權;如果個別國家執意與台灣地區保持官方關係,那就是干涉中國的內政。相信大家遲早會看到一張國際社會遵守一中原則的全家福照片,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他指出,「台獨」分裂行徑是台海和平穩定的最大破壞性因素。要真正維護台海和平,就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台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越有力,台海和平就越有保障。
  「我們的政策很清晰,就是繼續以最大誠意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底線也很清楚,就是絕不允許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王毅說,台灣島內誰想搞「台獨」,必將遭到歷史的清算。國際上誰要縱容支持「台獨」,必將引火燒身、自食苦果。
  王毅最後強調,海峽兩岸骨肉相連,民族根脈不可分離。所有炎黃子孫,所有龍的傳人都應秉持民族大義,共同反對「台獨」,支持和平統一。
  福建泉州市長回應漁船事件:對台方行徑極其憤慨
  【香港中通社3月7日電】3月6日下午,中國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省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會後,全國人大代表、泉州市長蔡戰勝在回應「2·14漁船事件」時指出,大陸方面一直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在沿海多地設置方便台灣漁民避風、供給和應急的設施。
  「反觀之,台灣當局以各種理由對大陸漁船進行暴力,無視大陸漁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們對此行徑表示極其憤慨。」蔡戰勝表示。
  中國國台辦早前在回應關於「維護有關海域作業秩序問題」時指出,大陸方面近年來採取各種措施,加強對漁民出海生產管理。對台灣漁民,以同胞情誼相待,在沿海設立台灣漁民接待點,為台灣漁船、漁民提供避風、補給、供水、搶險救助等幫助。台灣有關方面應當尊重兩岸漁民長期在傳統漁區作業的事實,停止抓扣大陸漁船和用粗暴危險方式對待大陸漁民,保證漁民生命財產安全。
  大陸方面亦多次呼籲,台灣方面應盡快公布事實真相,嚴懲相關責任人,向遇難者家屬道歉,滿足遇難者家屬合理訴求,給遇難者家屬和兩岸同胞一個交代。這是處理「2·14漁船事件」的當務之急。
  美智庫指美對台部分軍售10年後才交付
  【香港中通社3月7日電】台北消息:美國智庫表示,美國積欠對台軍售總金額在2月無太大變化,但有兩個新項目值得討論,因每項交付時間都超過10年,美國國會應調查背後原因。
  據報道,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稱,美國總統拜登政府今年2月僅宣布一項新的對台軍售案,價值7500萬美元,為通訊系統設備升級,未公告有新的武器裝備。美國積欠對台軍售的總金額大約是191億美元。
  然而有兩個項目值得討論,一是導彈,另一是F-16戰機的升級。
  美國國防部今年2月宣布與雷神公司簽訂合約,將生產並交付50枚空對地導彈給台灣。
  這份合約是履行美方2017年6月宣布的軍售案,等於宣布軍售後過了7年才授予合約。合約裡還明確指出預計將於2028年3月交付。這意味著從美國宣布軍售到交付這50枚導彈,需要將近11年。
  此外,美國空軍今年2月宣布完成了金額45億美元的台軍F-16機隊升級計劃。美方是在2011年9月宣布該項計劃。然而,從美方公告到台灣2018年底接收第一架升級飛機,中間花了7年;從美方公告到台灣2023年12月接收最後一架升級飛機,中間歷時12年。
  智庫稱,這兩項軍售項目,都凸顯台灣等待美方交付時間異常久,美國國會應調查背後原因,以改善美國對台軍售交付延宕情況。
  針對美國對台軍售,中國國台辦曾應詢指出,民進黨當局企圖「倚美謀獨」「以武謀獨」,只會給台海地區帶來兵凶戰危,只會把台灣同胞推進危險境地。民進黨當局應立即停止損害台灣同胞切身利益、危害台海和平穩定的行徑。
  藍委提議台灣大選改為「二輪投票制」
  【香港中通社3月7日電】台北消息:中國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提出修改台灣大選為選制,防止選出「少數當選者」,遭到民進黨立委反對與質疑。翁曉玲7日強調,時代在進步,大選選制也要與時俱進,應修改為「二輪投票制」。
  台灣2024年大選中,當選的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得票率僅為4成,未獲過半數選票,被認為是「少數當選者」,無法代表台灣主流民意。
  翁曉玲建議,為保證最終當選者符合主流民意,台灣大選應改為「二輪投票制」,若一輪投票中無候選人獲得過半數選票,則進入第二輪投票。
  此提議遭到民進黨立委反對與質疑,翁曉玲表示,台灣大選採取相對多數「一輪投票制」已近30年,選舉制度需要與時俱進,現行制度下,當選者可能只獲得少數選民支持,缺乏穩固民意基礎,行政機構也難以穩定運作。
  翁曉玲指,現行制度還造成選票浪費,到選戰最後關頭,選民有可能被迫「棄保」,放棄原先支持對象,限縮了選擇自己偏好候選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