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研究 ──基於《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的視角

齊冠鈞
  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九個珠三角城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形成的城市群,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明確了澳門的發展定位,即「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為澳門下一階段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通過大灣區內的資源整合,有利於實現粵港澳區域發展的優勢互補,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此背景下,開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澳門經濟發展現狀
  (一)經濟基本面保持良好
  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生產總值(GDP)合計超過102,158億人民幣,其中香港佔比23%,達23,049.14億人民幣,澳門佔比3%,達3,102億人民幣,人均生產總值為525,865元人民幣,經濟實質增長9.1%,澳門此兩項指標均為大灣區各城市首位。隨着澳門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一帶一路」戰略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預計未來一段時期內澳門經濟仍將保持平穩發展。
  (二)會展業穩步提質發展
  根據《2017年度中國展覽數據統計報告》顯示,大灣區城市廣州、深圳、東莞位列展覽面積、場次的前三甲,澳門與之相比雖還存在不少差距,但近幾年的成績也十分突出。2017年澳門共舉辦了1,285個會議活動,同比增長7.5%,與會人數約24.5萬人次,同比大幅增長39.2%。同期共舉辦了51個展覽,同比下跌7.3%,入場人數160.8萬人次,同比上升7.2%。入場人次2萬或以上的非政府機構主辦之大型展覽共21個,同比下跌8.7%,入場人數120.3萬人次,同比上升5.4%。作為特區政府大力推動的新興產業之一,會展產業對本澳經濟的貢獻備受關注。2017年《澳門會展產業附屬帳》的試算結果顯示,隨着會議數目增多及規模擴大,會展活動在各主要相關行業的需求總額由2015年的24.5億澳門元增至2016年的32.2億澳門元,然後再增至2017年的61.1億澳門元。在扣除中間消耗後,會展活動的增加值總額由2015年的14.4億澳門元增至2016年的18.1億澳門元,再升至2017年的35.5億澳門元,與2015年相比,2017年會展活動的增加值總額增加了146.6%。在特區政府「以會議為先」的政策支持下,澳門舉辦的國際會議和專業展覽數量與日俱增,行業規模平穩上升,影響力不斷擴大,成為打造城市特色品牌的重要內容。特別是逐步打造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活動。例如,舉辦「世界旅遊經濟論壇」、「央企支持澳門中葡平台建設高峰會」、「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等重大活動,對澳門整體城市形象和知名度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拉動作用。
  (三)旅遊產業逐步升溫
  大灣區11個城市中,香港、澳門、深圳、廣州、江門均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近年來,內地遊客赴境外旅遊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港澳作廣大旅客的出訪重要目的地,隨着港珠澳大橋的順利開通,赴澳門旅遊也愈發便利化。2017年全年澳門入境旅客共3,261萬人次,同比增加5.4%。留宿旅客增加9.9%至1,725.4萬人次,位列大灣區各城市中第8位。全年旅客總消費達613.2億澳門元,同比上升16.4%;其中中國內地遊客消費達到22.03億澳門元,同比上升11.5%。留宿旅客(497.5億澳門元)及不過夜旅客(115.7億澳門元)分別增加18.2%及9.5%。旅客人均消費1,880澳門元,同比上升10.5%。隨着內地遊客對高端旅遊需求的不斷提升,未來在大灣區建設過程中,澳門可協同香港、深圳、廣州、珠海、江門等打造「一站多程」式旅遊項目,在保持內地遊客穩步增長的同時,進一步挖掘海外尤其是葡語國家的遊客市場,充分開發本地區的旅遊產業增長潛力。
  (四)中醫藥產業初見成效
  在中醫藥研究與發展方面,同樣位於大灣區範圍內的珠海橫琴緊挨澳門,為澳門中醫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的空間資源,2011年4月19日,「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在橫琴新區正式奠基,成為粵澳合作產業園區的首個落地項目。經過六年的發展,澳門中醫藥產業初見成效,2017年,澳門共有8間製造中藥的場所,在職員工115人,收益4,580.8萬澳門元,增加值總額1,482.5萬澳門元,同比下跌27.0%。澳門自2011年起建立國家首個中藥品質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多年來在推動中藥品質鑑定技術、藥理研究、參與標準制定以及產業化等作了大量的工作,為中醫藥國際化及標準化打下基礎。橫琴粵澳中醫藥產業園亦即將建成符合歐盟標準的GMP中試大樓,為大灣區中藥產業化提供更便利的台階。
  二、澳門多元化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
  自1999年12月20日回歸以來,澳門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民生明顯改善。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持澳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特區政府近幾年也努力推進澳門經濟向適度多元化調整,但是土地、水域、人力資源、產業結構等問題卻一直是很大的制約。
  (一)土地、水域等空間限制
  作為一個微型經濟體,土地的緊缺已成為澳門發展的主要瓶頸。根據特區政府統計普查局的數據,截至2017年,澳門常住人口為65.3萬人,全區陸地總面積為30.8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21,201人。另據特區政府旅遊局公佈的數據,2017年來訪澳門的遊客總數有3,261萬人次。綜合上述兩項數據,澳門已成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在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裏,澳門的土地面積處於最後一位,是真正的「彈丸之地」。按照《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要求,澳門的城市定位為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特區政府在2015年度施政方針中,提出要制定涵蓋宜居、宜業、宜行、宜遊、宜樂在內的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五年規劃。然而,澳門回歸19年來,因為經濟快速增長,人口增加以及大量遊客到訪,引至交通堵塞、樓價和商鋪租金高漲,面對這樣的困局。全社會都在思考:「宜居尚未解決,休閒從何做起?」除了土地緊缺外,澳門原來劃定的空域和習慣性海域也十分有限和狹小。這些都嚴重制約着澳門可選擇的產業領域和發展空間。由於空間的局限,澳門旅遊基礎設施和綜合配套服務體系都遠不夠完善。沒有能停泊大型郵輪的深水港,澳門機場缺少遠距離跨洋國際航班。城市公共交通體系不健全,旅遊巴士和計程車服務品質不高。除了賭場建築豪華外,缺乏大型綜合旅遊休閒娛樂設施。這些都影響了澳門旅遊業品質和競爭力的提高。
  (二)人力資源短缺及內部需求疲軟
  在大灣區城市裏,香港、澳門兩地均面臨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而澳門在這一方面尤為突出。自回歸以來,澳門失業率持續下降,大體實現了充分就業,但其背後卻隱藏着極大的人力資源缺口。根據特區政府統計普查局的數據,22017年澳門總體失業率為2.0%,同比上升0.1%,本地居民失業率為2.7%,與上一年持平。就業不足率為0.4%,同比下降0.1%,勞動人口38.74萬人,同比下降2.4%。澳門人力資源現狀呈現出勞動人口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就業領域過於集中及對高層次人才缺乏吸引力等特徵,難以適應澳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不利於推動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造成澳門人力資源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口老齡化及人才培養、就業、人才引進、外勞等政策的不完善都是重要的原因。緩解澳門人力資源短缺問題,是特區政府的主要責任,特區政府應發揮主動性和扮演主要角色,但也需要中央政府的協助。
  (三)博彩業止跌回穩周邊環境競爭壓力增大
  自2006-2016的十年間,澳門地區從事博彩行業的企業數目一直維持在十家,2016年博彩行業的全職僱員為55,794人,同比減少了423人。根據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澳門博彩毛收入達到2,657.43億澳門元,增長19.1%,也是近三年來首次實現正增長。這得益於旅遊業的穩步發展,每年超過3,000萬的遊客到澳門旅遊,特別是過夜旅客的增加,給澳門博彩業帶來原動力;其次是博彩業中場業務引領復甦。澳門博彩業的滑坡成因較為複雜,其中固然存在博彩行業在運營管理制度上的一些弊病,但更重要的是周邊一些國家和地區紛紛開賭,給澳門博彩業造成了巨大的競爭壓力。隨着2020年舊的博彩牌照到期,如何完善制度法規,平穩度過這段調整和改革期,是澳門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
  (四)酒店數量制約旅遊行業發展
  由於土地面積有限,澳門境內的酒店數量顯然不能滿足廣大旅客的需求,2017年底澳門有營業的酒店及公寓共111間,可提供客房37,117間。酒店及公寓住客有1,315.5萬人次,其中中國內地遊客達863.7萬人,佔比高達65.7%。目前,澳門酒店的新增客房大都集中在四五星級的高星級酒店,而擁有博彩經營權的高星級酒店將對非博彩酒店和地理位置較差的酒店造成明顯的市場擠壓。酒店主要向商業便利的市中心、遊客出入的近東區碼頭和風光優美的離島集聚,寸土寸金的環境決定了短時期內澳門無法大規模興建星級酒店,未來酒店的供求矛盾會進一步加劇,面對逐年增加的外來遊客,適度開發民宿領域的空間迫在眉睫。
  三、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總體思路與合作方向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中對澳門的功能定位的首條即是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特區政府要圍繞建成「一個中心」的目標,真正將澳門打造成為名副其實的休閒旅遊城市、宜居城市、安全城市、健康城市、智慧城市、文化城市、善治城市,這是澳門未來長期發展的願景,也是澳門參與大灣區建設的中心任務。
  (一)與珠海橫琴的合作
  橫琴自貿片區是對接珠三角、香港和澳門的經濟門戶,在戰略上處於港珠澳中軸的位置。不僅獲批國家級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也是全國唯一的粵港澳緊密合作示範區,有條件優先試行各類優惠政策,並可給予澳門一定的政策傾斜。一是用好橫琴制度創新等綜合優勢,打造與國際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平台,將國內外優勢資源與橫琴對接,為澳門中小企業到橫琴創新創業創造更多機會。二是把握港珠澳大橋通車機遇,加強珠港澳現代服務業合作。以澳門旅遊博彩業為龍頭,橫琴新區開發為先導,以物流、旅遊、會展、金融、文化創意等重點產業為紐帶,以各方利益為基礎,促進珠港澳在區域協作、產業價值鏈分工方面形成更緊密聯繫,以現代服務業發展支持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三是積極開展社會、民生方面的合作。要建立兩地更便利的通關機制,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
  (二)與廣州南沙的合作
  廣州南沙是廣東自貿區面積最大的片區,具有發展臨港產業和遊艇旅遊業的巨大優勢,該片區重點發展航運物流、特色金融,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和航運樞紐。澳門可利用南沙的土地、港口等資源優勢與澳門自由港優勢相結合,加強兩地航運物流合作,有選擇性地深化兩地高端製造業合作,建設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新高地,特別是為加強內地與葡語國家經貿往來提供便利。
  (三)與深圳前海的合作
  深圳前海蛇口片區重點發展金融、港口服務等戰略性新興服務業,建設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世界服務貿易重要基地。澳門可拓展「一個平台」的服務功能,與前海合作開展針對「一帶一路」沿線葡語國家、東盟國家的特色金融服務,物流服務及專業服務,豐富為內地企業赴海外投資的服務內容。
  (四)與江門市的合作
  江門市是中國第一僑鄉,濱江臨海,風光秀麗,擁有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等豐富的旅遊及人文資源。澳門可以江門市新區銀洲湖區等作為重點投資合作平台,近年來,以世界文化遺產江門碉樓、澳門大三巴牌坊聯線遊為突破口,海灘海島生態區休閒遊和華人華僑僑鄉歷史文化遊為支撐項目,開發吸引國際遊客,開通從澳門至開平碉樓的旅遊專線,並提供澳門機場旅客的接載服務。未來,兩地合作發展世界文化遺產連線遊,都有着非常大的空間。
  四、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澳門經濟多元化發展實施路徑
  (一)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11個城市中,澳門的土地面積最為狹小,但澳門在土地和水域等發展空間上的劣勢,恰恰是珠海等珠江口西岸城市的優勢所在。但這些資源目前都不可能隨意得到。在此形勢下,應摒棄傳統觀念,不能把合作僅僅理解為向周邊地區「要土地、要資源」,而應當通過發揮自身優勢,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加強與珠海等地更緊密務實合作,共同拓寬發展的空間。澳門方面要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加快與珠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把一些不具有優勢的旅遊休閒項目和環節向外延伸,帶動周邊區域共同發展。研究若干有利於共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項目:(1)為節省空間和提高運營服務效率,以珠海三灶機場為基礎,澳門與珠海共建一個高水平大容量珠澳國際機場(現在的澳門機場可改建為航空旅遊和運動用機場)。澳門這邊只建一個候機室,通過輕軌連接至三灶機場登機口。(2)爭取中央政府給予關稅和外匯支持政策,將澳門打造成國際化的通用飛機會展及交易中心、國際化航空金融中心及內地通用飛機產品市場的離岸交易中心。促進澳門與內地、尤其是珠海(通用航空製造之都)在通用航空產業領域進行深度合作,成為內地通用航空器產品的外銷窗口。(3)以土地租賃或其他合作方式共同開發萬山群島的黃茅島(與澳門距離僅僅20公里)及附近島嶼的旅遊業,建立國際郵輪母港,吸引國際郵輪靠泊。(4)在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前提下,合資合作建設橫琴與澳門一體的輕軌觀光交通系統,紓解澳門過於密集的旅遊人流。(5)借鑑新加坡經驗,合作規劃和打造橫琴與路環至氹仔十字門水道「一河三岸」綜合旅遊區。在此建設一些大型標誌性建築、城市雕塑、船舶博物館、遊艇碼頭、慢行綠道、餐飲和酒吧等,定期合作舉辦龍舟賽、煙花匯演、音樂燈光匯演和水上巡遊等高質量旅遊休閒娛樂活動。
  (二)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打造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商貿合作平台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充分依託「一帶一路」戰略的支撐,澳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內地與東盟市場、葡語市場合作中,要形成差異化定位,量力而行,分步施策。鼓勵澳門企業參與內地特別是廣東、福建等省與沿線國家間的城市、園區、文化等領域的多層次合作。特區政府可為此搭建平台,支持企業國際化戰略的制定和實施,積極爭取國家將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心或相關國際論壇會議放在澳門舉辦;在澳門每年一度的國際貿易投資博覽會中增設「一帶一路」,特別是海絲專場推介活動或高峰論壇。建立中葡跨境電子商務平台,將葡語國家中小企業商貿服務中心、葡語國家食品集散中心和中葡經貿會展中心統一協調起來,促進跨境貿易發展;擴大澳門、內地及葡語國家企業雙向考察交流,擴大貿易投資發展。加強珠澳合作,建立培訓基地聯合培養葡語、西語人才。
  (三)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力推遠洋文化遊輪旅遊
  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是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中心任務。其獨特的博彩文化也是其餘10個大灣區城市所不具備的,「東方摩納哥」、「亞洲拉斯維加斯」,這些稱號都是世界各國對澳門博彩業蓬勃發展的充分肯定,但如今澳門博彩業發展遭遇瓶頸,而亞洲周邊國家和地區(諸如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等)博彩行業開始逐漸起步,雖然在短時間內不能撼動澳門亞洲賭業第一把交椅的位置,但實質上已經形成了合圍之勢,以往赴澳門旅遊的遊客遭遇分流,長此下去,澳門未來的博彩業生存空間將不斷遭受擠壓。澳門由於土地空間極其狹窄,進一步增發賭牌、擴大賭場規模和數量都不現實。向海洋要空間,向海洋要發展,是澳門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未來將海洋與旅遊相結合、將澳門博彩業與遠洋遊輪相結合,打造集博彩、娛樂、休閒於一體的移動式綜合觀光遊覽模式,促進澳門旅遊業利益雙重化發展。旅遊線路規劃方面,近期可探索遠洋遊輪東南亞沿線遊、印度洋國家沿線遊等周邊區域,遠期規劃世界一周航行線路,推出麥哲倫環球航線遊之類的歷史文化特色的旅遊線路。可以參考新加坡濱海灣模式,共同開發珠海橫琴和澳門路環至氹仔十字門水道「一河兩岸」綜合旅遊區。「一河兩岸」的範圍包括橫琴富祥灣至灣仔,澳門路環竹灣、荔枝碗至舊城區的內港碼頭。在此區域沿岸可以設立大型標誌式建築、具有特色的城市雕塑、船舶博物館、遊艇碼頭、沿岸慢行綠道、餐飲、酒吧和娛樂休閒設施;定期在十字門至前山水道共同舉辦龍舟賽、煙花匯演、音樂燈光匯演和水上巡遊等活動,以及合作發展高質量旅遊休閒度假項目,促進珠澳旅遊合作發展和橫琴綜合開發。
  (四)打造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宣傳澳門城市形象
  「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中對澳門發展的重要定位。澳門的一些街巷、酒店作為香港《澳門風雲》系列等多部影片外景地,開始揚名海外,一些美食老店經過內地遊客口口相傳,開始人氣爆現,像蛋撻、手信等等小食品也做成大產業,有的銷售額過億,說明澳門小微企業和小街小巷也可以做出大品牌,關鍵是包裝與宣傳。澳門已經擁有亞洲最為密集的高檔酒店和會展娛樂設施,完全可以有意識打造自己的城市品牌、企業品牌,以品牌贏得競爭先機。為此,特區政府可與主要行業社團聯手,爭取內地支持,將一些國際性展會活動或時尚展覽的組織者及機構邀約至澳門,以優惠的合作條件吸引他們入駐,鼓勵本地企業參與其中。策劃邀請人氣網絡紅人、影視明星、知名CEO等作為澳門旅遊形象大使或作為澳門中小企業群體的代表,進行市場推介宣傳。對於已經具備一定影響力的澳門展會活動,例如環保展、賽車展、活力澳門週等,支持相關承辦方進行國際化運營,並與內地知名品牌展會開展全面合作。
  (五)加快澳門智慧城市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中明確了對智慧城市的建設任務,在全球化時代,信息和數據是生產力,也是競爭力。與其他旅遊城市不同,澳門建設統一開放的大數據平台有明顯優勢,城市地域較小,開展全天候、全區域信息收集工作成本較低,遊客進出主要集中在2-3個陸路口岸,其中80%以上是在拱北,遊客參觀澳門的路線相對一致,採買的商品品類也較為集中,這都有利於政府部門與大數據公司合作收集、加工整理信息並無償提供給中小企業使用。以此為基礎,通過全面跟蹤的內地數千萬遊客的消費偏好,還能夠成為澳門企業進入內地市場的長期信息服務保障,增強本土小微企業進軍新市場的信心。建立大數據平台的功能不只是為了深度挖掘市場資源,還可以作為一段時間內政府及時掌握政策實施成效,以及準確把握中小微企業成長狀況的重要媒介。將基於旅遊會展企業發展的大數據平台納入智慧城市建設之中,對澳門長遠發展十分重要。目前,可考慮由特區政府統計局等多個部門先行啟動局部區域和部分行業大數據平台建設的招投標和相關法律保護的探索,將不同部門、金融機構、商業網點、賭場酒店等數據信息等作進一步集成、加工、綜合和應用,再逐步增加功能、擴大影響。
  (六)大力推廣移動支付以帶動金融產業多元發展
  與大灣區內的香港、深圳等金融強地相比,澳門的金融產業發展處於相對落後狀態,近年來,澳門政府積極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通過政策創造適合金融產業發展的土壤,而支付機構牌照的核發奠定了澳門金融產業多元發展的開端。應通過支付服務作為本地產業中長期發展的關鍵觸點,立足於澳門中小企業的發展難點,建立適合澳門支付產業發展的特有服務內涵與流程制度,以支付為起點建立綜合性商業服務體系。澳門支付產業應循「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進行產業定位思考,澳門作為灣區的對外橋樑功能,灣區內人民對外商品和服務的需求,及灣區內各產業對外的貿易拓展需求,將是推動澳門成為灣區對外聯絡及金融平臺的重要發展契機。
  (七)依託行業社團,推進文化創意、會展旅遊、醫藥等企業專業化
  與大灣區其餘10城市不同,澳門各類工商、社會文化社團以及博彩業界協會在經濟發展中具有承上啟下的獨特作用,完全可以發揮制定行業標準、強化行業自律、企業員工培訓、拓展周邊市場、密切對外交流等多項任務,特別是澳門小微企業達數萬之多,政府相關政策資源要實現個性化設計、整體性推進,從行政成本上難以做到一對一貼身服務,而數千個本地社團就能夠分工承擔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塑造誠信理念的要求。目前,特區重點發展的產業門類如文化創意、會展旅遊、中醫藥等初步形成了由3-4個主要社團牽頭、部分專業社團參與的發展格局,下一步特區政府可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搭建平台等形式,鼓勵這些社團與重點企業合作,適當集成產業鏈發展的相關服務職能,健全配備專業人員與機構,在職業教育培訓、高校專業設置等方面對工商社團專業人員提供更多機會。同時,創新外地僱員引進管理方式,鼓勵社團聯合招聘內地及香港文創、會展、中醫藥制銷等專才來澳,擔任社團指導或顧問,與內地、香港、葡語國家工商社團、企業家協會等完善人員互派、信息互換、機構互設等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