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高校師資不足問題既要引進人才也要善用本地人才

  在本週二的立法會答問大會中,有立法會議員關注本澳非高等教育的生源問題。其中馬志成議員詢問,澳門去年的出生率爲百分之五點五,新生嬰兒不到四千人,今後大學、基礎教育的生源何在?七十七間基礎教育學校將來能否維持?這是不可迴避的問題,必須正確面對困難、問題,社會亦要知悉。不可單方面要人才,亦要考慮自身生源不足的問題。而林倫偉議員則提出,在本澳出生率下降情况下,政府會否以調整教學模式、優化小班制和增加投入教育資源,協助弱勢學校解决收生不足問題?
  行政長官賀一誠在回應時,將此問題提高到澳門整體教育領域及師資比例的層次。賀一誠指出,本澳基礎學校面對收生不足的問題,校長亦要檢討有否提升師資水平,吸引更多學生就讀。他以部分學校如培正中學每班收生高至四十至五十人,但有部分學校收生不足二十五人作比較,指出師資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到收生人數的高低,藉此鼓勵非高度高等學校進一步努力提高師資的水平。賀一誠還進一步指出,現時大學與基礎教育的師資「貧富懸殊」,「兩頭不均衡」,大學缺師資,基礎學校則因爲「無咁多學生」而可能師資太充裕。有部分大學師生比例不達標,要增加大學的人才如教授、助教等。
  賀一誠在談到基礎教育缺乏生源時還指出,預料未來二至三年後,收生不足問題會在幼稚園和小一顯現,許多學校每班收生人數或不足二十人。雖然政府已想盡辦法幫學校,但政府投入在基礎教育的開支巨大,按十五年免費教育計劃,政府向入網學校每班資助三十三人計算,每名學生免費教育資助為六十、七十萬元,若允許學校進一步縮班十人至二十人,政府為每名學生資助將增加至一百多萬元,若要保持足够開班和教師數量,就必須以公帑「兜底」,必須考慮是否仍可以這樣的方式支撑學校。
  基礎教育生源萎縮,主要是因為出生率低下,但可能也與某些學校「無序發展」甚至有些學校「野蠻生長」有關。由於澳門特區實行十五年免費教育,政府向入網學校提供數額不低的資助,可能有某些人士就將學校變成「學店」,將教育變為「產業」發展,與此同時澳門的基礎教育發展又不實行「計劃主義」,因而在早年生源還算充足時,就「瘋狂」地擴校增班,到現時生源匱缺時,就遇「瓶頸」了。
  但實情也非「一刀切」,正如賀一誠所言,某些師資水平和教學質量均較高的學校如培正中學等,仍然是學額「一位難求」,導致每班的學生人數超出政府資助入網學校的三十三人的標準,仍然是有許多家長「鑽空鑽罅」地要將其子女擠進去。
  要解決部分基礎教育學校的生源不足的問題,除了是特區政府以適當的方式鼓勵適齡青年夫婦生育,以提高出生率歸之外,歸根到底是正如賀一誠所言,必須提高師資的水平,使得學校像培正中學等那樣,每班的學生都「滿瀉」。另外,也可從「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及「粵港澳融合」的角度,與內地權限機構協商,大灣區內地九個城市的基礎教育學生,可以到澳門的中小學就讀。當然,他們不能享受澳門特區的「十五年免費教育」政策優惠。而與內地也實行小學和初中免費教育相比,等於是「貴價學生」。為了提高吸引力,可以給予提供某些優惠,如中學畢業後可以與澳門學生一道,按照澳門學生的標準,參加澳門的「四校聯考」,甚至是比照澳門學生享受內地高校的招生優惠政策待遇。
  至於澳門基礎教育學校「富裕教師」的出路問題,可以與內地的權責機構協商合作,就像回歸前廣州華南師範大學為澳門在職教師進行系統師資培訓那樣,讓他們帶薪到內地的師範大學「回爐錘煉」。他們在學成返澳後,必然能夠提高所在學校的教學水平,使得學校也能像培正中學等那樣,不愁生源不足。
  說到回歸前,在東亞大學成立並在後來轉型為澳門大學之後,曾經有不少以原培正中學為主的中學老師,晉身為大學教授。當然,他們本來就是學術豐隆、著作等身者,或是在移居澳門之前是內地的大學師資,只不過是在此前澳門沒有高等教育學校,而只能廁身中學「為稻粱謀」。而在二零一七年八月頒布《高等教育制度》亦即《高教法》之後,規定大學教授必須擁有博士學位,因而即使是「回爐錘煉」,倘沒有拿到博士文憑,也沒有三十多年前「呢支歌仔唱」了。
  賀一誠在談到澳門高等教育的師資問題時,形象生動地使用了「貧富懸殊」這個形容詞,當然也就揭露了澳門高等教育學校的師資嚴重不足的問題。實際上,即使是在澳門理工學院和澳門旅遊學院升格為大學之前,賀一誠本人就曾經指出,內地大學師生比的最低要求爲一比十八,澳門大學剛好達到一比十八,有些大學的師生比約一比二十六,是相當不理想的。若有條件的話,應該增加師資。而在澳門理工學院和澳門旅遊學院升格為大學,可能會為了配合澳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推進「1+4」適度多元發展的策略,按照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目標要求,促進旅遊休閒多元發展,做優做精做強綜合旅遊休閒業,持續推動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四大重點產業發展培養更多的高端人才,而將會進行「提質擴容」,招收更多的學生深造,就勢必令到本來就顯得「貧瘠」的高校師生比例,從一比二十六「提升」得更為「貧富懸殊」。
  實際上,澳門高等教育學校任重道遠。行政長官賀一誠在本年度施政報告中就強調,必須加强教青文體工作,完善人才引進制度。他表示,推動高等教育創新發展,强化産學研成果轉化,促進本澳高等教育朝市場化和高品質方向發展。澳門理工學院將更名為澳門理工大學,努力發展成亞太地區領先的應用型大學。繼續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旅游教育培訓基地的優勢,爲大灣區建立專業培訓及實習平臺。
  賀一誠還曾以澳門大學議庭主席的名義,期許澳門大學在賦能澳門「1+4」適度多元發展方面,應以更强的使命感和緊迫感,以實際行動加快科研可轉化成果的進展。發揮國家給予的利好優勢,整合澳門與內地科技創新要素協同發展,加强與大灣區高校及機構的創新研究和技術研發,加快科研成果在大灣區轉化。同時,藉著深合區的發展機遇,爲國家和特區在培養人才和開展重點科研工作方面作出更大的貢獻。
  旅游學院院長黃竹君也曾表示,學院改名爲旅游大學後,未來需要在學科建設下工夫,近年,內地需求大,旅院將持續新增研究生、博士生課程。因應學校將在橫琴和大灣區有更大發展,校方會擴大收生,幷在師資團隊建設多下工夫。
  在此情勢下,這三家主要的公立大學,就將面臨更嚴重的師資缺乏的問題。因此,必須採取「兩條腿走路」的策略,在加大吸引外地高品質師資尤其是研究教授和講座教授的同時,讓更多的擁有博士文憑,適合大學所設學科尤其是「1+4」學科的本地人才,進入大學擔任教職。這首先就是解決高校師資不足「貧富懸殊」問題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