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閩南語歌曲看臺灣人民的社會心理

  閩南鄉親遍佈世界,近8成臺胞的祖籍地為閩南。閩南語歌曲濃縮了閩南文化的精華,深受海峽兩岸及世界各地閩南鄉親的喜愛。閩南語歌曲,是「土歌」,是「鄉音」,具有特殊的韻味和魅力。今天,三十歲以上的臺灣人,無不是唱著「天黑黑,要下雨」和「愛拼才會贏」等「土歌」長大的。「土歌」給他們的童年帶來歡樂,「土歌」給他們的人生帶來意志和力量。在海峽兩岸、海內外閩南文化交流中,多少臺灣人憑藉閩南語歌曲這一「鄉音」,覓到同根、同宗、同源的親情。
  閩南歌曲,我想它的意義就在於它是一種文化上的維繫,一種文化上割不斷的淵源關係,就像是我們遺傳基因一樣,文化上的遺傳基因,不管人走到哪里,唱一句閩南歌曲,就表示了它和家鄉的關係,像一個風箏一樣,它可以飄得很高、很遠,但是它文化的這條線,總是牽在閩南的這樣一個土地上。
  閩南歌曲的另一層意義在於它往往十分真切地展現該人群(臺灣民眾)的某種社會心理、文化心態。閩南歌曲中展現的臺灣同胞的社會心態、性格特徵不同於大陸人民。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社會心理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發生、並能互相影響的一種普遍的精神體現。人在本質上是一種社會動物;人的生活的社會性,使社會生活環境成為人們社會心理的物質基礎。然而社會的形成是歷史長期發展的結果,因此社會環境既是一種現實的關係,同時又潛在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訊。一般的社會心理,是現實社會環境對生活主體(人)的刺激所產生的反映;而某些具有地域特徵的特殊社會心理和文化心態,則更多地受到社會進程中歷史文化因素的影響。
  本文就是由臺灣同胞久唱不衰直接體現他們心聲的閩南語歌曲說開來,探討由歷史文化積澱而來的具有地域特徵的特殊社會心理和文化心態。
  筆者收集了大量在臺灣廣為流傳的閩南歌曲,並且對它們進行了分類,不同的內容分別表現了臺灣民眾不同的社會心理、文化心態。現具體分析如下:
  一是離別、懷鄉、尋根題材的閩南歌曲,表達思念家鄉、渴望回歸故里的心情。如《望鄉調》、《思想起》、《思念故鄉》、《港邊惜別》《望你早歸》、《港都夜雨》、《異鄉夜月》、《百家春》、《臺東調》、《浪子的祈禱》等。
  這一題材的閩南歌曲反映了臺灣人民強烈的祖根意識和族群觀念。這一社會心理、文化心態受著歷史文化因素的深刻影響。
  臺灣民眾是以來自中原而定居閩粵的移民為主,自明末即17世紀中葉開始,出現規模性的墾殖移民和戰爭移民,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百餘年持續不斷的時禁時放中,卻未曾間斷過移民潮。至19世紀初葉才基本穩定下來,發展成為以移民為主的定居社會。這種移民經歷,使臺灣文化具有鮮明的移民文化特徵。反射在民眾的文化心理上,其重要的一個方面就表現為不斷追問「我從哪里來」的強烈的祖根意識。
  臺灣移民的另一個特徵是大多是單門獨戶,甚至是單身,或者三五結伴的輾轉流徙。家族血緣聚落的形成,並非一開始就可能出現。這種個別的持續不斷的移民,往往需要同鄉、同族之間的互相吸引和投靠,形成同鄉同族聚合而居的村社群落,移民社會的這種地緣性的組合方式,是移民強烈的族群觀念形成的社會基礎,這也使他們把家族觀念擴大為原鄉觀念。《馬關條約》之後,臺灣被割讓給日本,當時與原鄉原族保持緊密的聯繫,一有可能便組織回鄉祭祖認宗。而且在清代頻頻發生的因利益衝突而釀成的械鬥,也從另一個側面強化了移民的原鄉組織和原鄉觀念與原鄉意識。日本殖民者強制進行的以滅絕漢民族文化為目的的殖民同化政策,激起臺灣民眾的強烈反抗,更是將原鄉意識發展成為包容更加廣泛的民族意識、祖國意識,祖根已不僅是家族的、原鄉的祖根,而且是民族的、中國的祖根。
  這些歷史原因形成的臺灣人民的祖根意識和族群觀念,體現在早期的移民社會時期,並影響了好幾代的臺灣民眾,傳承至今。這種意識就通過臺灣人民百唱不厭的閩南歌曲表現了出來。如《故鄉》中唱到的「有幾間厝,用磚仔砌砌,看起來普通;時常出現我的夢中,彼就是我的故鄉」;「那裏的人真善良,面上帶著笑容,安分守已士農工商,彼就是我的故鄉」「想起著可愛的故鄉,我意志堅強,在我的打拼奮鬥中,你就是鼓勵我最大的力量」;「總有一日我會成功,返回去我的故鄉」。再如《浪子的祈禱》中唱到的「故鄉的我的小弟原諒恁大哥,不是我愛來流浪,不是愛他鄉的流浪歲月,浪子的祈禱:家裏的大大小小平安無事」等等。
  二是表達漂泊無依、孤苦伶仃的處境和心情的閩南歌曲。如《乞食調》、《浪子淚》、《浪子的心情》、《流浪的歌聲》、《秋風夜雨》、《雨中鳥》等。
  這一題材的閩南歌曲反映了臺灣人民的邊緣心態和「孤兒意識」、「悲情意識」。這種社會心理有其歷史淵源。
  臺灣歷史的挫折,首先來自日本帝國主義蓄謀已久的侵略,其次是無能的清政府「宗社為重,邊徼為輕」的投降政策。對於臺灣民眾而言,這種無法主宰自己命運的邊緣位置和被出賣的心靈傷害,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下,形成了「孤兒」兼「棄兒」的悲情意識。
  歷史上曾經命運多舛的臺灣,如今,經濟發展了,生活水準提高了,但又因為當局以各種理由阻撓與祖國大陸的統一,長時間和海峽彼岸實行對峙。兩岸關係時而緩和,時而緊張,至今「三通」難通,兩岸之間的交流和交往還有諸多不便,這種反復不定的過程,難免造成臺灣同胞思想和價值觀上的混亂,並使他們對命運經常感到無奈和茫然,有著厚重的悲情意識。一些閩南歌曲就表現了臺灣人民這種邊緣心態。如《浪子淚》中唱道的「流浪流浪的生涯,想著流淚,流浪子的心內,痛苦滋味誰人知,誰人願意奔波四海,誰人願意流浪天涯,浪子心情誰人知」。再如《浪子回頭》中唱到的「過去繁華付流水,如今孤單放聲悲,熟悉的城市,這是他鄉的深更,流浪的海鳥,你的故鄉在那裏?浪子回頭要回頭,厝內父母已年老,無人敬孝,浪子回頭緊回頭」等等。
  三是表現抗爭、拼搏、開拓精神及勵志的閩南歌曲。如《愛拼才會贏》、《過著幸福的日子》、《有酒矸通賣無》、《一定會成功》、《憨人歌》、《人生舞臺》、《忍》等。這一類主題的閩南歌曲體現了臺灣民眾的拼搏開拓和冒險犯難的精神與心態。拼搏開拓與冒險犯難,是臺灣移民拓殖性格形成互相聯繫的一體兩面。臺灣移民在其遷徙和創業過程中所遭遇的特殊困難和曲折,為這一複雜性格的形成提供了客觀的土壤。
  首先,臺灣的移民是充滿艱辛的長距離的遷徙。臺灣的移民主要來自閩粵。從閩粵到臺灣,雖只隔海相望,但海路不同於陸路,風波險惡,危象叢生。特別清代移民,長時間處於限制入臺的政策之中,正常的移渡無法進行,大多以私渡的方式滲透。這樣的冒死偷渡,較之長途跋涉,其所需的克難精神與堅韌意志,當倍於陸途移民。因此臺灣移民所歷經的艱辛和付出的代價,恐非其他移民所能比擬。這對於臺灣移民堅忍意志的砥礪,有著特別的意義。
  其次,臺灣移民的性質,主要是從經濟開發較早地區向經濟開發遲緩地區遷徙的墾殖性移民。他們所面對的,基本上是生存環境更為惡劣的蠻荒生地。他們無可選擇,所能進行的只能是篳路藍縷開啟山林的農業墾殖工作。這種主要依靠體力勞作對土地帶有原始性質的開發,需要付出更多的艱辛。這對於臺灣移民特殊性格的形成,也有著重要的影響。
  最後,臺灣地區的海洋文化傳統,使臺灣移民在以土地墾殖為主的農業活動同時,其一部分人也利用海洋優勢進行商業活動。朝向大洋的遼闊海上航行,賦予了臺灣民眾於浪漫想像力的開拓意識。海上貿易的厚利和違禁貿易的風險,形成了一個怪圈,推動臺灣私商不惜冒險犯難去追逐最大利潤。民間私商的興起和繁榮,是臺灣社會發展的重要經濟力量,也是影響臺灣社會文化心態的一個重要因素。
  上述諸方面因素,構成臺灣移民的特殊經歷,賦予了臺灣社會人文心態與文化性格的重要特徵,即拼搏開拓與冒險犯難精神。這一精神既體現在最初的土地拓墾上,也表現在今日的經濟發展中。由於國民黨政權遷臺初期對本省人士的政治歧視,把本省人排斥在政治系統之外,促使從「土地改革」中把農業資本轉換成為工業資本的一批本省人士投資企業。而在20世紀60年代臺灣經濟的繁榮,正是這批中小企業者拎著一只皮包,走遍世界去開發市場,從而帶來臺灣經濟的繁榮。這種精神無疑是移民拓展性格與傳統的發揚。閩南歌曲《愛拼才會贏》,準確地抓住了臺灣人民開拓精神的這個拼的典型性格特徵,因此作為民眾心聲的概括與傳遞,這首歌曲長久流行不衰。歌曲中唱到「一時失志不免怨歎,一時落魄不免膽寒,哪怕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人生好像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好運壞運」「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再如《雲過天就清》中唱到的「不通怨歎不通悲傷命運來造成,人生路程多風霜,誰人無波浪,雖然過去放蕩半生,只要你好歹會分明,雲過天就清,只要意志堅定,創造前程,也有光明的人生」等。
  四是愛情、相思、失戀題材的閩南歌曲。如《三聲無奈》、《我有一句話》、《阮不知啦》《我的青春》、《相思歎》、《黃昏再會》、《心茫茫》、《六月茉莉》、《月夜愁》、《初戀思君》、《送君珠淚滴》等。
  這類歌曲較多的是弱女子希望男子(情郎)的疼惜,不要變心,或等待心上人的再來。如《白牡丹》中自比為花朵,等君來挽(採摘),甘願給君插花瓶。《青春賭一擺》寫到薄情郎花言巧語騙取了感情,後一去無回,「過去我真情真義,用心對待你,你對我假情假義,花言加巧語,女人的一生,青春賭一擺,我不再相信你」。
  當然,新時期的閩南歌曲也有很多以愛情為主題的,但歷史不一樣了,人民的處境也不一樣了,現在體現愛情的閩南歌曲更多地是對美好愛情、美好生活與幸福未來的嚮往與期冀。如《六月天》中唱到的「若是風臺天我會陪伴你,地震的時我會保護你,啊愛你的心請你免懷疑,希望咱的感情像六月的天氣」。再如《幸福進行曲》中唱到的「因為你,冬雪已化做春天的溪水,因為你,雁行千裏鬥陣來相隨,咱的青春是一段未唱完的歌詞,咱的未來是寫在日曆紙的愛你,一個人一支吉他,抱著希望。你講你要唱一首歌,幸福進行曲,這是阮為你寫的一首歌,日子隨風吹,一生只愛你一個」等等。
  五是反映生產勞動的閩南歌曲,特別是農、漁業生產有關的民謠,以及反映一般日常生活的歌謠。如《茶山相褒》、《農村曲》、《天黑黑》、《茶》、《牛犁歌》、《補破網》、《討海掠魚人》、《三輪車夫》、《燒肉粽》等。
  這一主題的閩南歌曲體現了臺灣人民節儉、勤勞、務實、精明的精神品質,這與臺灣移民的特殊經歷和歷史上長期受海洋商業文化影響有關。
  臺灣人民經常唱的《燒肉粽》,就是體現這一題材的閩南歌曲,歌中唱到:「暫時來賣燒肉粽,燒肉粽燒肉粽賣燒肉粽。要做生意真困難,那無本錢做不動,暫時做這款,擔著認真賣肉粽」,「物件一日一日貴厝內頭嘴這大堆,雙腳走甲像鐵腿遇到無銷真克虧,認真再賣燒肉粽」。再如《有酒矸通賣無》中唱道:「透早著出門,拼到日頭要黃昏,為著顧三當街頭巷尾四界鑽,有酒矸通賣無,有酒矸通賣無,艱苦我不驚風雨我照行」,與漁業生產有關的歌曲《討海掠漁人》中唱道:「離鄉背井船離港,阮是討海掠漁人」,「掠漁人掠漁人,希望有漁來入網,拖拖拖漁網,船入大海驚風臺掠漁人悲哀啥人知」等。
  (孫瓊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