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錯澡,易傷身

  關於洗澡,坊間一直有著諸多傳言——
  「早上洗澡滅陽氣,晚上洗澡生濕氣。」
  「運動、吃飯後不能馬上洗澡,會讓毒素淤積在人體內,無法散出。」
  「經常洗冷水澡,能強身健體。」
  ……
  這些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洗澡的時間和方式不對,確實可能給身體招來病痛。
  一起床就洗澡,會「傷陽」
  中醫講求「天人合一」,人體的陽氣跟天地的陽氣的運行規律是一致的。
  早上太陽升起,自然界陽氣處於升發的狀態,陽氣也同樣從我們的身體內部透出、升發,在體表形成”保護膜」。
  陽氣升發越順暢,「保護膜」就越厚實,抵抗力就越好。
  如果剛起床就去洗澡,陽氣還沒來得及升發,就被「澆滅”了。另外,還可能因為沒吃早餐,造成血糖過低、血壓過低等問題。
  如果喜歡早上洗澡,可以早起活動、吃過早餐後再洗。
  此外,洗澡頻率過高、時間過長,也可能會擾動陽氣。建議一天洗一次即可,時間不宜超過20分鐘。
  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提醒「不欲數數沐浴」。即使夏天炎熱、汗多,也不能一天洗個三五遍。
  半夜洗澡,易「生濕」
  入夜後,自然界的陽氣收斂,人體的陽氣也回到身體內部。這時候洗澡,水寒、水濕容易隨著皮膚的汗孔進入體內,洗得越久傷害越大。
  特別是有些人洗完澡,身上的水都還沒擦幹,甚至頭都還是濕漉漉的,就往床上一躺,更易導致體內生濕氣。
  最好是在晩餐(一般為下午六點)後2小時或睡前2小時洗澡。
  如今很多人經常要加班,建議儘量在子時(晚上11點)前或睡前1小時洗澡。
  子時天地陰陽交合,人體最好處於睡眠狀態,否則會影響陽氣的收斂、潛藏,造成睡眠障礙。
  如果到家已經超過晩上11點,可先擦身更衣,在次日早餐後1〜2小時再洗。
  長期洗冷水澡,可能越來越虛
  體質正常者,偶爾洗冷水澡,時間不過長,會剌激、鍛煉陽氣,使身體變暖,抵抗力增強,但長期如此會傷陽氣。
  體虛、陽氣不太充盛的人,洗熱水澡後都常會瑟瑟發抖,被陰寒濕邪乘虛而入,容易感冒,更別說冷水澡了。
  建議洗澡水的溫度以40攝氏度為宜。
  夏天洗澡貪涼,水溫過低,容易影響陽氣。冬天洗澡的水溫也不建議太高,汗孔打開太厲害,洗澡時間還過長的話,體液丟失過多,陽氣也會跟著跑掉。
  三類特殊人群,該這樣洗澡
  ♦處於亢奮、出汗狀態的人
  比如運動、喝酒、推拿、按摩、拔火罐、房事後,不要馬上洗澡。最好等到平靜了,汗液自然收幹再洗。
  《黃帝內經》雲:汗出浴水,則傷腎。
  一是,活動後,氣血運行加快,對精氣有一定程度的虛損。二是,出汗時毛孔是打開的,水濕容易通過汗孔進入體內。三是,出汗是陽氣推動體內津液迴圈,從汗孔排毒的過程。
  此時洗澡,汗孔會立即閉塞,有毒物質在皮膚、肌肉、關節出不來,久了易出現風濕痹痛,或皮膚出皮疹、膿包,或黃汗病等。
  ♦產婦、經期女性、感冒者
  建議用擦身代替洗澡。
  一定要洗澡的話,水溫不能太低(40攝氏度左右),時間也不宜過長。並且洗完後馬上擦幹,注意避風寒。
  此類人群氣血不足、陽氣虛,水寒之氣容易致其感冒,產婦還可能會出現肢體、關節麻木、酸痛,甚至造成「產後風”。
  ♦風寒感冒患兒
  這類孩子往往會發燒,但不怎麼出汗。如杲體溫不超過38.5攝氏度,或者孩子吃不下退燒藥,藥浴是個退燒的好辦法。
  可用生薑、桂枝各20克,用足量清水煎煮20分鐘,濾去渣滓,在浴盆中兌清水至約45攝氏度,讓其浸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