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將軍回憶中越之戰

  蘇聯軍事顧問團
  1979年2月19日,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第2天。蘇聯國防部遵守「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成立了一個由21名陸軍將領組成的軍事顧問團,前往支援越南。該「顧問團」規模陣容強大,不僅有一位上將存在,還有20位少將參與其中。
  1979年2月17日,解放軍在中央軍委下達的懲戒命令之後,在中越邊境部署了約55萬兵力,拂曉之際,22.5萬名士兵開始向越南境內發起進攻。
  彼時,已經接收到消息的越軍早已經待命前線,打算將解放軍阻擊在第一線防禦陣地以外。然而,令越軍沒有想到的是,戰鬥打響不到3個小時,解放軍各集團軍就已經突破越軍第一線陣地,並且兵分三路大軍分別向老街、高平、諒山進攻。
  越軍想要「死守」前線已經不可能,因為他們面對的不是美軍、法軍,而是他們曾經的「師傅」解放軍。
  心急如焚的河內當局一通電話立即接通了蘇聯國防部的辦公室內,面臨當下局勢,以及河內擔憂,蘇聯國防部作出重大決定:向越南派出強大規模的「軍事顧問團」。此命令的下達,無疑讓越南長舒一口氣。
  此次蘇聯派遣的「軍事顧問團」規模可謂是強大無比,不僅派出著名的將軍根納季•奧巴圖洛夫為作戰組組長,而且還派出20名陸軍少將參與其中,他們分別是:米哈伊洛夫、德米亞年科、梅爾尼琴科、齊琴科、貝爾納茨基、巴爾蒂舍夫、瓦西列夫、布托林、布爾加科夫、馬約羅夫等。
  據如今已經90歲高齡的德米亞年科少將回憶: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註定失敗!
  隨著戰鬥的白熱化,2月19日,搭載蘇聯軍事顧問團的飛機就降落在河內機場,作為越南國防部長的範進勇進行了親自接見,事後顧問團小組成員立即投入到了工作當中。
  彼時,所有人開始熟悉越南的作戰計畫以及前線情況,小組中的每個軍事顧問都被分配了具體任務,而德米亞年科則擔任越南陸軍總參謀部作戰部主任顧問。此時,蘇聯軍事顧問團從前線傳來的消息獲悉,中國軍隊已經於19日進入老街、繼續向高平、諒山方向進攻。
  關於老街、高平的作戰,對於德米亞年科來說,並沒有任何的質疑,他認為,中國軍隊出動大規模的「人海戰術」,與越軍對抗,很難讓後者有還手之力。
  諒山作為越南的重要門戶,作為最後重要一擊,不論是對蘇聯顧問團還是中越兩國,至關重要。顧問團小組長奧巴圖羅夫將軍不由親自前往北部邊境,到達諒山,想要親自看一下具體的戰況。
  彼時,中越兩國已經陷入激戰,為了攻陷諒山,中國軍隊也派出了最大規模的部隊進攻。
  2月25日,東線作戰司令員許世友作出總要部署,陸軍第54軍161師、軍炮兵團、陸軍第50軍148師443團、444團、以及預備炮兵師第1師26團、炮兵第3師12團2個營、軍區工兵團1個連等配屬於第55軍,併發出向諒山進攻的命令。
  德米亞年科回憶,那場戰爭迎接「我們」的除了廢墟還是廢墟。路上一大群人不斷的撤離,只有婦女跟兒童,而所有男人必須留下來共同「保衛」作戰。這一場戰鬥讓很多人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親人。在他印象裏,諒山只剩下一座鐵路橋了。
  德米亞年科「自豪」的稱:「儘管越軍裝備越來越少,但是越南軍民的勇氣和自信逐漸的削弱了『敵人』,並且從戰略上迫使中方3月5日徹底撤軍。」
  除越南軍民的「英勇」之外,蘇聯在中國北部邊境的重大戰略演習,也讓中方決定在3月5日這天,停止向越南繼續進攻。
  看來,在蘇聯每位軍事顧問團成員的眼中,都與德米亞年科想法一樣,認為中國軍隊的撤軍是蘇越共同「努力」的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德米亞年科在中越作戰期間,曾經與專家組成員綜合分析戰場資訊,一致認為:諒山的陷落並不令人意外。
  中越之間的對手差距
  眾所周知,不論從單兵作戰能力還是武器方面,越南確實比解放軍高出一截。然而,論大規模作戰越南遠不是我軍對手,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中國軍隊以「牛刀殺雞」的戰術將越軍逼退至河內。令越南當局上下一片惶恐不安。
  其中的「差距」不僅僅是因為中國軍隊兵力多、不怕犧牲,更重要的是,在面對強有力的越軍面前,解放軍善於總結經驗、臨場發揮的本領讓越軍望塵莫及。
  越軍始終沒有料到的是,中國軍隊幾十年的革命戰爭積累的作戰經驗根本是越南人無法比擬的,特別是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面對越軍防線部署的「兵力多、陣地堅固、障礙物厚重、火力嚴密」等特點,在發起進攻之前,中國軍隊發揮炮火優勢,利用最猛烈最突然的打擊,將越軍設置的層層障礙全部摧毀。
  特別是在許世友將軍的「拉網式」行動中,不僅先後攻克老街、高平,甚至直接將諒山的門戶同登也給拿下。面對越南軍隊手忙腳亂的「死守一線」叫囂,更是讓所有人看清,攻克諒山僅僅只是一瞬間。
  在蘇聯軍事顧問團的擔憂和預判下,果然不出所料。自3月1日上午9時30分,一聲「開炮」的號令傳來之後,解放軍306門火炮齊刷刷的覆蓋了越軍在諒山境內的所有軍事目標。
  毫不停歇的萬餘發炮彈接二連三在越軍陣地炸響,諒山市內一片狼藉,場面令人震驚。此時此刻,連後方的蘇聯軍事顧問團也訝異不已,忍不住的感歎道:「中國軍隊的炮火實在太猛了。」
  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另外,蘇聯高估了越南的軍事力量。在戰鬥打響之前,不僅是蘇聯,就連美國等世界各國都認為,越南的軍事實力今非昔比,特別是中國幾十年沒有打過仗了,是否還能與越南較量幾個回合不得而知,畢竟美國與越南的戰鬥也沒有絲毫占了多大便宜,更遑論中國了。
  然而,讓蘇聯沒有想到的是,僅僅是28天的作戰時間,中國軍隊就以勢如破竹的氣勢直逼河內,讓越南當局慌了神。
  不過,中國也見好就收,及時在攻陷諒山之後,發表了撤軍聲明,並向全世界表明:中國的懲戒目的已經達到,將勝利撤軍回國。
  面對中方釋放的「特殊」信號,蘇聯也明白,中國並非是想要「侵佔」越南領土,而是想要向蘇聯、向越南表明自己維護領土主權的決心。
  所以,就算越南兵敗如山倒,蘇聯也沒有發出入侵中國北部邊境動作。顯然,大國面前,任何一種信號,都需要小心判斷。
  (王紹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