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家商務部與澳門特區政府昨日在本澳聯合主辦《關於修訂〈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二》宣講會,政府多個部門、協會、商會及工商界等逾300人出席。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表示,展望未來,特區政府將繼續與國家有關部委緊密溝通和合作,凝聚各界力量,用好用足包括 CEPA在內的各項中央惠澳措施,加快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共同推動服務貿易的高質量發展,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澳門作用。
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致辭時表示,CEPA自2003年簽署以來,一直是內地與澳門經貿合作的重要基石,為深化兩地經貿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它不僅促進了兩地經貿的深度融合和協同發展,更為澳門企業開拓內地市場提供了堅實支持與廣闊發展機遇。去年10月,內地與澳門簽署《關於修訂〈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二》,體現了內地對澳門的開放程度持續擴大,是國家在新時代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的具體實踐,也是助力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項重要舉措。
戴建業表示,CEPA《修訂協議二》包含很多亮點,例如進一步降低了澳門服務提供者的准入門檻,取消了在澳門從事實質性經營3年的年限要求,使初創企業能夠更早地享受CEPA的優惠待遇。此外,《修訂協議二》還支持在粵港澳大灣區試點城市註冊的澳資企業選擇使用澳門法律為合同適用法,為澳門法律專業人士創造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戴建業表示,《修訂協議二》增加了高新科技、金融服務、視聽文化等服務領域的開放措施,為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了新機遇和新空間,也為建築工程、會計、醫療、教育等專業人士到內地發展提供了更多便利,拓寬了專業服務的發展空間,為澳門社會各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戴建業表示,宣講會旨在深化業界對《修訂協議二》內容的理解,讓澳門各界充分用好國家優惠政策。《修訂協議二》將於3月1日正式實施,特區政府將加強宣傳,多管道推廣CEPA政策,在促進兩地經貿合作的同時,也為國家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國家商務部臺港澳司司長樊世傑表示,今輪 CEPA修訂在開放幅度、制度創新和規則對接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包括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領域,降低准入的門檻,在電信、金融、建築和旅遊等領域,不僅對商業存在負面清單作進一步縮減,並對跨境服務領域提出新的開放措施;支持粵港澳大灣區試點城市註冊的澳資企業選擇使用澳門法律為合同適用法,為澳企在內地投資提供更完善的法律保障和多元化選擇。
樊世傑稱,將在 CEPA框架下持續推進對澳門的開放合作,支持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支持各部門落實好 CEPA的優惠措施,繼續通過 CEPA加強開放合作,支持澳門和全球的投資者通過澳門進入內地;支持更多澳門企業參與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消博會等重大展會,為澳門企業開拓內地市場提供對接服務,共用發展機遇;在經合會的框架下持續推進兩地經貿的合作,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本澳與內地簽署的《關於修訂〈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二》下月(3月)起正式實施。
CEPA新政策包括為澳門企業開展數據跨境業務提供便利;取消澳門企業在試點地區提供互聯網數據中心等業務的股比限制。
博維智慧科技公司執行董事吳鴻褀受訪時稱,現時需透過合資或股份比例限制,才能在本澳提供跨境數據服務,日後將可更靈活面向境外客戶,相信有助澳資企業擴闊內地市場。
澳門世貿仲裁中心秘書長黃淑禧表示,今次 CEPA修訂支持在大灣區註冊的澳資企業選擇香港、澳門為仲裁地,為本澳仲裁業務帶來機會,相信未來有更多在內地的澳資企業使用澳門仲裁服務。
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局長邱潤華稱,澳門生產的貨物符合 CEPA原產地標準,可享零關稅進入內地,由 CEPA實施至去年(2024年),局方共發出8,833份原產地證書,出口總金額15億澳門元,節省近1億澳門元稅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