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TikTok「難民」闖蕩小紅書

  2025年1月13日,一個普通的週一,大學生韓琦像往常一樣在閒暇之時點開社交App小紅書,推薦主頁卻是大量使用真實頭像的外國人面孔,他們的IP地多是美國,自稱「TikTok Refugee(難民)」。
  很快,她刷到一條關於小紅書在外網下載量激增的推送,小紅書在美國地區App store的下載量當晚突然登頂。
  一位網名叫Tales的美國女子在翻譯器的幫助下,發佈了她的第一條小紅書推文:「我應該不會發帖,只是來這裏表示抗議。」這條推文獲得一萬點贊,近五千條留言。得到大量友善的互動後,Tales開始日更她的生活日常。
   Tales來到小紅書的初衷與大多數「難民」一樣,他們原先活躍的網路社交平臺TikTok(亦稱TT)命運未蔔。這源於美國國會眾議院2024年初通過的法案,要求TikTok「非賣即走」,美國最高法院給予TikTok母公司位元組跳動作出決定的最後期限是2025年1月19日。
  距離這一天已不到一周,位元組跳動若堅持不撤資,TikTok將從美國應用商店下架,並不再允許更新。一些美國的TikTok用戶對政府以網路安全名義禁用TikTok感到荒唐,他們主動進入中國人的社區,並表示「自願給中國企業上交自己的數據」。
  一位TikTok用戶曬出自己在小紅書收到的第一條中國人評論:「I』m your Chinese spy friend(我是你的中國間諜朋友)」,不少美國網友稱讚中國網友的幽默,加入小紅書的美國人紛紛尋找最懂自己的「Chinese Spy」。
  有的TikTok難民來到小紅書直接用英文發帖,依然有大量中國網友用英文與其友好互動,有的為了練習口語,有的則表示只是展示「義務教育基本水準」,但也有部分中國網友強調小紅書的中文社區屬性,並呼籲小紅書上線翻譯功能,讓外國人適應中文社區。
  對於美國TikTok用戶稱自己為難民的描述,一位中國網友留言:你們不是Refugee(難民)而是Explorer(探索者)。小紅書線民釋放的善意,通過最早一批TT難民的回饋傳回TikTok,吸引越來越多的TikTok用戶加入探險隊伍。
  美國人還帶動了大量歐洲國家TikTok用戶加入這場社區遷徙盛會。
  1月14日,小紅書在英國、德國、波蘭、法國、澳大利亞、愛爾蘭等多國手機應用商店下載榜單名次飆升。有非美國IP用戶發帖稱,跟著喜歡的TikTok創作者來到小紅書,「沒有美國人的TT會很無聊」。
  接近淩晨,韓琦的小紅書已成「小洋書」,她發現美國人紮堆在「TikTok難民」帖子下,跟抖音風格接近、含有西方文化元素的變裝視頻以及強烈民族特色的視頻下也有美國人的身影,萌寵、美食、時尚等帖子也開始吸引到美國人留言。
  1月14日,小紅書概念股集體高開,壹網壹創(300792.SZ)、遙望科技(002291.SZ)、天下秀(600556.SH)等多股漲停,華揚聯眾(603825.SH)、姚記科技(002605.SZ)等個股漲幅靠前。
  七麥數據顯示,截至1月15日,小紅書下載量已在85個國家的蘋果商店排行第一。七麥數據是中國移動應用數據分析平臺。
  「請交出你的貓稅」
  初到小紅書的美國人在介紹自己是「TikTok難民」後,大都以謹慎客氣的口吻詢問中國網友是否介意自己進入中國人的社交平臺。
  「介意!除非你發可愛的貓咪照片。」在TikTok難民發出貓咪照片後,有中國網友隨即發出「貓稅收取確認書」,表示「允許該帳號繼續在本平臺活動」。
  目前已難以考證誰是第一個提出貓稅說法的人,但「貓稅」(Cat Tax)已成為小紅書第一個中外交流破圈梗,中美網友相繼以繳納「貓稅」相互分享照片。
  初來小紅書的TT難民們主動介紹自家萌寵照片或視頻,除了「貓稅」外,還延伸出「狗稅」「兔稅」「驢稅」等。截至發稿,小紅書上貓稅話題吸引到582萬次流覽,14.6萬次討論。
  圖片向來是社交平臺的重要交流方式之一。有新來的TT難民主動邀請中國網友分享一些常用的meme圖(梗圖),引起大量中國網友貢獻收藏已久的表情包,並貼心放上雙語翻譯。
  一些誇張的讚美還不太容易被理解。一位美國的年輕男子發佈自己的照片到小紅書交朋友,中國網友回復了一張身穿婚紗的傑瑞(《貓和老鼠》中的卡通角色)並附言「yes,i do」,這讓外國男子不解,中國網友貼心解釋,這是誇張地讚揚你帥氣,中國人不會隨便跟人結婚。
  僅一天,外國網友理解梗圖的速度已遠超中國網友想像。甚至有外國網友為了更好理解中式幽默開始學習中文。中國網友也在迅速學習海外社交表達習慣,比如「LOL」在國內一般指某遊戲名稱,在海外則表示「哈哈大笑」。
  一位黑皮膚、絡腮胡的美國人,發佈的第一條小紅書推文就是請中國人幫忙取中文名,高贊評論有「李逵」和「魯智深」的梗圖,形似他本人。隨後他選用了「魯智深」這個名字。
  為介紹新名字,他發佈視頻,用英文「me how watch out musician」諧音念出「你好,我叫魯智深」。這位美國「魯智深」現已更名為「Lu zhishen」,並收穫1890名粉絲,獲贊數超過8000。
  「魯智深」不是個案,在「TikTok Refugee」標籤下,不少新入駐的美國人僅在兩日內便收穫千餘名粉絲,有人說自己「在小紅書上一天收穫的粉絲比在TikTok多」,這也讓中國網友感歎「外國人起號就在眨眼間」。
  「這個標籤很符合我們的處境,我們正被自己的政府從TikTok上驅逐。」48歲的瑞凱(Enrique)入駐小紅書兩天,粉絲已破兩萬。他是住在德克薩斯州的一名護士,發佈的第一條小紅書就是他穿著護士服跳舞,標題是「美國正在失去TikTok」。
  瑞凱在TikTok上的粉絲數不及小紅書,只有七千多人。他在2021年成為TikTok用戶,「朋友來自全世界,即使意見不合也能彼此開玩笑,讓嚴肅話題變得有趣。TikTok的監管也迫使我們保持文明。」
  對比美國主流的幾大社交軟體,瑞凱認為Facebook的演算法較糟糕,「把人鎖在一個小圈子裏」,Twitter可以傳播很廣,「但充滿可怕的、不道德的話題和種族主義」。
  一位棕色頭髮、留著兩撇小鬍子的TikTok用戶坐在床上錄視頻,吐槽Instagram、Reels等海外社交平臺從氛圍、幽默感到介面設計都與TikTok沒有可比性。
  另一位戴著淺色邊框眼鏡的白人女性將自己在TikTok的視頻發到Reels後,發現那邊的評論區充滿老人味,沒人懂她的笑點,甚至流傳的還是半年前的視頻,她在視頻裏大叫「我不能去那待著」。
  在進入小紅書之前,TikTok美區用戶們都在擔心TikTok封禁後自己能去哪里。
  瑞凱在一位有著40萬粉絲的TikTok創作者發佈的視頻裏瞭解到小紅書,這條視頻已獲60.38萬點贊,轉發次數將近8萬。這位TikTok創作者叫Whatteish,她在視頻裏介紹小紅書是TT的中文版,呼籲大家集體轉向小紅書以向美國政府表示一種有趣的抗議,「政府只是針對位元組跳動,這意味著小紅書在1月19日後依然可以使用。」
   Whatteish向南方週末記者透露,她也是在自己的評論區被告知小紅書是TT的中文版,這啟發她發起集體抗議,來表達自己並不在意將數據交給中國企業。如今,Whatteish的TT簡介裏將小紅書放在了首位。
  而真正的中國版TikTok——抖音難以被TT難民選擇。
  瑞凱表示,抖音在美國被遮罩了。南方週末記者注意到,即使有美國人能下載抖音App,由於註冊帳號需要中國電話號碼,多只能流覽而不能發表言論。
  「世界主動與我接軌」
  用了兩天小紅書,瑞凱發現TT難民越來越多,部分應中國網友要求在視頻中加了中文字幕。
  許多討論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的帖子下麵,一條評論多次出現:「沒想到我還沒和國際接軌,世界主動來與我接軌了」。
  學生們率先嘗到「接軌」的紅利。他們在美國人的視頻下分享自己的英語作業或直接在「TikTok Refugee」詞條中發帖請美國人幫忙,很快就會得到熱心美國人的幫助。
  但有中國網友發現,美國人也不一定能做對中國的卷子。
  同樣一篇完形填空,三個美國人給出三組不同答案。一位美國人解釋,有些題目兩個都可以選,他只能根據語境選擇更合理的選項。
  1月14日傍晚,TT難民的話題沖出小紅書,以不同的詞條登上微博熱搜,如「太好了!是免費外教,作業有救了」「美國網友幫做完形填空5題錯倆」。
  美國學生也開始在小紅書發他們的數學作業,同樣得到熱心中國人的幫助。解題後,中國網友還會附贈一張「九九乘法表」。大家戲稱,小紅書已成為國際版的「作業幫」。
  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中國商家自然不會放過。
  一位廣東IP的中國網友用英文給一位TT難民回帖,「我是一名水龍頭經銷商,請問你們有沒有這個需求?」美國人客氣地跟他打招呼,並答復暫時沒有這個需求。
  小紅書賬號名為「一小波」的波波是小紅書買手直播操盤手,還擔任一些品牌的商業顧問。在她14日的一場小紅書服裝直播中,陸續有二十餘個外國ID闖入直播間,這是直播間第一次同時出現這麼多外國人。
  當時波波還不知道「TikTok Refugee」這個熱點,很多英文ID用戶在直播間狂歡式地刷「US cannot keep us from TikTok(美國不能讓我們離開TikTok)」「We all coming to red note(我們都來了小紅書)」。主播也用英文向他們表示歡迎。
  慢慢地,有外國用戶開始問如何購買服裝,還有人對買手主播的口紅感興趣,「這可能跟我們主播長相有關,混血感美女,他們會感到熟悉。」
  由於直播間一直說英語會被彈窗警告,作為中控的波波只能在評論區用英文回復提問。有一位外國網友瞭解到口紅是她熟悉的品牌後,評價直播間價格比國外便宜。
  「他們真的想下單,但得先有支付寶或微信,發貨估計會很難收到,鏈路太長了。」波波說。
  支付寶、餓了麼、美團、盒馬等多家互聯網企業也抓住機會,紛紛在各自小紅書賬號下發布中英雙語歡迎帖,但由於幾乎都是中國IP的評論,被中國網友說「發給老內了」「0個外國人看到」。
  有部分人開始擔心,美國過於開放的社區文化會給中國社交平臺帶來影響,尤其影響到未成年人。更有網友在王星被騙事件後,擔心這會讓更多的詐騙分子有可乘之機。
  但大部分國內網友對TT難民的加入感到新鮮,並報以最大的寬容。有人認為,等熱潮過去,大家會逐漸形成各自的圈子,加上中美有時差,小紅書早C(Chinese)晚A(American),各玩各的。
  中美網友「對賬」
  這波突然而激烈的文化交流後,一些長期存在於中美兩國民眾間的資訊不對稱逐漸被打破。
  有中國網友直接向美國人提問,問題細緻得涵蓋收入、物價、工作節奏等,如平均月薪多少、工薪階層每月消費要花多少、每週工作多長時間、是不是要打幾份工才能維持生活。
  得到的答案往往與大多數中國人想像的美國社會不同。在多位美國人的描述中,平均工資大約為每月2700美元,很多人買不起房子只能租房,租金就能花去2000美元。他們每天工作八小時,但往往需要打兩份工才能維持生計。
  原因是按照8小時工作制,每週滿5天才算「全職」,很多公司只為每週工作至少40小時的員工提供醫保,這讓很多企業提供較少的工作時間,來避免為員工支付醫保費用。
  一位名叫XHRG的TT難民給中國網友回帖時介紹,她腦震盪急診花了1300美元(含保險),醫生告知只是輕微腦震盪,可以自己好起來不需借助藥物。這引起大量中國網友追評,一位來自四川的網友說「我的娘誒,同等服務,中國只需要9元掛號費。」
   XHRG購買的商業醫療保險,免賠額是5000美元,超過這個金額保險才能生效,且部分情況下,他們僅承擔80%,個人承擔20%。
  名為Leah Appalachia的美國網友在小紅書評論,在美國醫院生孩子大約需要花費7萬美元。
  對美國人而言,生一場大病很可能背上醫療貸款,叫一臺救護車都需要3000美元,「即使有嚴重傷勢,我寧願打出租車,也不願撥打緊急電話。」名叫Hexile的美國網友評論。
  醫療保險話題很快被聚焦在了一位名叫路易吉的美國小夥身上。
  「你們為什麼會喜歡路易吉?」這是很多TT難民在小紅書的第一條推文。有中國網友則推薦提問的美國人去看看中國《史記》中的《刺客列傳》,「都是他這樣的人」。
  2024年12月4日,這位26歲的年輕人槍殺美國聯合健康保險公司CEO布萊恩·湯普森,因此入獄。
  但路易吉引發了激烈的爭議。
  「『路易吉事件』和大量美國人湧向小紅書是兩個重要的信號,表明美國人已經厭倦了被忽視。」瑞凱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許多美國人開始意識到,普通美國人的聲音得不到傾聽。
  瑞凱說,美國人常常因為媒體宣傳分裂成左右兩派,吵來吵去,TikTok則讓美國公民團結起來,這或許是他們被政府視為威脅的原因之一。「大多數美國人只是想過上好日子,負擔得起食品雜貨,住得起房子,生病住院時不會破產。」
  在小紅書玩了兩天的TT難民回到TT分享體會,無不給出好評,「他們真的很友好,自從TT之後,還沒有在哪個應用程式中感受過那種平靜。」
  一位名叫Selesha的外國網友分享小紅書裏中美網友的交流截圖,點評「這不就是世界本來的樣子嗎?」在她的截圖裏,美國網友Brecken Neumann抱著他的女兒與中國網友打招呼,高贊評論是一位上海網友分享了他一家三口的照片,附言「Hello!!!!!」
  小紅書能否接住潑天流量?
  在「TikTok Refugee」話題興起前,有網友開始注意到小紅書將頁面進行改版,與抖音介面類似,不少用戶要求改回原版。
  這或許是讓美國人將小紅書誤認為中國版TT的原因,也有網友將改版視作小紅書為接住這潑天流量早已做好準備。
  一位業內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分析,此次「TikTok Refugee」的湧入事件更像是一場用戶自發的娛樂行為,此前有人對此事的發酵鏈路做過分析並得到了同樣答案。
  據他瞭解,小紅書視頻頁面改版只是一次常規的業務調整,平臺也難以對這種偶發性事件做提前預判和計畫。
  小紅書也曾進行過海外佈局。2014年,小紅書曾在日本、韓國、美國、德國、新加坡、法國、泰國等地上線過區域性的小紅書。2021年後,在日本、東南亞、北美、歐洲等多個地區上線垂直類社區應用軟體,但這些嘗試效果有限,多數出海的App已停止更新或併入主站。
  據新熵報導,小紅書的出海路徑均沒有強推流的市場動作,主要還是靠社區內容發酵自然增長。
  上述業內人士稱,小紅書具體新增多少美國的海外用戶,還沒有統計數據,但實際體量或小於目前網路討論熱度。
  尤其是隨著用戶情緒下降,這股趨勢以及網路的討論度可能也會隨之下降。用戶會感到「外國人內容變多」,可能是由於用戶因好奇流覽、點擊或評論相關內容,演算法對這類資訊的整體推薦度增加。這也是互聯網內容平臺普遍的推薦機制。
  他還表示,使用小紅書產品的用戶均需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目前各主要內容平臺也都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機制。
  路透社從與小紅書關係密切的人士處獲悉,僅兩天時間,就有七十多萬新用戶加入了小紅書。
  儘管不少中國網友都對小紅書寄予厚望,希望小紅書能接住這波潑天富貴。但張秋秋認為,這波海外流量對小紅書而言是一塊「燙手山芋」,接住並不容易。張秋秋在深圳工作,負責公司旗下品牌在TT美區的運營。
  她向南方週末記者分享,美國人鍾愛TT的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是TT的用戶真實、接地氣,視頻內容有趣、歡樂,能引起共鳴,另一方面是TT已成為美國人一種新的就業方式,視頻廣告、帶貨傭金、直播打賞以及創作者激勵都能給他們帶來收入。
  「只要你是達人,就不用再購買生活用品了,所有東西都可以通過向TT shop的賣家申請得到。」張秋秋介紹,中國賣家非常卷,爭先恐後地向TT達人們寄送免費的產品樣品。
  一萬粉絲的帳號在中國並不起眼,但在美國就算是達人了。張秋秋認識的一位美國TT達人,粉絲量在2萬左右,每天可以收到幾十個樣品。
  與國內相比,美國TT達人們的帶貨方式尚顯稚嫩,拍個視頻、掛個鏈接或開個直播簡單介紹下產品,就能獲得不菲的傭金。這也是TT與其他社交平臺對比,獨一份的變現管道。
  前不久,張秋秋參與行業展會時瞭解到,美國TT上有200萬人可以通過申請樣品、掛櫥窗方式進行帶貨。
  這兩天,張秋秋發現,有一些TT難民在小紅書上詢問如何申請免費的樣品,「很快他們會發現,小紅書沒有拿不盡的樣品。」小紅書跟TT完全不同。
  此外,張秋秋提到,受不同文化習慣影響,美國受眾喜歡的視頻內容跟國內仍有較大差異,美國人在中文社區慢慢會「水土不服」,而對小紅書而言,面對來自各國的入駐者,合規性難度指數級放大。
  有網友調侃,大量TT難民湧入後,小紅書的下一站或許就是美國國會,他們建議小紅書的CEO連夜學英語以應對聽證會質詢,或者直接把TT的周受資挖過來,「反正他已輕車熟路」。
  (周小鈴 陳楊 林洪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