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臺企聯大講堂」在北京舉行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電】以「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趨勢和台商選擇」為主題的第一期「臺企聯大講堂」24日在北京舉行,由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主講,台商、臺青等約230人現場聆聽,近萬人線上觀看。
林毅夫從宏觀角度分析了大陸經濟發展的態勢。他認為,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陸經濟發展的關鍵在於現有產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以及新的附加值更高的產業不斷湧現。大陸的快速發展為台商帶來了巨大機遇,臺企可利用大陸作為生產基地進入全球市場,並參與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
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政宏在致辭中表示,舉辦大講堂旨在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幫助台商臺企深入瞭解大陸經濟發展趨勢和政策動向,把握發展機遇,深化兩岸經貿交流、融合發展。臺企聯也將持續發揮橋樑和紐帶的作用,為台商臺企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在大陸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廣大台資企業要注重鞏固自身優勢。」李政宏在接受兩岸媒體採訪時稱,臺企在電子資訊、半導體、生物醫藥、文創等方面具備獨到經驗,日後要進一步探索如何融入大陸市場,利用當地人才,以及跟當地上下游產業對接配合的問題。
當天,臺灣商業總會榮譽理事長賴正鎰專程從臺北來北京參加活動。他表示,近年來,大陸在數字經濟、高端製造、人工智慧等諸多領域發展勢頭良好,台商臺企要堅定發展信心,把握機遇,轉型升級,定能繼續大展宏圖、大顯身手。
「2024年,在昆山新設的台資企業有上百家,還有大概40個老臺企增資。」昆山市臺協會會長、南寶樹脂集團大陸地區董事長孫德聰援引有關數據指出,台商對大陸市場及營商環境仍有信心。「在智能化尤其是數位化轉型中,臺企要與大陸企業一起努力。」他說。
兩岸台商在北京聽林毅夫開講大陸趨勢
【香港中通社2月24日電】中國臺企聯主辦的「臺企聯大講堂」活動24日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啟動,吸引大批台商臺企到場參加,臺灣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表示,大講堂聚焦台商臺企關注的經濟熱點,為臺企更好發展賦能。
在兩會前夕召開,臺企聯舉辦的「臺企聯大講堂」備受台商關注。大講堂邀請經濟學家進行演講,24日在北京舉辦的啟動儀式上,有臺企聯、北京市協會、臺灣商業總會等協會的台商代表與會,線上直播也有超過6000人觀看。
針對大講堂啟動,臺企聯會長李政宏致辭表示,「臺企聯大講堂」的目標是為台商臺企搭建學習交流平臺,以瞭解大陸經濟發展的最新趨勢和政策動向,弘揚和傳承中華文化,助力台商臺企把握大陸發展機遇,深化兩岸經貿交流,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
當天舉行的大講堂第一期活動中,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林毅夫以「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趨勢和台商選擇」為主題作主旨演講。談及中美關稅戰,林毅夫表示,大陸有堅定信念,只要做好工作,一定可以乘風破浪。
「『臺企聯大講堂』聚焦台商臺企關注的經濟熱點,為臺企更好發展賦能」,臺北到北京參加活動的賴正鎰表示,大陸始終是充滿機遇的沃土,近年來在數字經濟、高端製造、人工智慧等諸多領域都有良好發展勢頭,台商臺企若能堅定發展信心,抓住機遇,轉型升級,一定可以繼續大顯身手。
中國臺企聯於2007年成立,由大陸各地臺胞投資企業協會為主體自願組成,業務主管單位為國台辦,以推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宗旨。
臺旅行業者:恢復兩岸旅遊需由臺灣方面優先開放
【中新社臺北2月24日電】針對恢復兩岸旅遊事宜,臺灣多地近日舉辦座談會討論對策。有旅行業者表示,當前局勢下要促成恢復,需由臺灣當局優先放行。
臺灣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24日在電話中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希望臺當局可以拋開政治上的歧見,展現開放態度。「我們當然歡迎大陸的踩線團先動起來。」
「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要以開放為優先前提。」一場以「大陸旅客赴臺」為主題的座談會24日在臺北舉行,長期經營兩岸旅遊專案的「鳳凰旅遊」旅行集團總經理卞傑民發言表示,恢復兩岸旅遊並非要建立一項新的制度,兩岸過去已積累相當多的實踐經驗。若要促成此事,當下需要先把道路打開。臺灣旅行業者現下的最大感受是「不確定感」。
臺灣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副教授黃正聰建議,「可優先促成大陸踩線團來臺。」他說,可將邀請踩線團來臺作為熱身,之後再看如何協商後續安排。
海峽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