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25日電】中國有一個很火的說法叫「車厘子自由」。剛剛過去的蛇年春節,不少民眾發現,這個昔日的「年貨頂流」,價格越來越親民。
「今年價格算是真打下來了,春節賣得最好的就是它。」在北京市朝陽區的一家水果批發市場,幹了十幾年水果生意的張志廣,今年春節算是嘗到了車厘子的「甜頭」。
在張志廣店裏暢銷的車厘子,大都來自南美洲的智利,這個距中國直線距離近兩萬公里的國家,超九成的車厘子都銷往中國,中國則連續7年成為智利車厘子的最大出口國。
這幾年,隨著中國持續優化進口政策,提升通關便利,降低運輸成本,越來越多的全球優質商品跨越山海,進入中國尋常百姓家。
一顆漂洋過海的車厘子,其實就是中國高水準對外開放圖景的縮影。
「開放中國」的圖景中,不僅有全球好物競逐中國大市場的商貿熱潮,更有「週五下班去中國」的往來人潮。
目前,中國已對50多個國家實施過境免簽政策,並對38個國家試行單方面免簽,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延長至240小時。
2024年,全國各口岸免簽入境外國人高達2011.5萬人次,同比上升112.3%,而今年到中國過春節的外國遊客較2024年增長150%,創下新高。
「China Travel」的火爆,帶動著中外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的湧動,也帶動著更多外國民眾從「看見中國」到「愛上中國」的認知變化。
當然,「開放中國」的圖景中,不僅有「我家大門常打開」的「引進來」,還有中國潮流出海出圈的「走出去」。
近期,隨著《哪吒之魔童鬧海》在海外上映,這個屢破影史紀錄的中國動畫電影,不僅成功出了海,也確實鬧了「海」,討論熱度一點不亞於去年火爆的《黑神話:悟空》。
不光是越來越多走出國門的中國影視劇、網路遊戲等在海外「圈粉」,來自中國的家電、手機、新能源汽車甚至機器人也在海外市場熱銷,它們為世界認識中國打開一扇扇新窗口。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這些年來,大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等國際公共產品和合作平臺,小到一款性能優越、免費商用的人工智慧開源大模型,開放的中國,不斷詮釋「世界好,中國才會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的普惠共贏邏輯。
當今世界變亂交織,有人忙著搞「脫鉤斷鏈」、本國優先,也有人為同球共濟、命運與共積極奔走。
近期,在德國慕尼克安全會議上,中國外長引用了中國武俠小說中的名句:「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一個自信開放的中國,說到底,是在為不確定的世界提供最大的確定性。
去年,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依託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即將啟幕的全國兩會,是世界觀察中國、讀懂中國的又一重要窗口。「開放中國」的未來圖景如何勾勒,外界期待。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