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張阿姨經常出現反復咳嗽、咳膿痰的情況。每次病情發作時,她會自己口服幾天「消炎藥」,待病情好轉,也就不去醫院就診了。這次,她再次出現咳膿痰的症狀,並且痰中還混有血絲,服「消炎藥」也不見好,張阿姨這才前往醫院就診。醫師對她進行了肺部CT檢查,最終診斷為「支氣管擴張症」。在針對性檢查和治療後,張阿姨的病情有所好轉。很多朋友和張阿姨一樣也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是不是也是支氣管擴張症呢?
正常支氣管如同樹杈一樣長入肺內,當肺內支氣管因各種原因出現反復感染,導致支氣管壁破壞,引起永久性的擴張增大,稱為支氣管擴張症。其常見症狀有長期的慢性咳嗽(8周以上)、大量咳痰和(或)伴有咯血等,部分患者伴有氣促和呼吸困難。
支氣管擴張症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肺部感染(如麻疹、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肺結核等)、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遺傳性疾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纖毛功能缺陷等)、先天性結構缺損、氣道阻塞或氣道異物吸入、結締組織疾病、炎症性腸病等,還有部分患者病因不明。
支氣管擴張症患者需做哪些檢查
支氣管擴張症患者必須存在影像學上支氣管擴張的表現,其診斷主要依靠肺CT。正常人左、右肺支氣管內徑與伴行肺動脈直徑的比例分別是0.75和0.72,如果支氣管內徑大於伴行肺動脈直徑,可診斷為支氣管擴張。
支氣管擴張症患者的肺CT可表現為柱狀支氣管擴張、囊狀支氣管擴張及不規則擴張。簡單來說,就是在正常情況下,支氣管應該比旁邊的肺動脈細,但支氣管擴張了,與肺動脈相比,支氣管明顯增粗了,而且是永久性不能恢復的改變。
為查明支氣管擴張症的病因及感染嚴重程度,使醫師能針對性地選擇治療方案,可能還會進行其他檢查,如血常規、C反應蛋白、免疫球蛋白、痰培養、血氣分析、肺功能檢查等實驗室檢查。還可能進行特殊檢查,如鼻竇CT、免疫球蛋白E(IgE)、麯黴特異性抗體、抗核抗體、類風濕因數、原發性纖毛運動障礙及囊性纖維化相關檢查、支氣管鏡檢查、胃腸鏡(排除胃食管反流及炎症性腸病)等。
支氣管擴張症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以下是支氣管擴張症的高危人群:
超過8周的慢性咳嗽、咳痰(特別是膿痰)、咯血,或者以反復咯血為唯一症狀,尤其是存在相關危險因素的人群。
慢阻肺頻繁急性加重(≥2次/年),重症哮喘或哮喘控制不佳,且既往痰培養銅綠假單胞菌陽性的患者。
慢性鼻竇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或其他結締組織病患者出現慢性咳痰或反復肺部感染的患者。
既往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史、實體器官或骨髓移植史、接受免疫抑制治療史,出現慢性咳痰或反復肺部感染的患者。
若高危人群的肺CT結果符合支氣管擴張症診斷標準,即可診斷為支氣管擴張症。因此,如果你符合以上任一條件,請及時至醫院行肺CT及相關輔助檢查,明確是否為支氣管擴張症,及時進行對症治療。
如有以上基礎疾病但肺CT檢查未見支氣管擴張者,請及時進行有效的、足療程的抗感染、祛痰等治療,預防疾病發展成為支氣管擴張症。
支氣管擴張症患者日常需注意哪些方面
支氣管擴張症患者日常需要注意多方面,包括飲食管理、生活管理、病情監測、呼吸鍛煉、避免感染、保持良好心態以及定期復查等,以有效控制病情,減少急性發作,並提高生活品質。
飲食管理:注意清淡飲食,避免食用油膩、辛辣的食物。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有助於增強體質,保證充足的能量和營養物質供應,均衡膳食,多吃新鮮水果、蔬菜。
生活管理:根據自身情況,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如慢跑、快走等。戒煙,避免煙霧和灰塵刺激,避免勞累,預防本病復發,防止病情惡化。支氣管擴張症患者適宜的有氧運動包括划船、散步、打羽毛球等。緩解期可以進行呼吸操和適當的全身體育鍛煉,如跑步、散步、打太極拳等。
病情監測:記錄每日的咳痰量和痰液性質,觀察痰液的量、顏色、性質、氣味及與體位的關係。觀察咯血的顏色、性質及量。嚴格遵循醫囑,保持定期隨訪。
呼吸鍛煉:做呼吸操,如腹式呼吸、縮唇呼吸等,增強肺功能,促進痰液的排出。
避免感染:接種呼吸道疾病疫苗提前預防傳染性呼吸道疾病,對於首次痰液分離出銅綠假單胞菌且病情進展的患者,建議清除細菌治療,避免遺留併發症。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堅持參加適當體育鍛煉。
良好心態:由於疾病遷延不愈,應對患者進行疏導、解釋、鼓勵,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咯血時,護理人員應陪伴及安慰患者,保持其情緒穩定。
定期復查:支氣管擴張症患者要按醫囑定期進行肺功能測試和影像學檢查,當出現咳嗽咳痰加劇或伴有發熱、呼吸困難、咯血等症狀時,提示病情急性加重,不建議自行服用抗菌藥物,需及時就醫,送檢痰培養後調整治療方案。
另外,支氣管擴張症患者應避免接觸煙霧及刺激性氣體,遠離二手煙和空氣污染源,其生活的環境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濕潤清潔。
通過上述措施,支氣管擴張症患者可以有效管理自己的健康狀況,提高生活品質。同時,建議患者定期參加相關的健康教育活動,如科普講座及義診活動,以獲取更多的疾病管理知識和技能。
家庭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