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養生別陷誤區

很多人喜歡泡腳養生,從中醫的角度來講,四時養生都可以結合泡腳,有益人體的身心健康。泡腳看似簡單,但其中也大有學問,以下這些誤區就應該避免。

誤區一:水溫要熱一點,越熱越舒服

江蘇省南京市中醫院皮膚科主任中醫師石紅喬介紹說,每年開春後,我們都會在臨床上遇到這樣一類病人,他們的腳踝處有明顯分界線,上面是皮膚色,下面顏色比較暗。腳上的顏色漸進式加深,又過了半個月後,雙腳的顏色明顯地變黑,就像穿上深色絲襪一樣。一般來說,這些人都是冬天長期泡腳所致。

對於這種漸進式的改變,並不是因為黑色素,也不是過敏皮炎所致,而是泡腳時被燙傷形成的火激紅斑,屬慢性燙傷。很多人覺得高溫才會燙傷,事實上,皮膚比想像的要嬌貴,並不只有100℃的開水才會燙傷。皮膚接觸70℃的溫度持續1分鐘,就可能被燙傷;皮膚接觸近60℃的溫度持續5分鐘以上時,也有可能造成燙傷。這種低於燒傷溫度的刺激導致的燙傷,屬於低溫燙傷,短時間內皮膚無法快速反應,人們對此感覺不是很明顯,往往等出現燙傷的紅斑水泡或皮膚發黑才意識到。皮膚長時間接觸較高溫度後,毛細血管擴張充血導致色素沉著,所以呈紫黑色。

熱水泡腳可以起到舒經活絡,但泡腳時間太長對身體有害無益,尤其是對老人。有些人認為泡腳就得泡得通紅、泡得皮膚發白。其實,泡腳水溫以30℃~40℃為宜,泡腳時間以15分鐘~30分鐘為宜。時間太長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讓角質層乾燥甚至皸裂。

誤區二:電視裏介紹的方子都可以拿來泡腳

江蘇省南京市中醫院金陵名醫館主任中醫師張鍾愛說,很多人養生有一個誤區,認為電視節目裏說的方子直接拿來就可以用,或者認為自己的體質和電視上專家描述的很像,就拿來用。從中醫角度而言,這樣的做法並不可取。泡腳水有好搭檔,給泡腳水加點料,可以增加泡腳的保健作用,但最好根據自己體質或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

推薦幾個比較常見的泡腳方:

1、艾葉泡腳

艾葉性溫,能通氣理血,祛除寒氣。艾葉和花椒一起泡腳,可祛除腳氣,減少腳出汗。艾葉和紅花一起泡腳可緩解瘀血和手腳麻木。

方法:取幹艾葉50克~100克,將艾葉煮水後再泡腳,也可直接將艾葉放入桶中,然後用開水先沖泡一會兒,再泡腳。等身體微出汗即可,過後可喝點溫水。

2、紅花泡腳

紅花能加速血液迴圈,化瘀止血。痛經、跌打損傷、關節疼痛、靜脈曲張等都可用紅花泡腳。

方法:紅花1克、用紗布將紅花包好放入水中煮沸,然後再加入一勺鹽,隨後加入冷水至合適溫度就可泡腳。

誤區三:泡腳人人皆宜

泡腳只是養生的一種輔助手段,且有一定的人群禁忌,如有些基礎疾病的人就不適合泡腳。

1.嚴重心臟病、低血壓病人當心暈厥

熱水泡腳或泡溫泉,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全身血液由重要臟器流向體表,導致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對有心臟病、低血壓的人來說,會增加發病危險。

2.糖尿病患者要留意水溫

糖尿病患者應特別留意水溫,這類患者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覺不到,易被燙傷,引發嚴重後果。有些人已出現神經病變,極易被燙傷。

3.腳氣患者小心感染

患有腳氣的患者,病情嚴重到起皰時,不宜用熱水泡腳,這樣很容易造成傷口感染。此外,足部有炎症、外傷或皮膚燙傷者也不宜泡腳。

4.老年人泡腳不宜過久

老年人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即可,泡得太久,容易引發出汗、心慌等症狀。

特別提示:要注意這些泡腳的細節

1.用中藥泡腳最好選用木桶,木桶要注意清潔。

2.泡腳時間不宜太長,一般15分鐘~20分鐘最為合適。

3.泡腳時配合按摩,效果會更好。

4.在水中浸泡時,可多活動腳部,使中藥藥效充分發揮。

5.泡完腳後如有過多中藥殘留,可再用清水(溫水)洗淨。

6.溫度不宜過高,泡腳水溫以40℃左右為宜。

7.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吃完飯後,體內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系統,如飯後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影響腸胃的消化吸收。因此,最好過了飯後過1小時再泡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