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與台灣青年一代溝通有利反獨促統台爭

日前在深圳舉行的「兩岸關係論壇」,首次邀請了台灣地區的青年學生參加。他們是:台灣大學學生會會長高嘉瑜、副會長楊書豪、幹部馬文鈺、柳嶺幸、張翔一,交通大學學生會幹部洪志鴻,中國文化大學研究生總幹事段承恩,東華大學學生會會長鄭名惠、副會長葉政和,中山大學博士研究生謝其昌,政治大學學生會會長李心羽,清華大學學生會會長康慧貞等共十二人。主辦當局除了是要求他們每人提交一篇論文,並讓他們全程參與所有大會討論之外,還向他們開了「小灶」,由國台辦副主任王在希及海研中心主任唐樹備予以接見並特別宴請,還與他們進行了誠懇的談話,對他們在台灣前途及「一國兩制」評價等議題上發表的不同意見,並不是予以概念化式的反駁,而是耐心地擺事實講道理。此外,這十二名青年學生還將在廣東省和深圳市台辦的安排下,與深圳大學的青年學生座談、交流。

這十二名台灣青年學生,多數是外省人的第二、三代,也有幾位是本省人。從他們所提交的論文及在研討會上發表的談話內容來看,因為他們長期接受台灣當局的教育,故大多數仍堅持「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認為「中華民國」仍然存在,並沒有消失掉。他們還認為,「一國兩制」並不適宜在台灣地區實行,而且還表達了反對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以及對台灣進行導彈演習「武嚇」的態度。而且,他們竟然並不認為當前陳水扁進行的種種「去中國化」行動是「漸進式台獨」。不過,他們亦認為,兩岸最終應走向統一,只不過是目前尚未找到一個可令台灣民眾普遍接受的合適辦法。另外,他們對大陸的經濟發展迅猛勢頭,尤其是面對深圳經濟特區的一片欣欣向榮景象,甚表驚訝、欣慰,並因而贊同兩岸經貿合作,實施「三通」。

台灣青年學生的不同看法,王在希、唐樹備以包容的態度耐心傾聽,並指出,錢其琛副總理一月二十四日呼籲大陸同胞能夠理解因歷史特殊情況而造成台灣同胞的不同看法,有分歧就要溝通。而「一國兩制」實際上是非常包容的,台灣青年學生們現在不一定就要形成共識。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是自然的,因為他們受到另外的教育和媒體另一層面的宣傳,但是要學會自己去觀察思考。王在希還對一些青年學生提出加強兩岸學生之間交流和對話的要求表示贊賞,並承諾將會提供協助和機票優惠。這些青年學生對這次接見,感受深刻,並表示與王在希、唐樹備面對面談話並沒有太大的壓力,還認為這種交流溝通的方式,有助於減少彼此的歧異。

國台辦三局〔政策研究局〕處長楊親華博士指出,大陸方面首次邀請台灣青年學生參加高規格的「兩岸關係論壇」,就是希望能傾聽台灣大學生的心聲

和訴求,並透過對話溝通以減少他們的誤解。這是因為,隨著台灣「本土化」教育的加劇,兩岸關係今後的發展充滿隱患,如果不做好台灣青少年的工作,將會造成負面的影響。

海研中心這一新的嘗試,雖然在時間上稍嫌遲了一點,但畢竟是一個好的開端。這正如本欄以往幾年來所分析指出的那樣,如果北京不注意到台灣年青一代的「台灣本土化」思潮趨勢,就將會極為不利於「反獨促統」的鬥爭,所謂「更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就將會變成一句空話。

實際上,目前台灣地區的「新新人類」,佔了人口結構的重要比例。在他們之中,由於受到近年台灣當局拋出「認識台灣」教科書等的影響,不但是本省籍青年不把自己視為中國人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而且即使是外省籍軍公教人員的第二、三代,其「大中國意識」也是越來越淡薄。筆者所認識的幾位外省籍高中級公務人員,其子女就在前年的「總統」選舉中,竟作出了與其父母不同的抉擇,將自己手中一票投給了陳水扁。而按照台灣地區的選舉制度,在籍國民年滿二十周歲即自動擁有投票權,而據台灣「中央選舉委員會」公佈的資料,自一九九六年第九任「總統」選舉到二零零零年第十任「總統」選舉這四年間,因此規定而新增加的選民就達一百五十四萬零七百六十人,佔選民總數的百分之十點三。以此類推,兩年後的第十一任「總統」選舉,又將增加一百多萬名青年新選民,他們中的多數人,將有可能會因受「本土化」影響及民進黨的競選文宣較為適合青年人口味等原因,而會成為陳水扁的支持者。但與此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堅決反對「台獨」的老一輩外省籍選民尤其是老兵選民,將陸續「移民天國」;即使是仍健在者,也有不少人移民外國,或返回內地定居,這就使「泛藍軍」推出的候選人的支持選票有所減降。而國家公安部年前推出簡化老兵返回內地定居手續的政策,雖然動機是為了方便老兵,但在選舉層面上卻是頗為不利於「統派」候選人,本欄在年前就曾對此提出了筆者的憂慮〔據一位內地學者在這次研討會期間告訴筆者,中央亦已覺察到這方面的問題,已經對此政策進行了調整〕。而另一方面,青年是社會的未來,現在的青年學生中的優秀者有可能在十幾二十年後步入政壇,當選為「立委」或出任高官,主導台灣當局的政策。因此,很有必要及早與青年學生多作溝通,組織他們來祖國大陸參觀、考察,讓他們親身感受到做一個中國人的尊嚴和自豪。

王在希在與台灣青年學生會面時提及到錢其琛副總理關於「因歷史特殊情況造成台灣同胞的不同想法」的談話內容,這一談話內容反映出北京當局已經覺察到這種不利情況。而這一微妙變化,也給台灣學者銳敏地捕捉到了,有多位學者就在論文及討論中談到錢其琛這一提法,並希望北京對台決策部門及台灣問題專家能多了解台灣民眾的真實想法,不要「閉門造車」、「對牛彈琴」。而中華歐亞基金會研究部副主任王正旭更在其論文中指出,錢其琛的講話中,使用了台灣民眾熟悉、可能接受的用語,包括「台灣民意主流」、「兩岸關係的和緩與穩定」、「台灣人民的福祉」、「專制政權不會再現」……等,軟性訴求意涵至為明顯。但願,北京對台工作的這些種種新氣象,能給未來的「反獨促統」鬥爭帶來實質的正面效果。

〔訂正,昨日本欄第五段第九行「家庭」一詞為「家當」之誤,特以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