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馬力「第一次」的表述使人感慨系之 人大代表馬力「第一次」的表述使人感慨系之

香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馬力日前在其《明報》的專欄中透露,香港中聯辦搬家後,第一次邀請港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到中聯辦的電影室觀看電影《我的一九一九年》。這部片子是根據顧維釣口述回憶錄拍成的,講的是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上與列強鬥爭的事蹟。

馬力這篇專欄文章的主題,是評議這部「內地近期的大製作」,「難得的是一點說教的味道也沒有,力求忠於原著,忠於歷史」,並指出一九一九年是中國外交史上,第一次向列強說「不」字。不過,文中「中聯辦搬家後第一次」的表述,卻泄露了一個「秘密」:香港中聯辦自去年三月底從灣仔的皇后大道東搬到上環干諾道西整整一年之後,港區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才有機會「第一次」獲邀進入中聯辦大樓電影室看電影。既然連在業務上屬於中聯辦管理、指導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是那麼難得有一次機會進入中聯辦大樓,那麼,那些不具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身份的社會各界人士,包括長期以來愛國愛港、為香港回歸及特區建設作出不同程度貢獻的人士,就更難有機會進入這座曾被前香港新華社社長周南稱為「香港同胞的家」的中聯辦大樓了。

這種回歸後中聯辦與當地居民的「冷」,與回歸前新華社與當地居民的「熱」,確是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當然,這並非是中聯辦的官員們「當官做老爺」,「架子大」了,而是遵循中央的指示,不介入特區的內部事務,也盡量避免予外間產生「插手特區內部事務」的錯覺。尤其是特區的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還曾收到內部指示,不要在行使自己的當政和參政議政權力時,議論特區的事情。對此,曾有特區人大代表表示感到「線癮」,因為內地的全國人大代表,既可行使參與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工作的權力,又可議論自己選區的地方政府的工作,並可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規定,可以參加自己選區的人大的代表小組的活動,並可列席自己選區的人大會議,甚至可應邀列席原選舉單位的人大常委會的會議。而特區的全國人大代表,則不具後半部分的權力,亦即不能在全國人大的活動中議論特區的事務,也不能列席特區立法機關的會議,甚至連與中聯辦的聯繫,也比回歸前疏遠了,故只能算是「半個代表」。

特區全國人大代表的這些牢騷,可以理解;而中央的相關規定,及中聯辦與特區人大代表以及當地居民的關係並沒有回歸前那樣密切,更同樣是可以理解。因為這是中央尊重及維護特區高度自治權的具體體現。何況,由於實行「一國兩制」,特區的立法機關與內地的人大組織也並非是同類機構。因此,人大代表的職能在特區受到限制,中聯辦與群眾的聯繫有所疏冷,在某個角度上可以體會到中央對恪守「基本法」、維護特區高度自治權的良苦用心。

然而,中國人有句老話叫「過猶不及」。在執行中央相關的指示時,如果是從偏緊偏嚴的角度理解,可能就會引起某種反效果,從而辜負了中央的一番好意,並使中央與特區的關係處於某種「失衡」狀態。

實際上,在香港、澳門兩個新華社更名為「中聯辦」之時,所公佈的兩個「中聯辦」的職能,是:一、聯繫外交部駐港澳特區特派員公署和解放軍駐港澳特區部隊;二、聯繫並協助內地有關部門管理在港澳特區的中資機構;三、促進港澳特區與內地之間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體育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聯繫港澳特區社會各界人士,增進內地與香港、澳門之間的交往,反映香港、澳門居民對內地意見;四、處理有關涉台事務;五、承辦中央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而在上述職能中,其中的第三項就是要求中聯辦必須加強與特區社會各界人士以至當地居民的聯繫,不能因為必須注意避免介入特區內部事務,而疏略了與特區社會各界人士的聯繫,甚至是冷落了特區的中國居民。

人們正因為有此認識,故在肯定中聯辦的工作成績的同時,也免不了會以種種婉轉的方式,來表達對中聯辦工作及作風的某些不夠滿意的心情。比如,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馬力的「第一次」表述,就可圈可點。而在澳門,筆者有時也聽到一些類似的議論:

──澳門中聯辦的幾位新任正副主任走馬上任之後,一改其前任「走出去,請進來」的作風,較少與社會各界人士以至澳門居民直接接觸〔出席慶典酒會與各界人士「乾杯」,及向澳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傳達「兩會」精神等活動,按道理不應被列為「直接接觸」範疇內〕。於是,我們就再也看不到「副社長與群眾同操太極拳」、「社長深入各界社團座談」之類的感人場景。

──中聯辦兩位新任副主任去年四月抵澳履新後,曾以會見澳門新聞界高層皖浙訪問團成員的方式,「與澳門傳媒會面」,並聲稱日後還將正式與新聞界人士會面。但將近一年過去後,「與新聞界正式會面」的承諾,卻一直沒有得到兌現。而當時在「與澳門傳媒見面」中與兩位新任副主任見面的「傳媒代表」,僅是訪問團的成員,也不能算是實質意義的「與新聞界人士正式見面」。這與過去前澳門新華社領導十分注意加強與澳門傳媒的聯繫,有一定的落差。須知道,澳門媒體所報導、評論的內容,並非僅僅是與「澳門特區內部事務」有關的澳門當地新聞,而且也有較多的屬於中聯辦職責的「增進內地與澳門交往」、「反映澳門居民對內地意見」及「處理涉台事務」的內地及台灣新聞。另外,中聯辦職能中的「聯繫外交部澳門特派員公署及解放軍駐澳部隊」、「聯繫和協助管理中資機構」,也都是澳門媒體報導、評論的對象。如果僅僅因為是為了「避免外間產生干預澳門特區內部事務錯覺」而疏冷與媒體的聯繫,那就無疑是因噎廢食、「斬腳指避沙虫」。

──澳門中聯辦新任主任在澳門回歸兩年前時曾發表了一篇文章,內有「通過走訪、調研和與各界人士的聯繫交往……」一句。我們相信主任在抵澳履新之後,確是有深入社會進行調查研究工作,也曾與社會各界人士中的精英分子聯繫交往,但如與前任主任〔社長〕真正的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及與社會各界人士普遍聯繫,尤其是王啟人在病中仍堅持與新聞界全面〔不是個別〕接觸的情況相比,似是仍有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