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媽祖文化村石牌坊談到兩岸三地文化交流 從媽祖文化村石牌坊談到兩岸三地文化交流

由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籌劃興建的「澳門媽祖文化村」的首期工程──該文化村的石牌坊的揭幕及捐贈儀式,昨日隆重舉行。這座石牌坊位於路環島疊石塘山下的石排灣,由中國古建築設計院的建築師設計,集合了明、清兩代的建築風格,全部選用閩南的花崗岩雕琢而成。整座牌坊由三個拱門組成,高十五米,重約五百噸,中央拱門兩側是用整塊花崗岩雕刻而成的各有八米高的龍柱。該石牌坊的工藝雕刻精緻,氣勢不凡,極具觀賞價值。

據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主席顏延齡昨日在石牌坊揭幕及捐贈儀式上致辭表示,為積極配合澳門旅遊事業的發展,並使「澳門媽祖文化村」能成為澳門多元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及推動澳門旅遊事業發展的新動力,該基金會特將這座別具代表性的石牌坊捐贈給澳門特區政府。

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之所以將石牌坊捐贈給特區政府,當然是正如顏延齡所言,是要使這座石牌坊在發展澳門旅遊業、交流媽祖文化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但在「技術原因」方面,也不排除該座石牌坊所位於的地段,是屬於政府公地,並不包括在政府批給該基金會興建的「澳門媽祖文化村」所在地段之內的原因。不過,如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將有利於兩地三地文化交流及人員交往的「澳門媽祖文化村」的石牌坊捐贈給特區政府,也在一定程度上含有將兩岸三地文化交流活動由民間行為推進提升為政府行為的內在涵義。

實際上,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古建築設計院對石牌坊的設計,內容就蘊含了某些特定意義表徵。比如,所採用的明、清兩代建築風格,除了吻合媽祖信仰的發展歷史之外,也與台灣地區與祖國大陸的統一歷史,有著隱約的關聯──沈有容的抗倭,鄭芝龍的移民台灣墾植,鄭成功的收復台灣與康熙大帝的統一台灣,就分別發生在明、清兩代。而石牌坊選用閩南的花崗岩雕琢而成,也除了是反映林默娘是閩南人之外,亦與台灣地區的大大小小天后宮均是閩南風格,並大多是選用閩南建材用專船運抵台灣興建,有某種共通之處。

而在昨日的石牌坊揭幕及捐贈儀式上,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邀請了台灣大甲鎮瀾宮媽祖信眾前來誦經祈福,並聘請曾任台中縣大甲鎮瀾宮主持的「立委」顏清標出任該會副監事長,也凸顯了該會要藉「澳門媽祖文化村」推動兩岸三地文化交流和人民交往的良苦用心。──前不久,顏清標才親率鎮瀾宮數百媽祖信徒,到大陸福建湄州島天后宮恭迎媽祖金身赴台恭奉,進行了一次極為成功的兩岸民俗文化交流活動,促進兩岸媽祖信眾的感情融合。

媽祖是我國東南沿海著名的海上保護神。宋元以來,媽祖屢受朝廷賜封,從「泉州神女」到「護國明著靈惠協正善慶顯濟天妃」等等,在清代又升為「天后」。其實媽祖在東南沿海的居民中一直受到真誠的崇拜,已無須賜封來增添榮耀,只不過是大朝廷的賜封進一步擴大了媽祖信仰的區域而已。當年隨著閩粵移民的渡海來到台灣,媽祖的信仰也緊隨而來。移民往往在渡海的船上便攜帶媽祖神像、神位,以求渡海平安;平安抵達台灣後,自然要「奉迎船上天妃」,祭拜不已。更重要的是,康熙二十三年靖海將軍施琅建為廟,雍正四年卸賜匾曰「神昭海表」,乾隆二年敕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祐、群生天后廟」。由此可見,清代對媽祖的賜封是與台灣有密切關繫的,並與施琅統一台灣有關。因此,台灣地區媽祖信仰的盛行,一則佐証了台灣與中國大陸密不可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二則凸顯了台灣的民眾也是中國人。──媽祖文化是將海峽兩岸緊密聯繫起來的一根重要紐帶。

澳門地區的媽祖文化,源遠流長。早在明朝弘治元年,亦即距今五百一十四年,就興建有媽閣廟。而這個媽閣廟亦成了葡語澳門〔馬交〕的來源,使澳門成為全世界唯一以媽祖命名的城市,與馬祖島是全世界唯一以媽祖命名的島嶼互相輝映。每年春節和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寶誕,媽閣廟都人頭攢動,鐘磬齊鳴,香火極盛,其盛況延續了五百餘年。而在澳門回歸前後,澳門又掀起了一股新的媽祖文化,先是路環疊石塘山巔矗立了高達十九點九九米,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媽祖雕像,然後是一群熱心澳門居民成立了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並籌劃興建「澳門媽祖文化村」,形成以媽祖雕像為中心,集宗教、民俗、文化、旅遊為一體的新景區。媽祖雕像及「澳門媽祖文化村」已在澳門掀起媽祖新熱潮,與媽閣廟和諧協調地和平共處。這歷史與現實、文化與政治的有機融合,正是兩岸三地文化交流與人民交往的強大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