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聯黨再次將陳水扁推往火堆上燒烤

「每日一招」、陸續提出「總統台生條款」等表面上幫助陳水扁,實質卻是將陳水扁推往火堆上燒烤的議題的台聯黨,昨日又提出兩個可能會令陳水扁進退兩難的議案。這兩個議案,其一是要求陳水扁在五月二十日發表就職兩周年演說時,宣示裁撤「國家統一委員會」及廢除「國家統一綱領」,另行成立「國家發展委員會」及訂定「國家發展綱領」;其二是發起連署,邀請陳水扁赴「立法院」,就針對就職滿兩周年發表「五•二0國情報告」。

台聯黨的這一胡鬧式行為,據說是受到了李登輝的支持。──台聯黨在提出廢除「國統綱領」臨時提案之前,其「立院」黨團副總召集人羅志明曾就此事向李登輝請示,得到的回應是「很好啊」,台聯黨於是放手提出這一臨時提案。如這一說法屬實,且不說親自主導設立「國統會」及制訂「國統綱領」的李登輝進行自我否定、視政治大事為兒嬉的問題,它至少亦可折射出李登輝之於陳水扁及台聯黨之於民進黨,其實並非是衷心合作的關係,相反卻是製造難題進行刁難的關係。

實踐上,兩年前陳水扁在就任「總統」時發表的「五•二0講話」中,作出了「只要中共無意對台用武,本人保証在任期之內,不會宣佈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更改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的政治承諾,這才緩解了島內民眾和美國的疑慮,使他得以安然渡過政權交接危機,並步入順利執政之路。如今,台聯黨卻要陳水扁踐踏自己的政治諾言,宣佈裁撤「國統會」和廢除「國統綱領」,這無疑是要迫使陳水扁挑動統獨大戰,做台灣歷史的罪人。

儘管陳水扁在就職之後,由於受到民進黨「台獨黨綱」的牽制,凍結了「國統會」和擱置了「國統綱領」,但他畢竟仍能保住了沒有廢除「國統綱領」及「國統會」的底線,並在發展「新中間路線」、偏離「台獨」基本立場方面有一些作為。正是採取了這種較為務實的態度,才沒有將台灣地區及其二千三百萬人民推入戰爭的深淵,也使台海形勢沒有進一步惡化。而陳水扁在日前的「大膽講話」中,亦進一步釋放了若干比「四不一沒有」更為「大膽」的善意,民進黨內也有有識之士醞釀在七月「十全會」上推動弱化「台獨黨綱」的提案,但台聯黨卻要求陳水扁逆歷史潮流而動,很明顯是秉承李登輝的意志,破壞兩岸關係目前有可能正走上正面發展的氣氛。

值得注意的是,台聯黨關於成立「國家發展委員會」及訂定「國家發展綱領」的提議,實質上是要在「法統」上落實李登輝的「特殊兩國論」。這是因為,設置「國家發展委員會」及制訂「國家發展綱領」,實際上就是要將台灣地區從中國版圖中分割出來,另成一「國」,這正是李登輝「特殊兩國論」的翻版。而在相比之下,「國統綱領」全文內容從開始到最後一個字,都沒有提到「中華民國」字樣,甚至連綱領名稱也不叫「中華民國國家統一綱領」,而僅是「國家統一綱領」,這就顯示了「國統綱領」並不預設統一後的國號必須叫做「中華民國」,而是留待兩岸在統一談判討論處理。這就比照出台聯黨的「國家發展綱領」提議,確是有著很深的「國兩論」痕跡。

同樣道理,當年「國統會」的設立,標並著台灣當局大陸工作組織化的開始,之後才有「陸委會」與海基會等機構的成立。而「國統會」的任務,主要是負責研究規劃有關國家統一與兩岸關係互動的方針,這顯然代表著當時的台灣執政當局對大陸政策凝聚共識與統一指揮的企圖,以循序漸進推動兩岸交流工作,解決中國統一問題的方向。而台聯黨要求陳水扁裁撤「國統會」並另行成立「國家發展委員會」,這實質上就是要以「獨立建國」來取代「國家統一」,並砍掉台灣當局處理大陸工作事務及進行國家統一規劃工作的最高指導機構,以「外交」工作來取代大陸工作。

而台聯黨要發起連署,邀請陳水扁赴「立法院」作「國情報告」之舉,就更是凸顯了李登輝要操控陳水扁的政治野心,並要將陳水扁玩弄在股掌之中的陰暗心理。這是因為,要求陳水扁到「立法院」作「國情報告」,實際上是要使陳水扁直接暴露在「立委」們的質詢權力的面前,讓陳水扁在電視現場直播的過程中,受到在野黨「立委」們的質問、抨擊、嘲諷,「尊嚴」掃地!

實際上,如果台聯黨的要求得逞,陳水扁既然是到「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就不可能是只「報告」不「備詢」,否則陳水扁就只需以平常發表電視文告的方式向「立法院」播放「電視演說」即可,而無須親到「立法院」作報告。而如需要「答詢」,就不排除在野黨政黨「立委」會運用質詢權來狠狠「修理」陳水扁,使陳水扁直接暴露在「立委」們的「炮火」面前。陳水扁個人「尊嚴」將可能會受損,固然不妙,倘陳水扁在「立委」們以刁鑽的問題嚴詞詰問之下,一時反應不過來作出了「選舉語言式」而非「政策語言式」的回答,則可能會引發台海局勢惡化及島內政局緊張,不利於陳水扁穩固其統治權及爭取連任「總統」。

而在實踐上,「立法院」要求陳水扁到院作「國情報告」,也存在著一定的技術困難:雖然在二零零零年「修憲」後,「憲法增修條文」明定,「立法院於每年集會時,得聽取總統國情報告」,但該條文生效後兩年來,「立法院」從未要求陳水扁到「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連「不服輸選」、拱手讓出執政權,甚至是因「停建核四」而令其黨主席連戰深受侮辱的中國國民黨,也沒有行使這一權力。其原因,就是該「憲法增修條文」只是為「總統赴院作國情報告」作出了原則性的規範,「立法院」尚未就執行這一規定制訂實施程序的配套法例,在實質操作方面存在著一定困難。

台聯黨的這一政治小動作析射出李登輝對陳水扁上台後為穩定兩岸關係,減低美國人的猜疑,降低島內民眾的不信任感而走「新中間路線」,十分不滿及焦慮,老是要將「台灣之父」的虛幻稱呼當作是政治現實,去教誨陳水扁這個「台灣之子」如何如何做,意圖插手干預執政民進黨的政務,做陳水扁的「太上皇」,讓他執行「沒有李登輝的李登輝兩國論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