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輕軌鐵路已成為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大趨勢 架空輕軌鐵路已成為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大趨勢

周前,特區政府工務運輸司司長歐文龍曾與本澳各報負責人有一個私人聚會。在席間,筆者提出一個問題:澳門地小車多,交通擠塞,而且許多旅遊景點周邊缺乏停車場供大型旅遊車停泊,對遊客甚不方便,特區政府是否考量加大建設「集體運輸」項目的力度,如採用國內外一些城市行之有效的「單軌架空鐵路」模式,一方面可以促使本澳居民盡量減少駕駛私家車外出,減輕市面交通壓力,另一方面亦可方便外地來澳自助旅遊的遊客,使他們可以乘搭「單軌架空列車」沿途遊覽各個主要景點,而避免不熟悉地理環境所帶來的麻煩?

歐文龍司長表示,前澳葡政府在十幾年前曾提出了一個類似「單軌鐵路」的「環城高架列車」計劃,但由於受到當時環境及人們認識的局限,而被擱置了。現在特區政府針對澳門交通實況及外地經驗,正在醞釀類似「單軌架空鐵路」的計劃,並對集資、營運等都已有一套腹稿,在構思成熟後將會正式宣佈。歐司長還指出,人的認識是有一個過程的,以前一說「鐵路」就是蒸氣火車頭,一說「空中列車」就是須佔很多空間,並須拆毀許多樓房。但香港的「輕鐵」已經否定了這種思維方式,也証明了城市中也可建設「軌道交通」。

從歐司長的談話中,顯見特區政府對解決市區交通問題,已朝向「軌道公共運輸」方向思考,並對投資、營運等問題有了一套腹稿。實際上,第三座澳大橋的「預留輕軌鐵路」,就已為此預留了伏筆。另外,也對如何解決建設「軌道公共運輸」給本澳兩家公共汽車公司以至的士行業的營運所帶來的影響的問題,有了初步構思。更重要的是,特區政府相關主管人員具有前瞻意識,不是頭痛醫頭式地被動解決已經積累成堆的現有問題,而是超前地思考未來發展可能會產生的新問題。尤其是能夠正確對待「群眾意見」的問題,既注意「以民為本」,也不做「群眾尾巴」。

在「澳人治澳」的方針之下,我們雖然強調「以民為本」,一切以群眾的利益為依歸,但也不能做群眾的「尾巴」,任由部分尚未有足夠認識的群眾的反對而放棄正確的計劃。實際上,在澳門回歸前,就曾發生過這樣的情況。比如,當時的澳葡政府當局先是打算將議事亭前地至板樟堂一帶闢為行人專區,禁止車輛駛入,後是計劃在此行人專區鋪設葡式碎石。這本來是一個發展旅遊的好構思,此間某些媒體卻極力抨擊這個計劃。但當局不為所動,並在幾年間先後實施禁止車輛進入、改造議事亭前地等措施,終為澳門建起了一個具有特色的旅遊點,成為澳門對外宣傳的「地標」之一。我們不是說,前澳葡政府的所有舉措都是符合群眾最大利益的,但有時群眾的意見,卻也未必就是「句句是真理」。而近年廣州、中山、深圳等城市也在舊城區設置了「步行區」,也証明了「步行區」是現代城市建設的一個發展趨勢,是正確的方向。

那麼,當年也曾受到強烈質疑、抨擊的「高架鐵路」,在現今深圳、上海、曼谷、台北等城市正以此模式來解決城市交通問題並已取得成功經驗之下,看來即使是當年曾持反對意見的人,也不會再說「不」了。實際上,由於內地大城市的龐大人口與建築密集程度,越來越使地面交通無發展餘地。這些城市近年在加速地下鐵路建設的同時,又紛紛著手興建全高架列車線路,或由高架線路與地區線路組成的輕軌鐵路,以解決城市交通擁擠問題。這些城市的決策者認為,修建輕軌鐵路特別是高架輕軌鐵路有許多好處。首先是造價低、投資省,修建地鐵投資巨大,且工程艱巨,目前內地城市地鐵平均每公里造價要六至七億元人民幣,而高架輕軌鐵路的投資額僅為地鐵的十分之一至二十分之一。其次,高架輕軌鐵路建設佔地少,不用大量拆遷舊建築物,在城市綠化帶、慢車道、溝河上空均可修建。其三,無污染、無水害,工程技術難題少,方便維修管理。其四,與其他交通設施互不干擾,且客運量大,可以全天候運行。其五,高架輕軌鐵路工程的工期短,且建成後收益比較快,很多社會資金持有者都比較願意投入建設資金。因此,加快興建高架輕軌鐵路,不僅是解決當前大中城市交通擁擠堵塞問題的一條捷徑,而且這種交通設施還可美化城市,形成一道新的人文景觀。除了在市區修建外,還可選擇向旅遊熱點或衛星城市擴展線路,形成網絡,為加快城市化建設服務。

目前,內地已建成或正在建、計劃興建高架軌道交通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天津、瀋陽、廣州、廈門、鞍山、深圳、佛山、重慶等十五個。其中上海自一九九六年起的五年間,興建了四條總長度達八十公里的高架輕軌鐵路,使之成為沿線公共交通的主力軍。北京的高架輕軌鐵路全長四十公里,從西直門起經中關村到清河、回龍觀,再經望京、太陽宮,直趨東直門。不久前,內地舉行的「城市軌道交通技術裝備國產化學術研討會」達成了如下的共識:以地鐵、輕鐵為代表的城市軌道交通將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一進程將伴隨著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和技術裝備國產化和城建融資渠道的增加而加快。

關於澳門興建單軌高架鐵路是否可行等問題,因受篇幅所限,明日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