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唐家璇主管對台事務使人們放下心頭大石

近日,香港和台灣的一些報章都在分析預測,中共「十六大」及將在明年三月舉行的第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對黨和國家的對台工作領導或主管機構的人事調整。主流意見認為極有可能是:在黨方面,中共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將是胡錦濤,副組長將是曾慶紅〔或再加上吳儀〕;而在中央政治局中,具體主管對台工作事務的,將是吳儀。在行政方面,主管對台工作的副總理也將是吳儀。如延續過去幾年由中共政治局委員兼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具體主管外交、港澳台及僑務工作的模式,可能將是會由吳儀來接過這一擔子。

不過,也有另一種報導稱,錢其琛所主管的事務範疇將分別由吳儀和王兆國兩人承擔。吳儀固然是會將接替錢其琛的部分職責,但就不會將錢其琛的全部職責接收過來,可能會將其中的對台工作事務交由另一位政治局委員主管。而為回應吳議劃出主管對台事務後「任務不飽滿」的情況,可能會將原由李嵐清主管的對外經貿工作事務劃歸吳儀承擔。至於王兆國亦將遇到單是主管對台工作事務「任務單薄」的問題,可能還將會與屆時出任全國政協主席的賈慶林一道,主管統戰工作事務。

這後一種分析,有一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但卻將會遇到一個「黨政不同步」的問題。這就是從種種跡像看,王兆國在明春的全國人大及國務院換屆中,不可能出任國務院副總理。這就將會形成他在黨務方面在中央政治局中主管台灣事務,但在行政方面卻因不是國務院副總理而難以兼管對台工作事務。而對台工作事務除了是在政策決策方面,因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中台辦〕是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擁有參予制定政策及決策的權力,以中央政治局委員身份來主管對台工作事務確是順利成章。但「中台辦」的另一個招牌──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台辦〕卻享有在行政操作亦即是政府行為方面督促檢查和統籌指導國務院有關部門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對台工作的職權。其中的大量工作,如對台經濟合作,建設開發項目,利用台灣資金、技術、市場,協調有關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交流,調解台商投資糾紛,自然災害救濟及意外事故救難等,大多是屬於政府職能,黨務系統不宜插上一手,應由政府部門出面。王兆國如不具有國務院副總理的身份,如卻來主管這方面的工作事務,則難免會有「不正當」及「不符行政倫理和程序」之嫌,不利於內地現正推行的「黨政分開」的政治改革的推展。

何況,王兆國過去予人的印像,是守成有餘、開拓不足,在具體主管台灣工作事務方面,可能難以正面積極地回應江澤民「十六大」政治報告中所凸顯的一個「新」字。尤其是目前台灣政治情勢十分複雜,中央政府面對的並非是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中國國民黨當局,而是拒不承認「一中」原則的民進黨當局,工作和鬥爭的策略及手段更應「與時俱進」。故此,王兆國並非是最佳的人選,在具體領導中國加入「WTO」談判鬥爭方面卓有成效並積累了丰富經驗的吳議,應是更佳人選。而以她已出任過國務委員的資歷,明年初「更上層樓」出任國務院副總理,已是順理成章。因此,由中共政治局委員兼國務院副總理吳儀來接過錢其琛主管對台工作的擔子,應是最合理的安排。

無論是由吳儀或是由王兆國來接替錢其琛主管對台工作的崗位,都將顯示唐家璇根本不可能如愿做錢其琛的接班人。這是因為,雖然年已六十四歲的他並未因「年齡到線」而失去中央委員的資格,顯示他極有可能還將會出任一段時間的外交部長,但因他並未能如愿以償地「更上層樓」升任政治局委員,這就決定了他不可能像其在外交部的前任吳學謙、錢其琛那樣,晉升為主管外交、港澳台事務及僑務工作的副總理。這對於關心兩岸關係事務的人士來說,應可放下心來,並慶幸中央洞若觀火,並不因唐家璇的一些急進「表現」,而將物色「錢其琛接班人」的視線投射到他的身上。

實際上,外交工作與港澳台工作完全是兩回事,不能以外交工作的操作手法來處理對台事務。──事實已經証明,一些從外交系統「轉換軌道」從事對台工作的幹部,由於過去已經將「一中」原則的「對外」內涵──「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的「舊三段論」,深深地烙刻在腦中,在具體處理兩岸關係事務時,也就習慣成自然地自主自覺以這個「舊三段論」來作操作標准,而無法適應「一中」原則的「對內」內涵──「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不可分割」這個「新三段論」,也就堅持原則有餘而靈活機動不足,結果白白浪費以至踏了不少改善兩岸關係以至可以促使當時國民黨執政當局遵守「九二共識」返回談判桌的好機會。因此,由習慣了「一中」對外標准,而且本身表現也頗「左」的唐家璇來主管對台事務,並不能全面、準確地貫徹「江八條」和「十六大」政治報告中提出的政策策略。

其實,即使唐家璇是外交專才而不是對台工作的理想人才,他在外交工作中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比如,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問日本,曾經長期從事對日外交工作的唐家璇,就未能完成江澤民事前交辦的任務,致使無法簽署「中日友好協議」,使到江澤民空手而回。據說,也正因為是這一失誤,成為促使唐家璇努力「搏表現」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有人可能會說,吳學謙和錢其琛也還不是外交官出身?這確是事實。但不可不知的是,吳、錢二人雖然確是曾在外交部工作過不短時間,但在吳學謙的工作履歷表中,時間更多的卻是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中聯部〕,而當時中聯部的工作性質是聯絡、援助「友黨」多於「外交鬥爭」;而錢其琛的工作履歷,也曾先後在共青團組織、高等教育部工作過較長時間,且曾任外交部新聞司長,擔任國家機關的第一批發言人。這些經歷,也就決定了吳、錢二人是既堅持原則又懂得靈活調整,而不是滿腦「鬥爭」概念的人。

〔按:相關的評議請閱看十一月十二日本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