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灣大橋動工回答港珠澳大橋反對派責難 杭州灣大橋動工回答港珠澳大橋反對派責難

「SARS」疫情受到有效控制後,恢復和重振經濟就成了當務之急。負責港澳事務的國務委員唐家璇日前表示,中央對香港經濟的支持「是大力支持,不是一般支持」。另據有關消息稱,本月底中央政府將與香港特區政府簽署「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協議」,並將舉行大型簽署儀式,以作為對香港「SARS後重建」的「沖喜」。據消息來源稱,中央將根據「WTO」關於約四千七百種產品可享「零關稅」優惠的決定,讓香港數千種產品在進入內地市場時享有「零關稅」優惠,估計每年「讓利」將達百億元計,是目前香港產品出口內地總額四百二十億元的百分之二十五。另外,「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的內容,還將包括允許香港專業人士進入內地市場及貿易便利化等。

為了給「SARS後」 的香港重建造勢,據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也准備在本月底高調地正式啟動「港珠澳大橋」計劃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據說,以「港珠澳大橋」工程來為恢復和振興香港經濟沖喜造勢,並拉動香港經濟內需,在做法上與前任總理朱鎔基的以全面鋪開高速公路建設來拉動經濟內需的思路,有點近似。

由於譚伯源司長已經透露,中央政府將會把向香港提供的「零關稅」等優惠政策延伸至澳門特區,也由於澳門也將會在「港珠澳大橋」計劃中受益,故中央政府的上述安排,也將可為澳門「SARS後」恢復及振興經濟起到鼓動及造勢的作用。

實際上,澳門雖然十分幸運,尤其是特區政府領導得力,只是發現了一例「輸入型」的「SARS」病例,但由於澳門經濟的對外倚賴性較大,可以說是鄰近地區的經濟「感冒」,澳門經濟即會「發燒」,再加上鑑於「SARS」疫症的高度傳染性,世界衛生組織和鄰近地區政府都採取了嚴厲的限制旅遊措施,致使澳門經濟尤其是旅遊業及其週邊行業損失慘重。在「疫後」的經濟重建中,澳門也同樣盼望能得到中央的關愛和支持。因此,中央有關內地與香港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也應當同樣實施於澳門特區,並盡早啟動「港珠澳大橋」計劃的相關工作。

也正在此時,號稱為「世界最長跨海大橋」的「杭州灣跨海大橋」,於前〔八〕日舉行奠基儀式。這座跨越整個杭州灣,總長八十四公里、其中海上全長三十六公里的六車道公路斜拉橋,設計時速一百公里,總投資一百一十八億元人民幣。建設工期五年左右,預計二零零八年建成,二零零九年通車。為了應付複雜的水文和地質條件,將向海底打入七千多根椿,設計壽命為一百年以上。大橋設北、南兩個通航孔,北通航孔橋為主跨四百四十八米,可通行三萬五千噸海輪﹔南通航孔橋為主跨二百一十八米,可通行三千噸海輪。大橋落成後,將接通杭州灣南岸的寧波慈溪和北岸的嘉興平湖,使寧波到上海的路程縮短一百二十公里。

「杭州灣大橋」的奠基興建,對「港珠澳大橋」計劃的進展,無疑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它起碼是可以解答「反對派」提出的幾個所謂「問題」:一、所謂影響珠江口的水流問題。「杭州灣大橋」的前期研究表現,該大橋建成後並不會對錢塘江的水文造成任何影響。以此比照,「港珠澳大橋」當然也不會對珠江口的水文造成任何影響。何況,錢塘江口更多了一個獨特的水文現象,就是「錢塘江大潮」。既然連「杭州灣大橋」都不會給「錢塘江大潮」帶來影響,「港珠澳大橋」的「反對派」們就更不應杞人憂天。必須指出的是,「港珠澳大橋」的「反對派」卻同時又是「伶仃洋大橋」的「促進派」,他們卻就不曾擔心「伶仃洋大橋」將會對珠江口水文造成什麼影響。這豈非是自相矛盾、自打咀巴?

二、所謂「港珠澳大橋」將影響珠海市海岸景觀的問題。對此,「杭州灣大橋」的工程建設總指揮王勇間接地作出了回答:「在建造前已經過嚴格的測定和計算,可以保証,跨海大橋不會對舉世聞名的錢江潮湧景觀造成破壞。恰恰相反,大橋本身還為杭州灣再添一道壯觀的美景」。實際上,如果「港珠澳大橋」是按「單丫式」設計,當北則引橋進入珠海市時,就將會給珠海沿岸的景觀增添「煙波長虹」的美景,比現在的「齌看海」更嫵媚幾分。何況,在整個珠海市沿海地帶,要欣賞一望無際海景的地方還很多,如能在其中的一段岸線增加一道「長虹」景點,豈非是更令珠海市沿岸海景呈現多元色彩,消除「單調」感覺?

三、所謂「港珠澳大橋」工程資金無著的問題。「杭州灣大橋」有由十七家民營企業組成的五個投資公司參與興建,所佔的比例達到了總投資額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其他投資者尚包括了其他國營企業,政府沒有掏一分錢。同樣,已有不少香港、澳門以至日本的企業家踴躍表達參與「港珠澳大橋」投資的意愿,還保証不用廣東省及港澳政府掏一分錢。「反對派」的「加重財政負擔」之憂,實在是蒼白無力。

四、所謂已經在「伶仃洋大橋」計劃的前期工程投下逾億元資金的問題。香港中通社昨日播發的浙江省發展計劃委員會和省交通廳舉行《杭州灣嘉興至紹興高速公路線位論証報告》評審會議初步批准第二座跨杭州大橋方案的消息,可為「反對派」提供一個啟發:既然杭州灣可以興建兩座跨海大橋,為何留戀「伶仃洋大橋」的「反對派」們,就不可以在已投入過億元資金的基礎上,再憑藉自己的實力,去完成「伶仃洋大橋」方案,也在珠江口來個「雙橋煙雨」?反正,「反對派」不感興趣的「港珠澳大橋」,也不指望他們會參與計劃及投資,那就乾脆來個「各搞各的」,互相和平競賽。

張德江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是「杭州灣大橋」的積極推動者。事實上也正是在他的主持及推動下,解決了許多困難,消除了鄰近地區的許多疑慮,該計劃才得以立案及獲批准。如今,張德江出任廣東省委書記,看來也應發揚這種精神和作風,努力推動「港珠澳大橋」計劃成為事實。並以「SARS」疫情為鑑,不再因個別地區的利益而拖慢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整體發展利益。至少也宜以積極推動「港珠澳大橋」計劃,來作為對年初「SARS」疫情由廣東擴散蔓延至香港的一種「補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