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榮高棠無私讓賢看澳門社會政治老人文化 從榮高棠無私讓賢看澳門社會政治老人文化

近日閱讀李玲修、周銘共合著,新華出版社出版的《體育之子榮高棠》一書,深為其中一個情節──「拉下自己、托舉何振梁」的「無私讓賢」所吸引。該情節的大致內容是,在中國恢複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的三個多月後,一九八零年初,國際奧委會致函中國奧委會,要求提供中國將出任國際奧委會委員的候選人名單及有關情況。國際奧委會主席基拉寧還建議中國提出三名候選人,並註明中國認為其中哪一位候選人是最佳人選。國家體委經過廣泛徵求意見反覆斟酌,提出了榮高棠、牟作雲、何振梁等三位候選人,其中榮高棠被作為「最佳人選」向國際奧委會推荐。

這一安排,十分合理。因為榮高棠是中國體育運動的開國功臣,德高望重,且曾多年與國際奧委會打交道,又多次征戰各種國際體育會,經驗丰富、反應敏捷。然而,在討論名單時正在外地出差的榮高棠,返京後得知這一安排後,卻有不同看法,認為應從國家利益出發,禮讓賢能。他指出,自己已經六十九歲了,在清華上大學雖學過外語,但到國際委奧委會工作卻顯然不夠用,難道還要像過去那樣請求破例帶翻譯?他甚至還想到,中國進入國際奧委會後,必將極大地推動各項體育運動的發展。將來不僅要參加奧運會奪金牌,說不定還會有一天申辦奧運會。如此任重道遠,當然應該派一個年輕幹練的人去。此人不僅應外語好,而且要有對外政策、國際體育事務等方面的廣泛知識。這個人選非何振梁莫屬﹗然而,因何振梁的資歷最淺,所以排名在最後。

榮高棠立即找國家體委主任王猛及體委黨組其他成員陳述了自己的看法,並介紹了六十年代何振梁被借調為毛澤東、周恩來擔任翻譯的情況。他明確地表示自己的態度﹕「把我的名字拿下來,把何振梁排在第一位!」王猛和黨組其他領導成員為榮高棠無私讓賢的高風亮節所感動,向國務院追回了給國際奧委會的報告,並重新起草。一九八零年二月二十三日,中國奧委會給國際奧委會的覆信中,候選人名單排列次序是何振梁、牟作雲、馬約翰先生的兒子北京體育學院院長馬啟偉,並注明何振梁是最適合的人選。一九八一年九月召開的國際奧委會第八十四次年會,何振梁順利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執委。後來又從第四副主席依次遞升為第一副主席,成為中國在國際奧委會中擔任此要職的第一人。此後二十年的實踐証明,榮高棠慧眼識珠。何振梁在國際奧委會的工作贏得了廣泛尊重和好評,曾被評為世界體壇最有影響的十二位領導人物之一。他不僅為維護和提高中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體育事務中的作用和地位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憑他的智慧和才華輔佐薩馬蘭奇對國際奧委會這個百多年傳統機構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改革。北京獲得二零零八年奧運會舉辦權後,何振梁被中央電視台評為二零零一年十大「東方之子」,報刊盛贊他是申辦成功的「標並性人物」。為此,《體育之子榮高棠》一書的作者指出,「心底無私天地寬」。榮高棠讓賢,讓出了一位世界級人才;榮高棠托舉,托出了一位奧林匹克功勛人物。

回頭看我們澳門地區的社會政治生活,很難找到類似榮高棠這樣無私讓賢的人物。不要說,像榮高棠那樣還只有六十九歲,就心甘情愿地主動讓出那個將永載國際奧委會名冊的殊榮及地位了,就是一些「奔向八十」的老人家,仍在念念不忘「擔凳仔,

頭位」,並重演北京當年「八十歲的要七十歲的退休」〔年紀較大的楊尚昆接年紀相對較小的李先念的國家主席的班〕一幕,或是強令仍是中壯年的屬下退休,或是以種種藉口死賴位子不走,使到被其欽點的「接班人」有機會上位時,可能也已到了應該退休的年齡。這種把社團和機構當作是「私人財產」的作為,應當把榮高棠高風亮節、磊磊胸襟的「無私讓賢」事例當作一面鏡子,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

這些老人家為了自己死賴位子而抬出的「理由」,有些是冠冕堂皇的,如「擔心年輕人不夠穩重,無法承擔大任」等。年輕人就「不穩重」,就無法「擔當大任」嗎?須知道,這些老人家當初叱吒風雲,擔當大任之時,也還不是年青人?這樣的說話豈不是完全否定了自己的過去,猛打自己的咀吧?說句老實話,現在的社會形勢和現實任務,已與當年完全不一樣,況且世界進入知識爆炸時代,知識每隔五年就是升級一「代」。如果仍是不懂裝懂、自以為是,在年青人面前扮「權威」,以數十年前的經驗來指導今日的社團工作,也就帶有極大的局限性。相反,中生代及年青一代,接收了新知識、新觀念,勤奮學習,善於學問,具有國際視野及全局觀念。如能放手讓他們工作,或許將會使社團工作開拓出一個新局面。但是,如果繼續佔著茅坑不拉屎,使中生代和年青一代無法得到實踐及鍛練的機會,就只能使社團工作斷層、真空、青黃不接,這本身就是對其自我標榜的「愛國」的最大的反動!

日前,溫家寶總理就自謙地表示,人到了六十歲就容易保守了。實際上,據專家對一九七九年以前在物理、化學、生理醫學方面獲諾貝爾獎金的,能查到資料的三百零五人進行了統計,發現二十六歲至四十五歲獲獎者共二百二十五人,佔統計人數的百分之七十四﹔若從二十六歲至五十歲算起是二百六十二人,佔統計人數的百分之八十六。科技人才最佳年齡區定在二十五至五十歲之間更為貼切。當然,特例總是有的,少數人在二十歲左右就有創造性貢獻。三十至四十歲左右,作出第一項重大發明的佔被統計人數的百分之三十九,這一年齡段,成功的幾率比較大。四十歲以前,是人的精力最旺盛的時期,是最易獲得成功的時期,百分之六十的重大發明是四十歲以前的中青年人才完成的。

即使是在政治及行政領域,中共「十六大」選出的中央委員,平均年齡為五十五點四歲。許多省、部一級的官員,才五十歲出頭。就算是我們澳門特區的特首何厚鏵先生,他當選那年只有四十四歲。難道說,他們就「不夠穩重」,就無法「擔當大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