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會門前冷落車馬稀財務壓力大風光不再

今年五月間,正當台灣地區「SARA」疫情肆虐之際,已經「雞犬之聲相聞,多年不相往來」的大陸海協與台灣海協會之間突然為「捐贈抗疫物資」問題接觸互動了起來。此時,海基會的工作人員以為,海基會將可能會「枯木逢春」,再次葉茂枝壯,回覆當年「門前熱鬧車馬密」盛景,說不好停頓了八年之久的兩岸事務性商談,也有機會能恢複進行。此時,海基會工作人員的心情是愉悅的,而且也充滿著憧憬。但不旋踵,陳水扁卻以意識形態掛帥,下令海基會覆函,粗暴地拒絕接受海協所捐贈的抗疫物資,使海基會「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才盼來的剛與海協搭上的「線」,又嘎然被砍斷了。海基會工作人員的心情,又一下子跌落了冰窖。

實際上,當年海基會可是一個好不風光的機構。一九九零年十一月間海基會成立後「招兵買馬」時,由於她的高曝光率又肩負挑戰性的任務,加上當時許多民眾向往著海基會「為統一服務」的性質,使她立即成為許多人所向往的單位。雖然只招聘四十七人,但卻有八百八十多人應徵其職位,其中大部分擁有碩士以上學歷。而在兩岸事務性談判期間,海基會更是風光得很,每天各家媒體派出的記者把其記者室擠得滿滿的,甚至還演出過「半夜飛車追採訪」的驚險一幕。再加上每天有成百上千的老兵及各式民眾前往辦理公証書認証手續,使到海基會當時所在的台塑大樓每日訪客盈門,電梯為之逼塞。

但在李登輝訪美導致兩岸事務性談判被迫中斷之後,盡管海基會搬到了豪華的宏泰世紀大樓,卻是一下子變得「門前冷落車馬稀」了。不但是專跑海陸兩會新聞的記者們極少上門光顧,而且連被喻為「活地圖」的計程車司機,也不知道海基會搬到哪裡去〔筆者就幾乎是每次到海基會都遇到這種情況〕。回想兩岸會談時的風光時光,海基會中人真是大生「時不我與」的無奈之感。如今,好不容易才終於等到了海峽兩會又將會有接觸交往的難得機會,卻又被當權者出於政治考量而把大門再次關上,海基會中人無可奈何的心情,也就可想而知。

其實,令海基會中人大感無奈的,又何止於此﹖現在海基會還面臨著財源不繼,是否能生存得下去的問題。──海基會正式成立後,其董監事會與台灣當局經協商決定,「行政院」的出資和民間的捐助分別為十六億元〔新台幣,下同〕,亦即共收三十二億元的基金。其中「行政院」的十六億元,已在此後六年間陸續撥款完成,但民間捐款卻一直波折不順,原先答應出資的企業財團紛紛「跳票」,最後僅入庫五億多元。因此,海基會實際可供運用的基金,約是二十一億四千萬元左右。

然而,海基會在各項人事及經費上採高規格編制,每年編列接近二億元的預算。這在台灣地區經濟景氣時,光靠銀行年利率百分之八的孳息,就足以應付六到七成的開銷。尤其是在焦仁和任副董事長兼秘書長時期,正逢台灣股市萬點行情,當時海基會經費運用自如、各級員額滿編,稱得上是海基會最風光的時代。

不過,近年來台灣經濟衰退,銀行利率不斷調降,原本年利率有百分之八的額度,目前只剩下不到百分之二,導致以孳息為主的海基會單是利息所得就短少近一億元,出現入不敷出的窘境。海基會期盼從投資股市開源,由副秘書長詹志宏擔任彈性基金運用小組召集人,並交由元大、元富、複華三家証券公司以投資績效比輪番操盤。無奈股市持續低迷不振,獲利空間有限,讓海基會不得不開始吃老本,這兩年每年都將近虧損一億元。

在收支不衡之下,海基會只得實施了「節流」方案。配合公務員的薪資調整,去年起即不再支應生活津貼及交通津貼,並遇缺不補,海基會主任秘書黃玉霖借調期滿,返回中山大學任教授,目前主秘一職仍在懸缺中;海基會精簡人事薪資結果,初估一年可減少約六百萬元人事成本。但由於員工薪資「基數」較高,每年比照公務員職級升等制度,雖然人事緊縮,薪資預算仍不斷上揚。

海基會主管級的薪水平均多出陸委會同級官員百分之二十,以海陸兩會的首長月薪來看,「陸委會」主委蔡英文的月薪約十七萬元,而許惠祐的月薪則多出三萬元,約為二十萬,平均高出六分之一左右。「陸委會」副主委的月薪為十四至十五萬元,而層級比其低一級的海基會副秘書長的月薪卻達十五萬元;「陸委會」處長的月薪,為十至十一萬元,而層級低一級的海基會處長的月薪,則為十一至十二萬元;海基會的專門委員、科長的月薪也在八至九萬元之譜,比「陸委會」的專門委員、科長高出二萬元左右。現在,「陸委會」的二百四十名工作人員,每年發放薪資總額〔含加班、出差等費用,下同〕,為二億四千萬元,平均每人每月薪資八萬三千元;而海基會的工作人員為一百零四人,每年發放薪資總額為一億一千萬元,平均每人每月薪資八萬八千元。當然也有例外,就是「陸委會」派駐港澳機構的薪資水准甚高。例如「陸委會」香港事務局二十八人,每年發放薪資總額八千萬元,平均每人每月薪資二十三萬八千元;其中局長張良任每月薪資約三十四萬元,另每年有租金津貼四百一十七萬元。

至於海基會位於民生東路、敦化北路口的宏泰世紀大樓會址,稱得上是台北A級的辦公商業大樓,故海基會在此租用大樓十七層和十六層的一半,每月租金及管理費用就達將近二百五十萬元,一年要三千萬台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私下曾經表示,海基會作為兩岸交流溝通的第一線,經常需要接待來訪的大陸客人與國際間關心兩岸議題的政界人士,「門面總不能太差」。同時也為保有海基會的民間屬性,故也就讓「陸委會」打消了原本要和海基會「合署辦公」的念頭。相較於與海基會對口談判的大陸海協會,租用北京海淀區的三星級的裕龍大酒店作為辦公處所,其狹小的門面就常被外界作文章〔按:海協會將於八月上旬搬到位於甘家口附近的國台辦原址,面積及門面條件都比前較為優越,而國台辦則同時搬到西三環〕。

無法履行協商功能,現在又面臨財務壓力,海基會這一兩年相當低調行事,能不曝光就不曝光。可以說,海基會幾乎已在媒體鎂光燈下消失。相較以往充當兩岸議題急先鋒的表現,海基會如今的處境,確實顯得有些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