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當年哄抬地價導致泡沫爆破現象重現 警惕當年哄抬地價導致泡沫爆破現象重現

在澳門特區政府二零零四年財政年度「施政方針」的運輸工務範疇,提出了「維持審慎的土地批給政策」的土地資源管理政策方向。作為「牛刀小試」,政府於前日進行了特區成立以來的首次拍賣土地活動。按照「審慎的土地批給政策」的基調,當局採取了暗標開投的辦法。但可能是本地區已有多年未有公開拍賣土地,而私人土地的取得又牽涉到遺產處分、補償拆遷等頗為繁複的行政手續問題,手中欠缺土地的發展商早已「敖敖待哺」之故,參與投標的現場卻是頗為熱烈。不單是有十五份標書落標,而且首標開到了六千七百二十九萬元的「天價」,超出底價兩倍,也遠遠高於同一地區的平均樓面市場價,似是有點「發燒」的跡象,並不符合當局「審慎的土地批給政策」的期望。

實際上,從十五份標書的投標價〔其中有一分是廢標〕來看,得標者李明光所開出的六千七百二十九萬元,不但是將地產界人士普遍共識的三千五百萬至四千萬元之間、最高不能超過五千萬元的「合理價位」,遠遠拋在後頭〔正因為如此,有七名參與競投者的投標價是低於四千萬元,另有五名投標者標出的投標價雖然高於四千萬元,但也在五千萬元之下〕,而且也與唯一的一名標列五千一百萬元的投標者,相隔甚遠。故此,令到投標價目表上使人產生第一標與眾標甚至是與第二標之間是「離行離列」,第一標有點兒「鶴立雞群」的感覺。跡近於十多年前本澳房地產泡沫尚未爆破前,有投標者「狂熱抬標」的情景。

幸而,特區政府是奉行「審慎的土地批給政策」。否則,如果也象十多年前在一些「理想化」團體及人士施加強大政治壓力之下,前澳葡政府只得採取公開競投方式那樣的話,如果有人「故意攪局」,刻意與「第一標」人士抬槓,以「緊貼追加」方式喊價,可能志在必得的「第一標」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更是高於六千七百二十九萬元。現在,正因為是採取暗標開投方式,避免了十多年前那種理智失控的抬價現象,致使「第一標」雖然是「天價」,但也不致於當年那種更為狂熱的情況,也可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既然特區政府首次賣地的基調是奉行「審慎的土地批給政策」,因而採取了暗標開投的方式,按道理縱使是「第一標」志在必得,也無須開出六千七百二十九萬元的「天價」,只需比業內人士持有共識的「最高不宜超過」的五千萬元高出百分之十,亦即五千五百萬元,就几乎是勝券在握〔前日開出的已與其他投標價距離較大的「第二標」,也僅是五千一百萬元而已〕,為何「第一標竟然開出相當於底價三倍多的六千七百二十九萬元呢﹖究竟是「第一標」當事者離開澳門已久,不大了解澳門現今的房地產行情,腦海中仍然存留著當年地產狂熱的印象,還是對澳門地產市場的前景看好,故而認為即使是價位高些,仍然是「有得做」﹖抑或是「第一標」由於離開澳門已有一段時間,「足下無地,心中不穩」,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也要打響回應澳門政府恢復賣地而參與投標的「第一炮」,為其「捲土重來」大造聲勢﹖這些,只有「第一標」當事者自己知道,旁人難以猜測。

但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今時今日的投資市場環境,與十多年前大不相同。當年一些「地下中資」鑽內地銀行管理尚未健全法制化及走上常軌管理的漏洞,大搞「空手套白狼」,以為有銀行借貸作後盾,也就不怕地價被哄抬得「驚回首,離天三尺三」;只須中標後將土地按押給銀行,待到有機會再以更高價格將之轉手炒賣出去,一來一往之間就賺了一大筆的情景,應是一去不復返了。隨著當年房地產泡沫爆破的教訓驚醒了內地與澳門的銀行業者;也隨著內地進行整頓金融秩序後,已經健全了金融業法制管理;曾經吃盡苦頭、經過十來年的艱苦努力,才撇除因房地產狂熱而帶來的呆帳的銀行業者,在帶有當年「狂炒」影子的土地中標者找上門來要求貸款時,可能也會如特區政府「維持審慎的土地批給政策」那樣,將會審慎、冷靜地評估這宗生意是否「做得過」,關鍵是土地的中標價是否符合實際市場價值,亦即是否會成為銀行的「負資產」負擔。在此情況下,除非是中標者自己完全有實力向政府繳交土地溢價金,否則,如果中標者是計劃以銀行融資的途徑來支付溢價金的話,由於未必會有銀行甘願冒「負資產」及呆帳的風險給予貸款,就隨時會令特區政府「中空寶」,空歡喜一場。倘果是如此,就將使特區政府首次拍賣土地的意義,大受損害;也將會給澳門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其實,即使是「第一標」當事者確是能夠完全依靠自己實力履行繳交地價的責任,也因為其大為抬高標價的所為,對本地區房地產業者的正常經營,造成了一定的傷害。至少是因為受到跡近於「惡意競爭」的手法,而導致生產成本提升率高於銷售價格加幅的不正常情況的困擾。而十多年前的教訓,正是在於房地產市場過於虛熱,地價樓價被抬到失常高度,一旦泡沫爆破後,就嚴重影響其周邊行業以至整體經濟。令到澳門經濟傷痕累累,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只是在澳門回歸下,有中央的全力支持及特首何厚鏵的正確領導,才使經濟開始復甦,但仍並非是全體「澳人」都能享受到經濟復甦的成果。故此,我們不願看到,在剛喘定一口氣之際,再因受「地產狂熱」的牽連,而重蹈「經濟低潮」的覆轍;更不願看到「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及特區政府的聲譽,因此而蒙上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