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實現薪火相傳就必須打破論資排輩終身制 要實現薪火相傳就必須打破論資排輩終身制

在特首何厚鏵關於加強愛國愛澳大團結的「十六字方針」中,「薪火相傳」是至為重要的一句,也是加強愛國愛澳大團結的目的。以何特首的話來說,就是要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與新思維與時並進,也只有與時並進才能薪火相傳。這就要靠澳門廣大同胞,特別是教育界要在這方面做大量工作,把愛國愛澳的道德價值觀一代一代傳下去,以負起歷史給予我們的使命,使「一國兩制」事業成功落實。

「薪火相傳」,對於「老愛國」來說,是「教傳幫帶」。「教」是向新一代進行愛國愛澳道德價值觀的教育;「傳」,是向新一代傳播、傳授、傳道愛國愛澳的優良傳統;「幫」,是在「愛國一家」、「愛國不分先後」的政策精神之下,幫助扶掖「新愛國」、後來者;「帶」,是以自己的高尚情操風格,去影響周圍的人,帶領大家團結在愛國愛澳的旗幟之下,而不是把「愛國愛澳」視為自己的「專利品」,以我劃線。

「薪火相傳」,對於新一代來說,則是在愛國愛澳老前輩的教導之下,積極建立自己的愛國愛澳道德價值觀。在現時,作為「老愛國」的助手及後備軍;在將來,則是成為愛國愛澳事業的接班人和主力軍,承前繼後,把愛國愛澳事業一代一代往下傳。實際上,青少年一代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候,世界觀也正在形成。他們的心理特點是:自我意識不斷增強,獨立自主的意向和能力不斷增進與提高。自尊心、自信心、社會意識不斷增強。他們的需求特點是:範圍廣泛、層次多,有學習和教育的需要,求職就業的需要,健康娛樂的需要,戀愛、婚姻和家庭的需要,擴大社會交往和參與社會活動的需要,渴求創造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他們的社會地位和作用特點表現在:他們是澳門的未來,「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事業的希望。他們是整個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肯學習、最有生氣、最少保守思想的力量,當然也是各種政治力量、各種觀念思想極力爭奪的主要對象。他們涉世不深,缺少鍛煉和經驗,分辨是非能力和抵制不良腐朽思想侵蝕的能力比較弱,他們迫切需要接受正確的社會道德觀及愛國愛澳優良傳統的教育,需要向愛國愛澳老前輩和優秀成年人、老年人學習,在建設澳門美好新家園中鍛煉成長,增長知識和才幹。

為了做好「薪火相傳」,這除了是需要愛國愛澳老前輩積極做好「教傳幫帶」之外,還應自覺地破除「論資排輩終身制」的陋習,及早讓年富力強的新一輩得到鍛煉的機會,將他們安排到重要的崗位上,「扶上馬」還要「送一程」。實際上,「一國兩制」的創構者鄧小平,在實施開放改革政策之初,就提出了「廢除終身制」及「新老交替」的問題,並推動了包括「年輕化」在內的「幹部四化」政策的實施。「新老交替」,這是一項從組織上保証中共的政策的連續性的重大戰略措施,其內容就是要按照德才兼備、年富力強的原則,將一大批符合「四化」要求的中青年幹部充實到各級領導班子,使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領導班子都能保持具有旺盛戰鬥力的梯隊結構。為此,廢除了幹部任職的「終身制」,並建立離休退休機制,要求幹部改變一切有礙這項改革的觀念,包括「一紙任命定終身」、「只能官不能民」、「能上不能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等,號召老幹部「讓賢」予中青年幹部。

澳門雖然實行「一國兩制」,無必要全盤照抄內地的幹部制度,但在社團工作中,仍是有必要參考鄧小平推動的「廢除終身制」、「年輕化」及「新老交替」的戰略措施,以利於愛國愛澳事業能夠承前繼後、薪火相傳,一代一代往下傳的。在這方面,工聯總會已為各界社團樹立了良好的典範,老一輩工會工作者不迷戀權位,樂於「讓賢」及扶培新人。而中華總商會、街坊總會等愛國傳統社團也有「青年委員會」之設,為培養「接班人」提供了鍛煉平台。這些,都是值得其他各界傳統愛國社團學習的。

但是,目前在澳門社會中,仍有一些社團、一些機構或一些人,仍在搞「論資排輩終身制」這一套。一些「奔向八十」的老人家,仍在念念不忘「擔凳仔,(左手右牙)頭位」,擔心一旦離開社團或機構負責人的崗位,就將失去「剪綵做嘉賓」及攫取各種政治特權以至個人私利的機會,而死賴不退,導致造成「有位」者未能「有為」,「有為」者卻未能「有位」的畸況。甚至還要迫令比自己年輕一整輩的有為骨幹先退。即使是被其欽點的「接班人」,日後有機會上位,可能屆時也已經到了應「退下來」的年齡了。這種把社團和機構當作是「私人財產」的作為,與特首何厚鏵」薪火相傳」的呼籲,實在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更無法在社團運作中營造一種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氛圍。因此,除了特殊需要者之外,一些老人家以種種冠冕堂皇的「理由」來為自己死賴位子的作為作掩飾,表面上是「愛國」得很,實質上卻是走向了其所標榜的「愛國」的反面──「廢除終身制」是國家政策,既然連國家政策都要違背,還有甚麼顏面去高唱「愛國」調子!

這些老人家為了為自己死賴位子而抬出的「理由」,有些是冠冕堂皇的,如「擔心年輕人不夠穩重,無法承擔大任」等。有些就卻連冠冕堂皇的「遮羞布」也乾脆撕下,恬不知恥地胡說甚麼「有某名家說不管年紀多大,只要能夠睇靚女,就証明他尚未老;我現在仍喜愛睇靚女,故而未算老」、「古語云『人過七十古來稀』,現在醫學昌明,七十歲才是中年」,甚至還把這套「偉論」向必須嚴格執行「幹部年輕化」規定的中央部長級幹部「宣示」,或是搬到「權威輿論」的版面上去,簡直是肉麻當有趣,不知所謂,毒害中央幹部,殆害澳門子弟!

何況,所謂「年輕人不夠穩重,無法承擔大任」之說,也是不符合歷史唯物發展觀,更是對這些老人家自己光榮歷史的自我否定!這些老人家當初叱吒風雲、擔當大任之時,也還不是年青人?這樣的說話豈不是完全否定了自己的過去,猛打自己的咀吧?說句老實話,現在的社會形勢和現實任務,已與當年完全不一樣。況且世界進入知識爆炸時代,知識每隔五年就是升級一「代」,如果仍是不懂裝懂、自以為是,在年青人面前扮「權威」,以數十年前的經驗來指導今日的社團工作,也就帶有極大的局限性。相反,中生代及年青一代,接收了新知識、新觀念,勤奮學習,善於學問,具有國際視野及全局觀念。如能放手讓他們工作,或許將會使社團工作開拓一個新局面。但是,如果繼續佔著茅坑不拉屎,使中生代和年青一代無法得到實踐及鍛煉的機會,就只能使社團工作斷層、真空,青黃不接,這本身就是對其自我標榜的「愛澳」的最大的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