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將隱伏社會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 居安思危將隱伏社會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

財政局局長艾衛立昨日在新任財政局副局長的就職儀式上,提及到「居安思危」的問題。他指出,在領導層中有某些人為私利以濫用職權或借助晉升人員達到目的,這些做法對任何一個公共行政部門都是一個危險信號。而主持該就職儀式的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則回應稱,艾衛立的這番話值得關注。當局一直要求所有公務員必須以高水平的負責任態度做好本身的工作,相信其屬下範疇的各部門負責人亦會時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識,勇於接受挑戰。

這是自特首何厚鏵提出「居安思危」的概念之後,首次有局級官員提及到這個概念。看來,「居安思危」已逐漸成為澳門特區政府高中級公務員的共識及工作方法。實際上,近來已陸續有官員談及到「居安思危」的問題,就以昨日亦贊同並重提「居安思危」的譚伯源司長來說,日前他在談及到澳門特區的就業形勢時,就以「居安思危」來形容之,並以「居安思危」來惕厲自己做好勞工就業的政策擬定及執行推動工作。

「居安思危」,按《現代漢語詞典》的詮釋,就是「處在安定的環境而想到可能會出現的危難」。毛澤東在年輕時〔一九一七年‧二十三歲〕讀了《倫理學原理》後批註道:「人現處於不大同時代,而想望大同,亦猶人處於困難之時,而想望平安。然長久之平安,毫無抵抗純粹之平安,非人生之所堪,而不得不於平安之境又生出波瀾來。然大同亦豈人生之所堪乎?吾知一入大同之境,亦必生出許多競爭抵抗之波瀾來,而不能安處於大同之境矣。是故老莊絕聖棄智、老死不相往來之社會,徒為理想之社會而已。陶淵明桃花源之境遇,徒為理想之境遇而已」。我們如果信服毛澤東的上述立論,就應在平安時想到可能會出現的危難,並不怕出現波瀾,做好准備,迎接挑戰,甚至不怕逆水行舟,才能戰勝困難,享受真正的平安。

去年春夏之間突如其來的一場「SARS」,使人們建立了「危機意識」,從而重視了「危機管理」。這是一樁好事,也是「壞事變好事」的唯物辯証法的演變過程。然而,其實在當今世界上,已基本上不存在絕對的「平安無事」,而是處處隱伏著危機。「九‧一一事件」証明了即使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美國,也可能是最危險之地,當今世界上已沒有「世外桃源」。它標誌著從一九九零年開始的所謂「後冷戰時代」的終結,人類遇到了一個新的更不可測知的衝突和挑戰。實際上,突發性的社會危機事件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問題。從地區性的暴力衝突,國家之間的外交摩擦,人畜共有的各種疫病,種類繁多的自然災害,到不斷發生的礦難、爆炸、森林大火、食物中毒、停水停電、人質劫持和各種恐怖事件,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到國家和地區的社會安全,形成各種各樣的社會危機,引起居民群眾的心理恐懼。

因此,「居安思危」中的「危」這個詞素,可以被解讀為「社會危機」。而在「社會危機」這個核心概念中,既包括了廣義的政治危機、經濟危機、軍事危機、外交危機,也包括狹義的人口、就業、分配、犯罪等因素引起的傳統危機。當代的危機現象越來越複雜,很多危機並生並存,相互交織,相互影響,互為條件。但從澳門特區的特質來看,我們在「居安」中要「思」的「社會危機」,應還是以狹義上的傳統危機為主。它應當包括:自然災害〔如颱風、地震等〕,公共災害〔如傳染疾病、火災、工業安全事故、大面積停水停電等〕,社會恐慌〔如去年初曾發生過的「搶購白醋」風潮〕,社會衝突〔警民衝突或官民衝突〕,社會失序〔如剛回歸時失業工人遊行騷亂事件〕,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等。當然,目前在國際上曾或正發生的信任危機、合法性危機和政權危機,澳門特區發生的機率甚微,但也宜以「杜微防漸」、「有備無患」的態度,及早對策,以杜絕其發生。

從目前情況看,失業率居高不下,將是隱伏社會危機的一大來源。盡管經過特區政府四年來的努力,加止賭牌開放後博彩業吸納了不少就業人口,緩解了緊張的就業矛盾,但由於澳門的失業形態是屬於結構性失業,仍有不少中年以上及學歷、技能偏低的失業人口,仍是求職無門。近日某一職運團體頻頻到特區政府及立法會等公權單位遞信請願,呼籲關注外勞問題,就可見端倪。如果處理不好,就有可能會變成燎原的」星火」。另外,正如特首何厚鏵日前所說,人們有飯食了之後,就會比較「為甚麼你有肉食,我無得食?」──「不患寡,而患不公」的不平衡心理,傳統上是中國人靈魂深處的「醜陋」元素之一。其實,貧富懸殊,人們尚可以忍受﹔但本應是平等分配的資源卻分配不公,則難免會令人心生「比較」,且越是「比較」就越是忿忿不平。長久積累,總有一日會像山火般爆發,而釀成社會危機。又如,市民對特區政府高中級公務員用人政策暴露出來的某些用人不當實例,早生怨氣,並對某些公務員不是做「澳人公仆」而是「當官做老爺」,官僚主義十足,毫無「以民為本」觀念的表現,也是怨恨在心,再加上司法機關歧視中文,更令「澳人」享受不到「當家作主」的好處。如果這些社會矛盾任其發展激化下去,市民大眾也就可能會忍無可忍而釀成社會危機,以致損害特區政府的形象,並使政府的效率及正當性降低。這些,均是應以「居安思危」的高度認識,及早予以化解處理,亦即是啟動「危機處理」中的「預警」程序,一把鎖匙開一把鎖地逐一化解,將「危機」消滅於萌芽狀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