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軍委主席恢復常態台當局再無可乘之隙

具有重要歷史地位的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昨日在北京閉幕。此次會議的重要性,不僅止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強調加強中共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中共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必須大力加強執政能力建設,而且還在於全會接受江澤民辭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推選胡錦濤繼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方面。這在海峽兩岸引起強烈反響。尤其是在台灣方面,台灣當局、中國國民黨、親民黨、台聯黨的相關負責人,都迅速地發表了反應談話。多數人都認為中共的對□政策仍將延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及「江八條」,惟胡錦濤在權力穩固之後,可能會趨向靈活及彈性。不過,倘台灣當局挑戰中共對台政策「底線」,即使是被視為性格溫和的胡錦濤,也必然會與中央軍委全體成員一道,秉承全中國人民的意志,動用軍事手段阻遏「台獨」圖謀。也有人認為,江澤民的辭職及胡錦濤黨、政、軍大權一把抓,將廓清中共「黨軍二元權力結構」或「兩個權力中心」的迷霧,徹底堵塞民進黨當局自以為是的「可乘之隙」,今後陳水扁等人在要向大陸作出挑舋動作時,也就必須三思而行了。

陳水扁等人利用大陸「黨軍二元領導結構」的「可乘之隙」,頻頻向大陸進行挑舋的傳聞,在台灣政壇早就時有所聞。今年八月二十三日,在鄧小平誕辰一百周年之際,本欄亦以《台灣當局關注紀念鄧小平百年的兩個焦點》為題述評指出,台灣政、學、媒界如此關注鄧小平「廢除終身制」的論述是否將會重被提起,是因為民進黨當局認為,北京目前的「黨軍二元領導結構」,最為符合他們的政治利益。原來,陳水扁等人在「總統」大選中之所以那麼有恃無恐,公然打出「公投制憲」的旗號,並向「台獨」的邪路滑下去,民進黨「台獨」實質的總暴露及美國的縱容,固然是主要原因,但也與他們對北京政局的如下一種分析不無關係。──民進黨內高層及一些智囊人物認為,目前北京高層出現「雙頭馬車」,顯現了「黨軍二元領導結構」,互相扯皮,但又都小心翼翼,擔心如犯錯誤會被對方揪住,故而對他們的「越界」行徑無法及時作出反應,或不敢在對台問題上有較大的動作,就給他們大搞「漸進式台獨」提供了「良機」。因此,他們樂見於這種「黨軍二元領導結構」能持續下去,這就將會給他們加緊進行「台獨」的步驟,爭取到難得的時間。於是,他們一方面就北京高層之間的關係,不斷地製造話題,甚至是泡製謠言;另一方面,又在窺測風向,看北京是否會在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周年的高潮中,重提「廢除終身制」問題。

實際上,民進黨高層及其智庫人物有此認知,並不奇怪。而筆者近年來在與民進黨的中層黨工及智庫人物接觸中,也屢次聽到他們自以為是地分析,中共「十七大」之前,是較為有利於民進黨實施「切香腸」戰術的難得時機。這除了是如同李登輝所說,在二零零八年之前,三峽水電工程全部完工,北京奧運舉行,大陸經濟建設又有新的發展,綜合國力及在國際上的威望都將會大為提高,倘在過了這個時機之後就再無機會「制憲正名」之外,也因為民進黨內都作出研判,江澤民可能會到中共「十七大」〔二零零七年〕及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二零零八年〕之時,才分別辭去中央軍委主席及國家軍委主席之職,這段時間北京將呈現「兩個權力中心」狀態,正是他們進行「公投制憲」活動的時機。也正因為如此,陳水扁任主任委員的「民進黨制憲委員會」在去年十一月初所制訂的「二零零六年公投制憲,二零零八年實施新憲」的「時間表」,主要依據就是窺準了在北京「黨軍二元領導結構」的「雙頭馬車」之下,他們有「可乘之隙」。

如今,江澤民未等到其任期屆滿,就提前主動向中央提出辭職。按照慣例,在明年三月初的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他也還將會辭去國家軍委主席職務。至此,所謂的「黨軍二元領導結構」、「雙頭馬車」、「兩個權力中心」之說,全被掃清。北京黨政軍權力一統於以胡錦濤為首的中央領導集體的手中,民進黨的「寄望於北京高層互相扯皮」的夢幻,將全然破滅。他們在推行「公投制憲」及「國號正名」等「台獨」活動時,就無法再那麼有恃無恐了。

其實,在中共「十六大」和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之後的兩年多時間中,民進黨的一些智庫人物在「慶幸」北京出現「黨軍二元領導結構」,讓其有「可乘之隙」的同時,也對這種情況的不合常理,有所議論,並曾與筆者交換過看法。歸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不符合中共「黨指揮槍」的歷史傳統。根據這個傳統,歷來是中央軍委主席由中共中央的「第一把手」至少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鄧小平之所以有一段時間的「例外」,是因為當時國內外形勢十分複雜。但他在江澤民出任中@總書記半年之後,也很快地「交班」,恢復了中共的傳統。而在中共「十六大」後,江澤民只是一名普通黨員,卻在中央軍委內排名在黨的總書記之前,予人「普通黨員指揮槍」的感覺。

二、不符「國家元首統率三軍」的國際慣例。在民主法治國家,都是國家元首兼任三軍統帥,這是保証軍隊力量掌握在國民的手中。盡管中共的傳統是「黨指揮槍」,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屬於人民」,而國家主席是由全國人大選舉產生的國家元首,按國際慣例,當然也就是三軍統帥。實際上,過去也是國家主席兼任國家軍委主席〔或國防委員會主席〕。由不是國家主席的公民出任國家軍委主席,似亦有所欠妥。

三、當年鄧小平以普通黨員兼任軍委主席,是因為當時國內外形勢較為緊張,國內有「六四事件」,且帝國主義封鎖中國,國外有「蘇東坡」。而在目前,國內外形勢相對緩和,盡管有「反恐」及台海等議題,但畢竟大形勢對中國有利。何況,鄧小平是老軍人出身,指揮過千軍萬馬,尤其是淮海戰役〔台灣稱「徐蚌會戰」〕,如他參與與一九五五年授銜,必定是元帥。故他即使是以「普通黨員」出任軍委主席,全國全黨全軍都服氣。